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义东
摘要:在当前建筑中,智能化控制是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对相关电气设备进行调整,避免智能化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要想对智能建筑电气实现节能,就要对电气控制环节进行节能施工或采用更加节能的能源进行代替,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通过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施工概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施工的原则针对关于电气节能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过程;节能;探讨
引言
节能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施工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形势,并逐渐的与世界先进技术向融合,随着科技发展,节能技术进一步完善。在未来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健康长远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定义
1、建筑智能化技术内容 :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消防与安全防范技术、声频与视频应用技术、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技术。
分别对应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未来的智能化建筑将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发展阶段: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智能化系统、定制智能化系统和可持续智能化系统阶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可持续智能化系统是行业发展的主方向。
二、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施工概述
1、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建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包括信息化、公共安全、建筑管理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整个系统进行整合,达到最优的效果,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进展,实现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此项技术传入我国时间还不是很长,使得应用时还有许多问题,导致很多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电气节能施工,保证智能化建筑的控制的正常运行。
2、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
智能化建筑中的电气节能施工是实现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技术,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目前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最大的是电气耗能,因此我们对智能化建筑中电气节能技术进行优化,降低能耗,更好的实现对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3、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
第一,满足智能建筑的功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施工时,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类型进行施工,针对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合理分析,然后才是满足电气节能的要求。 第二,考虑实际经济效益。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着眼点,应该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而不是用更多资金的投入去节能。在实际施工中要合理选择节能设备,根据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对于节能增加的投资,要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回收。 第三,采用先进的技术。首先要分析哪些能耗是与实现智能化建筑功能无关、与环保理念相悖的,再考虑采取什么节能措施。这些技能措施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否则不仅达不到电气节能的目的,还会增加多余的能耗。
4、国内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的缺陷
国内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智能化建筑中智能化控制的实现,也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其缺陷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照明的光源及照明控制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电能的浪费,建筑过程中,照明耗电占了能耗的一大部分,不合理的照明光源和照明开关控制方式都可能会导致电能的巨大消耗,不利于建筑智能化控制的实现;第二,建筑的通风施工不合理导致空调制冷耗电过高,导致电能的浪费,有的建筑在施工时没有考虑到通风的因素,不合理的施工和不合理的运作系统,导致建成使用时由于不能通风不畅而必须常年加大空调制冷,使得耗能增加;第三,整个系统运行的不协调,使得智能化建筑的整个控制系统得不到良好的应用,给建筑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耗能的增加;第四,建筑施工时,内部排水、采暖通风等系统施工不合理也会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耗能增加。
5、我国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研究
5.1供配电系统节能施工
5.1.1合理确定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位置:变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附近,可有效地减少配电距离,相应地也减少了输电线路电缆的投资,降低了工程费用。同时由于输电距离短,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线损也较少。
5.1.2合理选择和确定变压器容量及台数:根据智能建筑物对电能的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和去顶变压器的容量和臺数。比如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小区或者工业区的配电系统,应适当地增加变压器的台数,并采用大容量的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类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配置一般是两台或者两台以上,具体根据该区域的用电量多少而定。
5.1.3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基于我国电力供电部门对用电用户月均功率因数要达到0.9以上的硬性指标,为了不和上级部门的用电要求产生冲突而又能较好地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目的,建议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人员在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施工时进可能地在系统中设置些无功率补偿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用电功率因数。
5.2层高施工:如今,智能建筑的层数逐步的增加,而为了让高层用户使用到优良的电气设施,在电气施工时需要格外注重布置管线的情况。由于智能建筑的生活功能较多,因此布置的管线也比传统建筑多,除了有一些普通的空间风管、强弱电电缆、电视天线、消防线路之外,还有一些布线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线路都需占据一些空间,因此,智能建筑的楼层也高于一般的建筑。在布置高层线路时,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性和互扰性。
5.3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主要的命脉系统便是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连接其他的各式终端,而在电气施工中如何将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都安排整齐,并且达到高效化和经济性,需要认真研究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线路的走向主要分为两种,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结语
中国目前正处于各类建筑高速发展的时期,提倡和发展绿色建筑对我国能源节约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 ;使建筑更加易于运营管理 ;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所以,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实现建筑电气节能对节约能源、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电气节能潜力很大,应在施工中考虑各种可行的措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设备,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嘉焱.如何解决居民住宅电气施工与防火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22-23.
[2]李玉海.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J].广东建材,2014,(03):220.
[3]魏立明,陈渐春,靖辉.建筑电气节能问题分析与应用研究[J].电气应用,2014,(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