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就是说,语文课既要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又要有速度较快的默读。主要探讨了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朗读语默读
关键词:阅读素养;朗读教学;默读教学
一、重视朗读教学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是阅读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训练价值,并被不断地得到强化。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
1.要充分保证朗读时间。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朗读环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但往往是很多学生还未读完一遍课文,老师就示意学生停下,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这样蜻蜓点水式的朗读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朗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朗读训练扎实有效,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焦点。
有了充足的时间保证后,教师还要有具体的朗读目标,周密的朗读计划,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比如初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浅显内容,以读代讲;重点词句,反复细读品味,读出感情;美文佳句,熟读成诵……如此蹭蹭推进,肯定能提升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2.要灵活运用朗读形式。不同的朗读形式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灵活运用朗读形式。
(1)老师范读前方引路。小学生年龄小,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生活经验的都很有限,对于有些课文读出感情,确实有些困难。这时候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就是对学生朗读指导的最好引领。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时,我利用肢体语言,绘声绘色,创设出浓浓的读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孩子们随着我动情地诵读,不知不觉走进文本,从而达到了以读促读的目的。
(2)角色朗读激发兴趣。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阅读兴趣的一个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狐假虎威》时,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老师:狐狸走在前边是什么样?
学生:狐狸得意洋洋,挺胸抬头,大模大样。
老师:狐狸在前边神气十足,大摇大摆地走。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来读写狐狸的句子。
学生:(读)(老师板书: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师:老虎是什么样子的?“东张西望”,这里的“张”是什么意思?“东张西望“是什么意思?
学生: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老师:老虎为什么“东张西望”呢?
学生:因为老虎半信半疑,所以东张西望。
(老师板书: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老师:请你来读读写老虎的句子。
教学中,教师运用分角色朗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的环境与氛围,能很快地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朗读中提升了语感。
最后要鼓励学生读出个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应该是多元化的。朗读品味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大胆朗读,允许他们因情自得,才能使学生有独特的体味。只有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才会在语文课堂上乐起来、读起来、动起来。如此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会百花齐放、妙趣横生。
二、注重默读教学
课堂上大声的朗读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教学气氛;安静的默读则有利于营造读书的氛围,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化。我们要紧扣思维训练,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那么什么时候适合默读呢?
遇到疑难处要默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
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学生质疑: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阿炳在贫困交加的情况下完成《二泉映月》的?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深入对话,才能真切地感悟到它的内涵。于是,我给予学生充分的静心默读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来回于文本之间,完成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和内化,情感的体验和熏陶。学生认真读书,瞻前顾后,上挂下联,体会得淋漓尽致。
谈话交流前要默读。谈话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体的理解为基础,无论理解哪一类文章,学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我们要在耐心的等待中,在不着痕迹的指导下,让学生沉浸于文本,鉴赏玩索,掂量比较,想象生情。
合作学习前要默读。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信息的多向互动,在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只关注合作结果,忽视了合作前个体的独立思考、潜心默读。合作学习将成为一种低效的教学方式。学生静心读书的时间过少,没有文字的浸润,没有深沉的思维,课堂上就不会有智慧的火花和灵性的思想。
三、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朗讀和默读是两种既相互联系而又各有特点的阅读活动。只有将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且每一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与提高。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认为:“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只要我们有效地设计读的形式,灵活地运用读的方法,找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阅读就会适时适度、富有实效,学生的阅读素养就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夏雪梅.论PISA阅读素养开放题编制的技术.上海教育科研,
2009-1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