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城市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城市供水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压力,已经成为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大型城市,面临着很大的缺水压力。本文主要对我国城市中水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城市中水、现状、发展对策
一、中水利用用途和要求
中水用途主要是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如冲厕、浇洒道路、绿化用水、消防、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冷却用水等。中水利用除满足水量外,還应符合下列要求:满足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水质标准;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符合人们的感官要求,以解除人们使用中水的心理障碍;水质不应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和破坏。
二、中水利用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世界上几个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中水利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开发中水利用,1983年制定了《建筑设计中水利用规范》,1990年开始在北京试验性地建设中水管网,1993年在大连、青岛、天津等几个城市推广,1998年向全国普遍推广。
中水利用的技术性分析中水利用技术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中水利用常规处理工艺中,目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等;常用的物化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紫外、Cl2、O3或ClO2等)等方法。通常,经过处理的废水要达到中水的水质标准,需将多种污水处理技术合理组合。具体的处理方法的选用,只有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具体情况,才能达到经济合理的处理使用效果。
中水利用的经济性分析虽然中水利用前期因管网建设需大量的投入,但是从长远看,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
1、充分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城市污水来源丰富,比较长距离引水或者海水淡化而言,处理技术成熟且费用不高,开发潜力巨大。
2、可减轻水环境污染。造成水环境严重污染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成倍增长,而污水处理率却增长缓慢。自“六五”以来,国家组织对中水利用的攻关研究,实践证明,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作为中水利用的水源,不仅技术可行,而且经济合理。
三、当前我国城市中水利用的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包括重污水和日常洗涤污水,重污水一般是指粪便水以及工业污水,这种污水的污染作用比较强。而日常洗涤污水就是洗衣服和洗菜的污水,这种污水量比较大,但污染作用不弱。上海中水利用率比较高,一般用过一次的污水中污染物只占了0.2%,经过污水处理重复利用,这些污水的70%可以转化成中水,用于园林绿化和汽车冲洗,可以剩下城市供水量的50%。
我国城市中水系统投入在基础设施投入的比重比较大,中水系统的设施已经逐渐走向完善。中水系统设计取向合理,中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对中水系统的资金投入和费用有所下降。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水系统的利用率也逐渐稳定提高,为中水利用的投资回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资料表明,当北京市采用中水系统后,城市用水量下降20%~30%,而排放量也逐步降低,比以前减少了25%左右。而对一般居民用户节省了30%,这对社会环境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城市中提高中水利用率,不仅可以降低污染,又可以保护好水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为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我国城市中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自然水价格一直比较低廉,而城市中水系统在经济和社会上发挥巨大的效益,而水价地下,使得中水设施运营后得不到很好的资金回报以及支持。中水系统相对应的基本设备的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很多道路已经铺设好各自管道,要安装中水管道必须破路才能进行安装埋设,很大程度上影响道理交通环境。
其次,我国城市中水系统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到目前位置,我国很多城市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中水系统法律法规,这就没有基础的法律保障。当前主要依靠节水部门的管理规定,根本无法大力推行中水系统。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证明,我国城市中水系统的发展需要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的支持,需要从法律源头来促进中水的资源化,政府可以在资金上对中水企业进行大力扶持,优先提供环保项目贷款,也可以减轻中水企业的负担。
最后,城市中水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合理规划布局。我国城市中水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我国城市中水系统的管理缺乏系统化,很多制度还不够完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这样会严重影响城市中水利用率。
五、我国城市中水利用的发展对策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中水利用法律系统。很多研究表明,城市中水利用的不断发展,需要国家法律来支持和约束。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建立中水利用法和节水法律法规,从法律这个源头上要促进污水的资源化,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在进行规划中水管道布局时,必须要经过城市水利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中水管理部门要对中水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如果有些建设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则依法处理,建设单位没有按期完成的,中水管理部门可以减少其计划的用水量,对已经建成的中水设施,要加强中水施工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定期监测水质。
其次,要加强发展城市中水利用规模。遵循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使得中水利用逐步走向产业化、专业化,让中水处理单位进行自负盈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中水利用设施,加快与他们的合作和经营,吸收资金和技术,提高我国城市中水利用的能力。重点发挥出城市中水利用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让中水企业能够对市场的需求能做出快速的反应,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使得更多好的资源流向中水利用市场。促进中水企业不断进步发展、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运营效率。
最后,要对现在的水价格进行合理调整,制定出优惠的政策,鼓励中水企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水价普遍低下,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心理的各种因素,逐渐进行调整。对中水和自来水进行价格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依靠价格手段推动中水利用市场的形成,扩大中水利用的市场需求,进而促进中水回用的产业化发展,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补贴、专项资金和更多的优惠正常要对中水企业进行扶持。科学的水价体系的完全建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制定。政府可以提供给中水企业一些环保项目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减少中水企业的一些税收。或者无偿提供土地使用权,使用中水的单位减免污水处理费,增加中水的市场需求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我国城市中水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针对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压力,不能仅仅依靠修建给水工程来增大水供应量,还要提高城市中水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中水利用问题。此外,还要做好城市中水利用规划以及中水利用管理对策,这样才能实现城市中水综合利用进程,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维,吴明,郑贤来,张诗洋. 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8) .
[2]索丽生.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5-7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