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兴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惠民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7亿元实施一批‘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校舍改造和幼儿园建设项目,力争思源实验学校、盛世幼儿园年内完成主体工程,鹿城中学改扩建二期、古镇小学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市试点工作,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2015年初春,楚雄市召開两年一次全市教育工作会,一项项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楚雄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工作日程,全市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投巨资——改善教育发展硬环境
6月的清晨,走进楚雄市盛世幼儿园的建设工地,只见机车轰鸣,施工队员穿梭忙碌,教学楼拔地而起,为了赶在今年9月招生投入使用,施工队正在加紧为已封顶的主体教学楼进行内部装修。
楚雄市计划投资3.4亿元,在市区实施东兴中学、鹿城中学、盛世幼儿园、思源学校、古镇小学5所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建校舍14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 000多万元。
计划投资3.2亿元,实施国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14年、2015年第一批上报备案“全面改薄”的建设项目,投资5 555.09万元,新建校舍及运动场40 139平方米。目前,有10个项目已开工,其余项目正在进行地勘、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工程建设将于今年年内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近年来,楚雄市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12年至2014年分别增长20.73%、6.31%和0.12%;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12年至2014年分别增长45.64%、31.32%、44.21%和250.66%、90.22%、86.29%;教职工工资逐年增长。同时,实行教育项目用地政府无偿划拨,2013年以来,累计无偿划拨学校建设用地227.55亩,按基准地价计价达6 163.8万元。2015年楚雄市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将达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12年以来,投入校舍安全工程资金3.58亿元,向“薄弱”学校倾斜,新建校舍20.17万平方米,购置了价值5 500万元的设施设备,进一步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全市90%以上完小办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基本达到省规定标准;2014年,市财政在教育费附加、基金之外安排专项建设资金7 737万元投入学校基本建设。12个学校食堂项目、鹿城中学初中部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78所薄弱学校配备了9 278张学生用床和9 254套学生课桌椅。在全市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班班通”“校校通”的基础上,又投入1 138.05万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东华、子午、苍岭、三街4所中心完小分别建成了1个数字科学探究实验室, 18所学校配备了237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触控一体机,实现了资源共享。
建机制——提升教育发展软实力
建立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对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领导采取定期调研、专题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多种方式,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布局规划、学校建设、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影响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市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乡镇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办教育、管教育的职责;不断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具体工作,努力在全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部门重点抓、社会各方参与、上下协调联动、城乡发展兼顾、注重长效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随访督查、责任追究”的督导长效机制。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4年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7 036.09万元。同时,制定并实施《楚雄市贫困学生救助实施办法》,以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为救助对象,帮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加强对校(园)长任期和离任教育经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审计和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工作,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廉政提醒谈话制度。完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调整充实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收费,每学期对学校教育收费进行督查,重点是学校收费项目、标准公示、“一费制”执行、票据开具等情况,营养改善计划、食堂收支单独建账,勤工俭学基地的管理使用单独建账,预算外收入及时上缴财政,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加大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树立“一名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的理念,按照“讲政治、有思想、懂业务、善管理、会处突,有特色、有发展”的要求,健全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和培养、管理机制,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等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严格教师准入制度,2014年共录用231名教师补充到8个山区乡镇中小学任教,在解决有人教书的同时,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区域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修订完善教师交流和支教服务制度,从农村学校公开选考103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选派54名城乡教师“一对一”交流支教,结对帮扶,不断缩小城乡学校差距,有效提高了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专业成长。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实施每5年一轮市级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建立教师奖励激励机制。制定了《楚雄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考核奖励办法》,市财政每年从教育专项经费中预算安排100万元资金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进行考核奖励。实行校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制度,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对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和教书育人积极性。
抓均衡——增强教育发展公信力
抓规划促均衡。将城乡中小学布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楚雄市2014年至202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用规划催生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州项目计划,获得资金支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采取“改建、扩建、新建”方式,加大城市周边学校的投入建设力度,扩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压力。
抓改革促均衡。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努力构建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市属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的教育管理责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制定实施《楚雄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全面抓好省级8项改革项目和州级13项改革工作的实施,确保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改革全面推进,取得更大成效。
抓投入促均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三增长一优先”的原则,把增加教育经费作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确保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逐年提高,在推进“全面改薄”项目的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和市级筹措力度,思源实验学校年内完成主体工程,鹿城中学改扩建二期、古镇小学一期和一批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建设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网络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
抓队伍促均衡。坚持人才强教,在实行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评价、奖惩、聘任和补充、流动等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导向,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教师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让广大教师切实担负起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各类人才的重任。发挥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努力打造创新型、高素质、高水平的学校人才团队,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抓管理促均衡。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坚持“两基”季报监测制度和年审复查制度,督促乡镇认真落实“三长送学制”,防止学生辍学反弹。积极探索推行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对口帮教,推进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协调发展,帮助更多学生成长成才。以素質教育为主题,以缩小学校、乡镇和城乡之间的区域差距为重点,解决义务教育阶段难点热点问题,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抓安全促和谐。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督促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把学校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做到经常抓、长期抓,抓细、抓实,确保安全意识、领导、责任、措施“四到位”,及时排查整治隐患,统筹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及周边环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学校、师生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提质量——提升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率
实施名校拉动战略,积极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先后成功创办了鹿城小学小花山校区、云荫寺校区,北城小学南路校区,实现了鹿城小学“一校三区”、北城小学“一校两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采用“五统一”方式实行区域合作办学,充分整合州属师院附小和市属灵秀小学资源,将灵秀小学办成师院附小新校区,将古镇小学办成开发区实验小学古镇校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楚雄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求全市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以元旦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金色童年艺术节和中小学生运动会等活动为契机,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和特长的竞技平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觉到校园生活的快乐,激发孩子对体育和艺术的向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提高普及程度,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科学合理布局校点,实行免试划片招生,坚持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保证每一个儿童、少年都享有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移民搬迁、城市拆迁、学校撤并、家庭困难等原因失学。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成立以教研员为组长的中心教研组,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基本研究方式,增强教研活动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广大教师教学技能;推进课堂教学模式、评价制度改革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稳步实施“参与式”教学,全面启动实施“学本课堂”课堂教学改革,从2014年3月起,开展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学本课堂——五步六要素”为基本模式,围绕“教师高素质、课堂高效益、学习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全市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十多年的改革创新,10多年的扩大发展,楚雄市教育事业春色满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2015年,高考传来捷报:全市2 253名学生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成绩优异考生14名,文科最高分631 分,获全州第一名;一本上线305名,上线率达13 .04 %;本科上线1 557人,上线率达69.1 %,专科以上上线2 173人,上线率达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