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10-21 17:26左汴京祝黎伟杨红谷慧慧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价值

左汴京 祝黎伟 杨红 谷慧慧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I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IE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IE的心脏基础疾病及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IE患儿40例中,先天性心脏病22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无基础性心脏病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伴有赘生物36例,阳性率为90%。患儿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8例,脾肿大12例,镜下血尿10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02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因致病微生物对心内膜直接产生侵袭,引发瓣膜或心内膜出现炎性改变的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伴有赘生物的形成[1]。该病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心脏瓣膜是最常受累部位。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IE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致病菌亦发生变迁,增加了本病早期诊断的难度。近年来,IE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可为IE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降低了致死率。本文通过对临床确诊的IE患儿40例的超声心动图图像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IE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个月~10岁,平均年龄(6.2±2.1)岁;病程8天~3个月,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就诊。2次以上血培养均为阳性者32例,且为同一致病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明显赘生物36例,且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5~10 MHz,哭闹不能配合的患儿给予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后检查。患儿仰卧位,行标准切面心脏扫查,包括M型、脉冲波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房室大小、观察室壁运动,观察有无原发心脏病变、心内赘生物的位置、大小及运动、瓣膜是否受损及反流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留图。

2 结 果

患儿40例中,发热起病36例,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8例,脾肿大12例,镜下血尿10例。经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患儿32例(80%)。先天性心脏病22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无基础性心脏病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明显赘生物36例,阳性率为90%,高于血培养。赘生物直径1.6~16 mm,多累及心脏瓣膜,表现为左右心室腔内见强回声团块,其中发生于二尖瓣前叶12例,后叶8例,三尖瓣9例,肺动脉瓣7例,同时伴有二尖瓣前后叶穿孔4例。

3 讨 论

IE是致病微生物对心内膜产生直接侵袭引起的瓣膜或心内膜炎性改变,同时伴有赘生物的形成[2]。致病菌主要为细菌、真菌及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及螺旋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其主要致病菌。赘生物的大小不一,多为血小板及纤维素的团块,内含有微生物及炎性细胞。细菌入血繁殖,可侵袭心内膜或心瓣膜,导致纤维蛋白、血细胞、细菌和血小板等物质的沉积,最终形成赘生物。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表现为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等,同时多伴有基础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赘生物脱落后,会栓塞一些小血管,引起相应的肢体症状,如指甲下出血、皮下出血斑点等,严重者会出现脾栓塞,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如咳喘、憋气[3]。当腱索受累发生断裂时,可形成瓣膜脱垂而引起瓣膜返流;当瓣膜穿孔时也会发生瓣膜返流,并在瓣周形成脓肿。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以全身感染为首发症状,早期极易发生误诊、漏诊,进而延误治疗。本组患儿中,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8例,脾肿大12例,镜下血尿10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是漏诊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发展,经胸腔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的首选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彩色多普勒、M型超声心动图可对心内瓣膜赘生物明确诊断,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过程中的心脏内瘘、人工瓣膜的瓣周漏、瓣周脓肿及瓣叶穿孔等并发症亦能及早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赘生物的大小、位置,还可观察瓣叶有无穿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组患儿中,超声检查发现明显赘生物36例,阳性率为90%,高于血培养。赘生物直径1.6~16 mm,多累及心脏瓣膜,表现为左右心室腔内见强回声团块,其中发生于二尖瓣前叶12例,后叶8例,三尖瓣9例,肺动脉瓣7例,同时伴有二尖瓣前后叶穿孔4例。小儿胸壁较薄,无肺气干扰,无显著的胸廓畸形,因此超声图像清晰,可将赘生物清晰的显示出来。超声心动图能够将心内赘生物大小、位置和瓣膜损害程度清楚显示出来,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还可用于患儿的预后评价[4]。较大的赘生物可造成腱索断裂,引起瓣膜关闭不全,需及早手术以降低患儿的病发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经食道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超声图像显著优于经胸腔超声检查,对直径1~1.5 mm

赘生物亦能清晰检出,其不受肺气肿、肥胖、胸廓畸形等的影响,大大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还能观察瓣膜破损的程度及穿孔的部位及大小,腱索的断裂、连枷二尖瓣或三尖瓣及因主动脉瓣返流引起二尖瓣前叶心室面内膜损害所致的二尖瓣瘤,同时能排除各种并发症,对原有的心脏病变及瓣膜返流程度及心功能的评估、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具有基础疾病,本组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22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其次为小儿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发现心内赘生物的同时,还可对小儿基础疾病进行诊断,尽早明确病因,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方便,无辐射性、无创伤性,其独特的分辨率优势,操作容易,无明显的禁忌症[5],可反复多次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 燕,杨一辰.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5):46-47.

[2] 刘 瑞.超声心动图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路,2013,12(4):41.

[3] 葉香芳,严 冬,黄健荣.感染性心内膜炎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5):453-455.

[4] 颜如玉,白 蓉,吴文海.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12,27(6):13-15.

[5] 张元芳,丁云川,陈 明,等.经胸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形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2(7):377-378.

本文编辑:杨 丽

猜你喜欢
超声心动图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给”的价值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综合分析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