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军 徐晓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在脑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治疗18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在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下成功实施了脑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平均时间为(55.5±10.6)min,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得以临床痊愈,术后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在脑脓肿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该系统具有安全、准确的优势,能够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和引流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脑脓肿;应用价值
脑脓肿在临床上属于一种严重性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往往采用穿刺引流术,以往穿刺引流术在有框架立体定向系统下进行,为了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我院在2009年引进新型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并用于脑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中,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下治疗18例脑脓肿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为31.2~69.5岁,平均为(48.5±10.4)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颅内高压、发热、失语、偏身感觉障碍以及癫痫等。全部患者为单发病灶,其中肿瘤部位在顶叶8例,额叶3例,基底节2例,颞叶4例和枕叶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导航MRI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到计算机,利用iPlan crania l3.0制定导航计划,进行脑部三维重建,对脓肿和附近的重要血管、神经系统进行标记,设计出合理的脓腔内的穿刺点和头皮穿刺点,将设计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传输到导航系统中。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固定头部,体位取仰卧位,标记处预先设定头皮穿刺点,在穿刺点旁边5cm处做弧形小切口,将头皮切开,钻孔,打开硬脑膜。然后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软件启动,通过软件中的指示对立体定向手臂进行调整,方向和位置同设计穿刺点和方向大致相同,将关节1、2、3调节到指定的角度和长度,调整误差均达到0,将所有关节旋紧固定,确保穿刺的精确性。然后利用导航穿刺活检针外套硅胶引流管通过穿刺道缓慢穿刺,至引流管穿刺到预设位置后将活检针拔出,当脓液流出后,利用注射器缓缓抽取,待脓液抽吸完毕后利用庆大霉素和浓度0.9%的氯化钠对脓腔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计算机全程记录整个穿刺过程,可随时导出。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手术中所抽出脓液为8.0~32.5ml,平均为(20.4±8.5)ml,患者脓肿体积缩小达到了88%,脓肿占位效应显著减轻,颅内高压、癫痫等临床症状消失,通过康复治疗,肢体感觉和功能障碍显著好转,从注册导航一直到切口关闭时间为(55.3±10.5)min,手术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复查,显示脓腔消失或仅有异常增强信号,对患者进行12月随访,未发生脓肿复发现象。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脑脓肿的主要目的有减少脓肿占位效应、减轻颅内高压、清除病原菌,因此往往需要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当脓肿未全部局限前,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而联合手术主要用于当脓肿壁形成后。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术和开颅脓肿切除术,在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合适方式,因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操作簡单,创伤小,且颅内出血率和致残率低,如果脓肿包膜完成形成后需要采用开颅手术切除脓肿,该手术广泛应用于位置表浅、体积较大、包膜完整的脓肿,能够直接接触脓肿的占位效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创伤较大,易发生感染播散[2]。
在脑脓肿穿刺手术中使用有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具有定位精确、创伤小、一级致残率低的优势,以往被认为是立体定向的“金标准”。但是在运用该系统时候需要将金属参考架安装在患者头部,过程繁冗,且耐受性差,术中影响反馈较少[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在临床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其定位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同有框架立体定向系统相同,同时该系统还具有以下的优势:①不需要安装金属框架,降低了患者的恐惧感和不适感,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在手术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影像反馈信息;③在穿刺过程中时刻了解穿刺针的位置,减轻对机体造成的损伤;④手术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穿刺靶点和路径,不需要重新进行扫描和设计计划,更加方便灵活。本次治疗的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且无一例复发,证明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在脑脓肿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晓峰,刘洪泉,王洪生,等.脑型毛霉菌病误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4312-4314.
[2]何江弘,徐如祥,魏群,等.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8):809-815.
[3]张家墅,陈晓雷,李昉晔,等.新型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VarioGuide在颅内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1):1468-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