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2015-10-21 17:12张伟生卢崇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桩基施工道路桥梁工程探讨

张伟生 卢崇阳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路桥桩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探讨

桩基是桥梁的基础结构, 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桥梁承载力的大小及使用年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桩基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公路桥梁桩基的质量。

1 钻孔前的准备工作

1.1 平整场地。施工开始前需进行换填软土、夯打密实、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平整好场地,以便安放钻架。

1.2 钢护筒的制作及埋设。护筒制作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变形、不漏水。护筒长度应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桥的地质、水文等具体情况设置,按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就位和埋置好。 护筒埋设时, 其中心轴线应与桩位中心线重合, 其平面允许误差不得大于 5cm ,

倾斜度不大于 1%。根据地质资料,当地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在地面以下 1m 左右,宜采用筑岛法进行施工,先采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砂土或碎石土等填筑工作台地,然后挖坑埋设护筒。填筑的土台高度比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高 0.5~1.0m,土台的边坡以 1:1.5~1 :2.0 为宜。护筒高度高出地面 0.3m 或水面 1.0~2.0m。顶面平面尺寸应满足钻孔机具布置的需要并便于操作。护筒的埋设深度一般埋设深度为 2~4m,根据标段地质资料中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护筒的埋设深度初步定为 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1.3 护壁泥浆及循环系统。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 无论对于成孔质量还是最终对桩的承载能力的发挥, 泥浆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目前桩基施工队伍绝大多数缺乏对泥浆质量和泥浆管理的重视,泥浆质量差,其后果是:1)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粘附力

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在砂性土地层易于塌壁,在流塑状粘土层则易于缩孔 。

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 。

3)稠浆在钢筋笼钢筋上沉积粘附,导数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

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

料, 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 有的工程计算承载力为 14000kN 以上 ,而静载试验不到 5000kN 就破坏,其中就有泥浆的影响。在空气中坍落度为 21cm、扩散直径为 38m 的砼,在水中坍落度下降为 16.5cm、扩散直径为 30.5cm,而在比重为 1.2 的泥浆中 ,坍落度则为 14cm,扩散直径只有 27cm。因此,对泥浆质量的管理决不是个小问题。

2 钻进成孔利用钻锥不断地提锥、落锥,反复冲击孔底土层,把土层中泥砂、石块挤向孔壁或打成碎渣,钻渣悬浮于泥浆中,利用掏渣筒取出,重复以上过程冲击钻进成孔。在钻孔过程中应防止坍孔、孔形扭歪或孔斜, 甚至把鉆头埋住或掉进孔内等事故,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在钻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外的水位差和泥浆浓度,以起到护壁、固壁作用,防止坍孔。

2.2 在钻孔过程中,应根据地质勘探情况控制钻进速度、调整泥浆稠度,防止坍孔、 钻孔偏斜、卡钻等情况发生。

2.3 钻孔宜一气呵成,不宜中途停钻以避免坍孔,若坍孔严重应回填重钻。

2.4 钻孔过程中应加强对桩位、成孔情况的检查工作,终孔时应对桩位、孔径、形状 、深度、倾斜度及孔底土质等情况进行检验,合格后立即清孔、吊放钢筋笼、灌注砼。

3 清孔及吊装钢筋笼

清孔目的是去除孔底沉淀的钻渣和泥浆, 以保证灌注的砼质量及承载力。 清孔的方法选用换浆清孔。钻孔完成后不停钻不进尺,继续循环换浆清渣,直至达到清理泥浆的要求(泥浆比重不大于 1.1)。另外,抽浆清孔和掏渣清孔时,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清孔时要注意的要点有: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高度;灌注砼前孔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 不

得用加深孔底的方法代替清孔。 钢筋笼的制作应按设计要求预先焊成钢筋骨架, 用大吨位吊车吊入钻孔内就位,校正钢筋笼的位置并固定,防止灌注砼的时候钢筋笼上浮。若钢筋笼超过吊车的最高长度,钢筋笼宜分段安装,焊接就位。

4 吊装钢筋笼和砼浇注

4.1 检孔器制作。检孔器采用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 10cm (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为 4~6 倍外径的钢筋检孔器,验孔合格后准备钢筋笼下放。

4.2 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4.3 钢筋笼就位。钢筋笼现场分段制作,孔口分段吊装焊接下放就位。就位后将骨架固定在护筒上,以防骨架上浮。钢筋笼入孔采用双点起吊,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单面搭焊,焊缝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钢筋笼垂直情况。

4.4 水下砼浇筑。目前最常见的水下砼灌注法的缺点是:1)在向大斗投料过程中,砼的绝大多数势能在撞击大斗壁的碰撞中损耗掉, 砼料落人导管中不连续, 形不成较大的冲击能量,使砼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四周挤压、扩散,桩的摩阻力严重降低。此外,还容易使桩身不均匀。2)砼料绝大多数要经过反弹再落入导管,容易造成砼离析和堵管。3)吊臂上下移动速度慢,产生不了大的加速度,因此砼料的下落没有足够的超压,造成砼料在导管附近堆积成钟形断面。 由于不能将隔浆层水平顶升, 在钟形断面塌落时容易裹入泥浆, 造成夹泥芯 。4)由于导管上下移动次数过于频繁,使得泥浆不断沿导管壁渗入砼中,影响桩身砼质量。鉴于以上缺点,使用大体积砼冲击灌注法,如桩的初斗砼灌注一样,每一斗灌注都是将 2至3方砼在大斗中积蓄够量,出料口直接插入导管,然后打开活门一次连续冲击下去。桩基砼采用拌和站拌制,采用砼输送泵(或混凝土运输车) 直接输送到桩口。

5 施工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5.1 坍孔。 由于泥浆比重过低或孔内水位过低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塌孔。 塌孔一般出现在土层或砂层上。塌孔后马上用粘土填起,停 7d 后重新开钻。如塌孔位置不太深,可用加长钢护筒的方法解决。加长钢护筒和填粘土都不能解决时,可改填碎石片石。

5.2 斜孔。钻进过程中,钻孔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斜。若偏斜较大,继续施工会发生困难,使桩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甚至钻孔不能使用。钻孔偏斜主要是由地质条件、技术措施和操作方法等三方面的原因引起,如发现钻孔偏斜,多采用扫孔方法,将钻头提到发生偏斜位置,吊住钻头缓缓回转扫孔,并上下反复进行,使钻头逐渐正位。如果偏斜严重,则应回填重钻。

5.3 卡管。由于机械故障或砼离析等原因均可造成卡管。如果卡管不太严重,可用吊车提住导管上下冲击,并注意保证导管埋深在两米以上。如果卡管严重,则必须按断桩处理。

5.4 掉钻。施工中卡钻时强提,若操作不当、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等均可引起掉钻, 针对其原因可采用保护绳方能适度强提,严防钻头空打,且要经常检查钻具及联结装置。掉钻

落物时, 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 若物体已被泥砂埋住,则应用冲吸的方法,先清除泥砂,使打捞工具接触落体后再打捞。

5.5 扩、缩径注意采取防止坍孔和钻锥摆动过大的措施,注意及时焊补钻锥,并在软塑地层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对已缩径的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桩径。

参考文献 :

[1] 徐修权.浅谈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控制及事故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09) .

[2] 周云军.桥梁桩基础设计施工中的几点感想[J].山西建筑,2009,(19).

猜你喜欢
桩基施工道路桥梁工程探讨
浅述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处理方法
港口工程桩基设计及施工特点
旋挖钻成孔桩基施工控制的细节分析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