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自控力较弱,在进行幼儿教育时,经常会出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哭闹的情况。幼儿兴趣具有指向性、不稳定性以及易转移性等特点,十分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一、兴趣在幼教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幼儿兴趣的培养,能够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幼儿的自控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但是一旦其对某件事情发生兴趣,大脑皮层就会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使幼儿长时间地持续进行这件事情。因此,如若教师能够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学习。
幼儿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事,对于其感兴趣的事情会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则表现得很消极。由此可见,兴趣对幼儿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影响,激发幼儿兴趣,能够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对提升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兴趣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表明,所有有关智力的工作都与兴趣有关,因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拓展幼儿思维,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其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幼儿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二、幼教中培养幼儿兴趣的对策
1.利用问题培养幼儿兴趣
就幼儿心理特点而言,以问题为媒介能够大幅提高幼儿的兴趣。幼儿好奇心较强,对所有事情都有疑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充分注重幼儿所提出的问题,利用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开拓幼儿思维。
幼儿在这一年龄段,会对身边的事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经常会提出很多看似幼稚的问题,如“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冬天为什么下雪?”“人为什么不会飞?”等,教师面对幼儿的众多问题,应耐心回答,使幼儿的积极性得以延续,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幼儿兴趣,使其更加深入地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2.利用自身情绪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十分容易被外界的情绪所感染,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感染幼儿,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儿歌《小黄狗》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朗诵儿歌,采用学生喜欢的语调,融入积极的情感,使幼儿感受到儿歌中小黄狗的忠诚可爱,从而喜欢上这首儿歌,并对儿歌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3.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幼儿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家长和教师的限制,行动上受到阻挡,使其探究事物的积极性逐渐丧失。在幼教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行动加以正确引导,耐心地向学生讲解阻止其行动的原因,并为其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满足幼儿行动上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中可以拆解的物品,满足幼儿对生活中事物的好奇心,并在拆解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基本规律,同时了解物品使用中需要遵循的规范,从而在生活中严格遵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纸张、橡皮泥等材料,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喜欢的东西,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拓展幼儿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并通过完成作品,使幼儿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4.通过自然扩展幼儿兴趣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蕴藏着无穷的奥妙。大人看来平凡无比的事物,在幼儿眼中往往是最美妙的东西。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大自然中的事物,吸引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并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兴趣范围。
例如:在雨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窗前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带领学生倾听下雨的声音,伸出手感受雨滴落在手心的感觉,观察下雨时的操场与平常有什么不同等,并在感受这些的过程中,向幼儿讲解下雨的原因;或是带领幼儿观察园中的花卉,闻一闻花的味道,并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花会散发出香味,花香又有怎样的作用,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和各方面的知识,激发其探索大自然中事物的欲望,实现对幼儿兴趣的进一步拓展。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幼教中,对幼儿兴趣进行激发,有助于提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开发幼儿智力。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问题引导、情绪感染、动手实践、亲近自然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兒学习效果,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艳萍.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81-82.
[2]舒黔红.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J].时代教育,2015,1(2):49-50.
[3]罗敏.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139-140.
作者简介:高慧琼(1985— ),女,福建云霄人,本科学历,幼教一级,研究方向: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