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

2015-10-21 17:16王建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施工单位高层建筑

王建业

摘要: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发展和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现状的描述,分析工程风险的复杂性,工程风险的不确定性,必须在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风险防范。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工程风险比一般工程风险更大,施工管理的风险极大。对高层建筑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在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实践应用,阐述风险管理的运用,从而安全、顺利地进行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险管理;风险分析;施工单位

引言

现代的房屋建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为宗旨。因此,利用有效土地资源,向楼房高层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极其重要,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潜在隐患包括高处作业、地质、环境、设备、材料、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属于安全生产的高危之一的项目。不仅是结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精华和新工艺的应用,而且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标准高,同时安全管理风险也是并存。安全管理風险取决工作环境的的不利施工,较多处于露天高空作业,多种工种相互配合协调,机械设备的设置,电源线路的安置,在这狭小的空间极其拥挤,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不完善的作业条件等这些决定了安全管理风险潜在的隐患。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施工环节复杂、参与者多、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灾害事故风险率。所以在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事实证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为风险管理而付出相应成本来挽回不必要的项目损失,这种努力是值得的,而且是必要的。

1风险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源于公元前916年国外的共同海损(GeneralAverage)制度和公元前四百年的船货押贷制度,虽然属于保险思想的雏形,但因保险是风险管理技术,所以认为其是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18世纪产业革命,法国管理学家亨瑞·法约尔(HenriFyaol)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书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才将其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工程的当事人风险意识淡薄,工程不确定性多,风险复杂多变,风险识别困难;工程项目具有不重复性,忽视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造成工程施工数据的积累有限;风险评价的误差大;风险管理手段的落后,风险手段只有风险回避、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种种原因制约工程风险管理的发展。

2高层建筑土建施工风险管理的特征

高层建筑的建设风险更大,风险发生的概率更高,其特点总结为:

1)前期投资大,前期资金运营风险比较大。

2)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比普通项目层数多很多,有很大的工程量。

3)火灾在高层项目上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4)工程风险的责任承担者相对较多。

5)土建施工的垂直运输量很大,高空作业多,吊装作业风险高,且在调试和安装垂直运输设备时安全风险大。

6)工程施工的协调工作难度大,作业的种类繁多,波及的范围大,且工种和工种间的交叉配合很多。

7)结构复杂,施工和设计不仅量很大,技术难度也很大。

3管理施工风险的途径

综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出安全建设的途径,发挥安全管理的价值,构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途径。

3.1风险立法

针对高层建筑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构建法制环境,通过立法方式,体现风险管理的价值。根据高层房屋建设的实际,严格贯彻安全建设的法制、法规,履行立法要求,如此可以正确对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规避能力。详细研究立法制度内的风险源,对比实际工程,判断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的内在风险,提前做好风险防护的准备,体现风险管理的价值,结合风险立法的实际,制定风险管理的对策,加强风险法制建设,实现完善的立法环境。

3.2风险控制

站在施工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风险控制需要实现最终的风险规避,即使无法完全规避风险,也需将其控制在最小状态。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以规范化的建设环境为主,防止来自各个方面的安全威胁,例如:对高层建筑工程内的每一项工程,实行规范化的处理,尽量多方面的排除安全风险的影响,然后制定流程化的施工方案,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保障施工内容的合理性,确保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风险控制,避免风险影响,体现安全管理的价值。

3.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常用方式,利用合作的方式,实现风险分担。例如:施工企业将部分施工项目,以外包的方式承包给其他施工企业,签订责任合同,促使承包企业自行承担施工部分的项目风险,由此施工企业不用承担全部风险内容,既可以实现安全风险的控制,又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近几年,风险转移在建筑工程中比较适用,保障各个参建单位的效益,维持风险平衡状态,而且风险转移不仅可以推进工程业务承包,还可以为承包单位提供效益获取的方式。

3.4风险内消

风险内消属于技术性的管理措施,具有直接、稳定的管理特性。风险内消将全部安全风险集中到施工企业内部,促使施工企业根据建筑工程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进行策略研究,划分风险预算,一旦出现在预算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立即进行事故补偿,风险损失由施工企业承担。如此以来,虽然可以解决风险问题,但是着实面临成本消耗,此类风险安全管理的方式,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不常用。风险内消的基本特点为:掌握全面的风险来源,实施力强,对应性高,基本可以正确辨别风险,以成本管理的角度理解,则会降低评价性。

4总结

工程风险管理不是单靠某一阶段、某些风险管理者就能得到实施,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自己面临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实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标。

(1)风险管理是项目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在工程的各个阶段,从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到工程项目的交付使用,不同的参与者,保证风险管理实施的连贯性。

(2)风险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针对每一阶段,每一种风险,项目管理者应系统、全面的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各方面的影响,制定风险计划。

(3)风险管理的措施全面,包括技术、经济、性质、合同及管理等手段。建筑承包商作为建筑产品实体的最终实现者,在项目施工阶段,与建设单位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是施工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在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施工难度的增加要求施工企业不断创新提高。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施工企业提高自己的施工管理和专业水平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针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技术,重视和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手段,运用风险管理尽可能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从而恰当使用风险管理工具,将会有效控制风险,减少风险的损失,使风险降到最低,如期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达到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的目标的统一,投资商和承包商均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有志.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03).

[2]陈津生.建设工程保险实务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09).

[3]陈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07).

[4]刘书玲.高层建筑施工细节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5]《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实用手册》编委会,建筑上程项目经理实用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04).

[6]顾连胜.大型工程投资决策中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

[7]姜兴国,张尚.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施工单位高层建筑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