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5-10-21 19:04杨晨章丽香马军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全面护理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

杨晨 章丽香 马军霞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5例。对于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以及再出血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人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全面护理

颅内动脉瘤在外科疾病中属于常见性、高危性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该疾病往往发生于患者脑内大动脉分支或者分叉的隆突部位,主要是因为该部位动脉壁天生存在缺陷,同时也是受到血液冲击最大的部位,长期受到冲击力和压力,最终导致动脉壁的薄弱点突出、扩张,从而产生动脉瘤。如果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第一次病死率就高达40%,而第二次出血病死率为60%,危险非常大[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在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质量的护理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分析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汇报如a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经过头颅核磁共振血管造影、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5例。试验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为34.5~70.3岁,平均为(48.6±2.4)岁;瘤体部位:12例为前交通动脉,5例为大脑中动脉,8例为后交通动脉。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为35.3~71.5岁,平均为(49.5±2.5)岁;瘤体部位:11例为前交通动脉,6例为大脑中动脉,8例为后交通动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瘤体部位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采用颅内动脉夹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主要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者因为头痛等症状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同患者和家属交流,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患者真实想法,从而进行开导,展示以往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保持情绪的稳定。②减少激烈运动:为患者提供单独病房,保证安静和舒适,减少探视的次数,避免强光和噪音等刺激,保证环境的充足的睡眠,必要的时候为患者留置尿管,保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激烈的运动。③饮食护理: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多饮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在必要时候给予服用缓泻剂,禁止实施高位灌肠,可以有效防止颅内压力加重。④预防癫痫: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为患者服用抗癫痫和预防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加强观察和护理。⑤病情监护:当患者入院后实施观察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语言功能等,此外还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头痛、癫痫以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加剧,应及时请医生进行治疗。

1.2.2 术后护理 ①气道护理:对于手术后没有清醒的患者应去除枕头取平卧位,为了防止发生误吸,头应偏向一侧。鼓励清醒的患者咳嗽、咳痰,对昏迷的患者应定时进行翻身,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将口鼻腔中存在的分泌物及时吸出。②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发生受压、扭曲和脱落等,并实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以及剂量,如果发现剂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则表明患者发生出血,及时处理。③预防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需要对患者持续微量泵静脉推注尼莫通,实施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发生头晕、面部潮红心动过缓等,在服用药物中尽量在避光环境下。④康复训练:通过药物对患者治疗后,为了防止患者发生偏瘫、失语等,应尽早对偏瘫的肢体进行康复锻炼,手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检查,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计划,从而选择合适的康复疗法,对于发生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 口腔肌肉训练开始,逐渐联系单词和短句等。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试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主要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以及再

出血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在神经外科中属于常见性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在围手术期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有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3]。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责任心,做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本文试验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治疗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人数,提高恢复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任祖东,戴荣权,等.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J].安徽医学,2010,(12):89.

[2]买喜丽,张夏莲.36 例脑动脉瘤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1,(7):101.

[3]刘延慧.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41-742.

猜你喜欢
全面护理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探析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