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方正
摘 要:长阳武落钟离山是长阳多年来打造土家族历史的文明品牌,她石峰高耸,四周碧水环抱,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独特的巴土文化特色,她是土家族祖先巴人的发祥地,是清江流域的一颗耀眼明珠,通过实地勘察,提出了武落钟离山的功能定位:巴土圣山、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着重把她打造成以祭祀文化为主题的“中华巴土圣山”。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巴土圣山;武落钟离山;生态旅游
1. 工程概况和分析
1.1工程概况
武落钟离山四面环水,岛屿面积约808亩,是清江隔河岩库区内最大的岛屿,也是土家族祖先巴人的发祥地。其最高峰为佷山山峰,海拔397.5米。山上现有山门、向王庙、石神台、德济亭、白虎亭、赤穴、黑穴等景点,用地内主要以农居、茶山和农业用地为主。
武落钟离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日照时间长,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72%,年均气温16.4度,年降雨量1347毫米,年日照1537小時,库区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1.2存在问题
佷山山峰、盔头岩山峰植被较好,但有部分山体因种植茶树等经济作物而对植被有所破坏。山上地形、地貌和构造较复杂,部分地段不良环境地质问题较多。
岛上现有居民41户161人,多数集中于岛西北登山步道两侧,部分散居于岛的南侧,居民住房多为两层砖混建筑。山上已建建筑布局不够合理,立面造型比较杂乱,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对风景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总平面布局
武落钟离山景区,着重体现圣山的“圣”和“绿”两大主题。圣山朝向西北主航道的坡面以静态的自然景观为主,动态的人文
景观则主要集中在文化广场、神道、祭祀区、祖庭建筑群和山顶的向王庙,用游步道将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祭祀情感不断升华的景观序列。
三大分区:巴人文化广场区、巴土祭祀区、土家文化园区。
2.1巴人文化广场区
巴人文化广场位于武落钟离山西北面,面朝清江,是长阳武落钟离山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占地面积4000m2,武落钟离山--巴人文化广场在原有白虎堂基地上进行规划扩建,将其设计为一个文化广场,游人离船后,拾阶而上,进入广场可感受浓郁的巴土文化,设计将巴人文化广场分为三个区域:迎宾区、游客接待中心、祭祀广场区。
2.2巴土祭祀区
本祭祀区范围自广场——神道——影壁——祖庭,以祭祀巴土先祖为主线,在圣山庄严肃穆的气氛环境下,游人在此盛典祭祀,寻根问祖。 巴土祭祀区以建筑为主体,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构成各具特色的观赏祭祀中心,祖庭祭祀区建筑群,所处地势为山坡地,故层台有“跃”“起”之势。 祖庭区域共分为五层,一层为神道,进入神道之前,有纂刻“武落钟离山”苍劲大字的祭祀区牌楼, 游人沿神道拾级而上,在神道的末端设置有古色古香的影壁,上面篆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全文。二层祭拜五姓祠,三层为现状民族之魂”牌楼前广场,设有钟鼓楼,为该景区主要休息区,广场西侧利用现状房屋改为景区管理用房,东侧进入原有游线可上白虎亭、德济
亭、老向王庙、石神台等游览。
2.3土家文化园区
在岛的西北面山体上,设置有佷山贡茶园,利用原有旧建筑改造为“古佷遗风”茶社。
在茶园和巴人文化广场之间的连接道路东侧,修建一组土家吊脚楼做商铺用,游人游玩后在回程途中可购物、休息。沿江修有木栈道,客人在此远观八百里清江画廊,迎来千轮送万船;欣赏久已远逝的古老清江帆影。
3. 建筑、环境设计
3.1建筑设计
武落钟离山风景区一期建设中,建筑设计分为六个部分:一、巴土文化广场;二、武落钟离山牌枋、三、神道以及神道尽端的照壁;四、祖庭祭祀区;五、沿江木栈道、商铺以及茶舍;六、现有建筑改造。
3.1.1、巴土文化广场区建筑设计
保留白虎堂建筑,作立面改造后,作为游客接待中心,白虎堂二层标高处设观景平台,结合广场形成完整的场地,满足交通、疏散、游览、观景功能。广场依山就势,以钢筋混凝土梁柱构架形式为主,运用土家族干栏式建筑特征立面造型处理,形成沿江重要景观节点。
3.1.2、祖庭祭祀区建筑设计
祖庭建筑群由五姓祠、祖庭(向王殿)、钟鼓楼、垂花门、民族之魂石牌楼以及白虎堂等建筑组成。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根据坡度起伏以及步道的流程,在庙宇之内设有3m-5m的层台及台阶、勾栏等。
1)五姓祠:面阔由五个开间组成,其尺寸由左至右为3.6m、3.6m、5.1m、3.6m、3.6m,总尺寸为19.5m,进深尺寸为7.8m,面积为145.5㎡。建筑形象为中国传统的宗祠建筑形式,但不同的是中间的屋面比较高,两侧的屋面相对略低。整体形成簇拥之势,六道风火墙,突出屋面,如“浓眉飞出”,“炯炯有神”。
2)祖庭(向王殿):面阔由七个开间组成,其尺寸分别为3.6m、3.6m、1.5m、1.5m,4.2m,1.5m,1.5m,3.6m、3.6m,总尺寸为24.6m,总进深尺寸为10.8m。面积为257.1㎡,正面正中三个开间,做成牌楼式。殿内向王塑像坐正中。见牌进殿,进香礼拜,鸣罄而礼成。故牌楼与殿融为一体。
3)钟鼓楼:东侧为钟楼,西为鼓楼,建筑设计上为亭盖,盖下悬钟,楼面架鼓。钟楼、鼓楼建筑面积各为44㎡。
4)垂花门:现状道路入口处
5)“民族之魂”石牌楼,为满足景区功能布局,现状民族之魂”牌楼拆除后新建一石牌枋,沿原有游线可上白虎亭、德济亭、老向王庙、石神台等游览。
6)白虎堂:面阔由五个开间组成,其尺寸由左至右2.1m、2.4m、6.0m,2.4m,2.1m总尺寸为15m,进深尺寸为7.5m,面积为99.3㎡。白虎堂檐高5.4米,正立面二根雕龙石柱,整个建筑外墙面饰以表现土家族特色的砖雕、石雕、木雕,精雕细刻表现土家人对白虎的崇敬之情。白虎是向王的化身,即向王死后,其魂化作白虎。(又中国古老的方位,称西方为白虎)。
4.园林绿化设计
4.1设计原则
1)保护武落钟离山山体及原有植被的生态环境。
2)本绿化规划重点改造林相、季相、丰富绿化景观。
3)绿化设计与祭祀文化相协调。
4.2、绿化设计
1)水岸:近水山脚种植耐水湿植物,适应水面变化。
2)山体:结合原有树木,增补有季相变化的松、枫等树木,展现丰富林相。
3)道路:在祭祀区后山游览道路旁广植杜鹃,祭祀期间可观赏花卉。在
回程游路上布置木槿等花径。
4)茶舍:在茶庄周边种植佷山茶,形成茶艺景观,使品茗、观赏等融为一体。
6.结语
长阳“中华巴土圣山---武落钟离山”风景区一期工程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帮助,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规划设计是将风景旅游、寻根祭祖、商业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整体环境的构建作为先期建设开发控制的引导,建成为既充满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同时又彰显传统气息的风景人文旅游区,使之成为清江流域的一颗耀眼明珠。
参考文献;
(1)孙莜祥,风景园林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面规划[J]。中国园林,2002(4):7-12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1):2-5。
[作者简介]
刘涛/女/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方正/女/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