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露
【摘 要】目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近年来空气质量的下降有所上升,C反应蛋白(CRP)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蛋白与呼吸系统的炎症和感染有密切关联,且其改变明显,发生在早期,因此,研究者希望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阐述C反应蛋白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加强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186名患者,采血后用免疫扩散法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观察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结合其他检验结果评估CRP与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的关系。结果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细菌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强的临床检测意义,其可以在疾病发病前就上升,病情缓解后C反应蛋白也较白细胞先下降,是临床监测病情,反映治疗效果的灵敏指标。结论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的含量来反映病情,预测病情发展,效果确切。
【关键词】C反应蛋白;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检测;预测病情
近年来经济发展加快,然而环境质量却明显下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也增加,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灵敏的检测指标也更加受到重视。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传统的发生在急性时相的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104160u,由5个结构相同的多肽链(均由187个氨基酸组成)组成,,电镜下观察,发现其为环状对称的五面体,不溶于水,结晶为菱形[1]。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支气管炎等,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咯血症状等,其发病常常隐秘,难以预测,白细胞的改变往往不能反映病情的早期变化[2],因此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对疾病反映灵敏的蛋白,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其中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186名患者,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占19.35%,年龄为6~38岁,平均年龄(20.16±5.65)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2例,占22.58%,年龄为61~76岁,平均(67.43±2.16)岁;支气管炎患者为25例,占13.44%,年龄为36~69岁,平均年龄为(54.73±1.32)岁;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3例,占44.62%,年龄在43~82岁,平均为(62.27±4.68)岁。
1.2方法
住院期间,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样检查,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及对白细胞、血小板、血沉、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疾病的进程或缓解程度,对照之前的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结合研究前的资料进行分类,分别是疾病早期,急性进展期,恢复早期和慢性期,对不同病程的患者采取同步相应检测,定时反映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和细胞活性成分的浓度,并进行及时的登记和记录,以供研究分析。
2 结果
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了实时检测,经过观察,制表并分析,发现C反应蛋白会较其他指标更早的表现出较明显的改变。实验中,支气管哮喘患者组72.22%的患者发病前CRP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急性发作时可发现CRP升高,患者喘息症状缓解后再测,结果显示CRP含量会降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早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较之前会有轻微增加,范围在5~9倍,急性发作期的患者,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增高,达正常值的1000~2000倍,稳定期的患者,其C反应蛋白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大概为正常值的100~160倍。在支气管炎患者组,主要是细菌性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同样较明显,发病前增高明显,急性发作期升高幅度加大,对于慢性期的患者,C反应蛋白相对较稳定的停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可达到正常值的1000倍之多。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反应蛋白的变化趋势也比较有说明性,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进展,CRP会随之呈进行性的上升,疾病控制较好的患者,CRP增加较缓慢,因此可以作为评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效果及疾病进程的敏感指标。另外,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衰急性发作,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或合并了早期的心绞痛,C反应蛋白都有相应的上升趋势。
3 讨论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蛋白近几十年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其价值也逐渐被发掘出来,有些已经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还有许多用于实验室的研究。本次实验的结果与前者相符,重点探究了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不同阶段CRP的含量改变。发现对于成人免疫系统比较完善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都走在其他指标的前面,如在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前48小时就可有CRP含量增加120~200倍[3],先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改变。资料显示,C反应蛋白对肺炎患者的反应有别与致病原因的不同,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感染的肺炎,其改变与上述疾病相似,可以预测诊断,而病毒性感染的肺炎,早期CRP只有微量的改变或没有,进入急性期后,也是如此,因而可以將CRP作为鉴别两种肺炎的标准,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前人的研究曾经碰到的问题包括CRP提取不纯,检测方法不灵敏,对其的认识不全面等,目前,这些问题正逐渐被解决,不但有了更加科学灵敏的检测方法,也发现了CRP的更多可能性[4],更有研究深入到基因层面,通过改变小鼠的RZH-3序列上的相应节段,小鼠对疾病的反应表现出了不同的分化,基因被捣毁的小鼠免疫力低下,CRP对疾病几乎无任何改变。本次结果表明,C反应蛋白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辅助作用,对于较凶险的疾病更有提前预测的效用,针对不同病因,表现相似的肺部炎症,CRP同样可以加以鉴别,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曾有多家研究机构表明,CRP是21世纪最具有临床价值的活性蛋白之一[5],对其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沈秀娟,尤海章,吴妹英. 麻疹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及血糖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09(04)
[2]张琳,徐建国.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小儿哮喘合并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7)
[3]袁静,王丽红. 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在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诊疗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2)
[4]吴国斌,赖文鸿,刘惟优. 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04)
[5]李清云. 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