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菊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脑血栓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住院时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血栓;优质护理;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2
脑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症,发病机制与脑动脉血管壁病变密切相关,临床多表现为共济失调、肢体偏瘫及失语等,可引发患者昏迷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其病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将优质护理用于部分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与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相符。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73±5.53)岁;合并症:高脂血症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9例。对照组男39例,女24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2.69±6.01)岁;合并症:高脂血症13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1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跳及意识等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则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加强病房巡视,做好病房清洁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2)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耐心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作用、治疗意义、注意事项及副作用等,以使患者了解合理用药的意义,并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遵医嘱服药。另外,在实施溶栓治疗时,仔细观察患者意识、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如患者发生牙龈出血、黑便等状况,应当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3)心理疏导。脑血栓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等特点,患者多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等,这对其治疗及预后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谈心,告知患者脑血栓治疗知识及治愈病例,使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客观、积极地面对治疗。
(4)饮食护理。合理膳食对患者康复十分有益。在日常饮食中,患者要注意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类等,严格控制脂肪、盐及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的摄入量,多食用具有降脂效用的食品,如木耳、海带、山楂等。
(5)日常训练。待患者体征稳定时,可根据患者喜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指导进行适当地肢体、语言功能锻炼,如:对于喜欢看书的患者,可利用阅读书籍锻炼语言功能;对于喜欢运动的患者,可陪伴其散步、慢跑等。
(6)并发症护理。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痰液残留,对于病情严重者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于伴随便秘症状者,可予以灌肠治疗或服用适量的泻药;对于留置尿管者,要注意及时冲洗膀胱,定期尿检;指导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保证被褥、床单的清洁,以降低褥疮发生率。
1.3 评价指标
采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为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经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临床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MBI评分、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血栓主要指因脑动脉壁出现系列病变,尤其是血液成分改变、血流速度减慢及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引发动脉管腔狭窄,最终造成脑梗死,即为血栓。有临床实践表明,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脑血栓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3]。
由于脑血栓患者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并加强并发症护理;脑血栓患者由于受疾病、情绪等影响多食欲不振,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加强饮食指导;脑血栓病情严重,患者多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从心理、并发症预防、临床用药指导、肢体功能锻炼等方面实施了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属于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不仅注重基础护理,而且注重对患者心理、躯体的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愉悦接受治疗[4-5]。
从研究结果看,实验组MBI评分(74.51±9.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6±8.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另外,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优质护理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住院时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 娟.浅谈优质护理在护理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7(12):196-197.
[2] 姚仙桃.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56-57.
[3] 贾小华.56例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1,2(12):131-132.
[4] 李莎莎.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调查[D].昆明医科大学,2014.
[5] 刘学英,胡 鸽,邓雪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19(8):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