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兴
我国的输电线路绝大部分架设于室外,所以改进防雷措施也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程度上估量和考虑其经济性,但是实际防雷工程中,很多供电公司忽略了线路特点和防雷措施,沿用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单一的防雷措施,导致大量的人力财力白白浪费,而且效果往往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了经济性评估的办法对防雷措施加以改造。
一、综合防雷措施概述
综合防雷措施是指在综合考量了各种因素,以及对各种因素的重要性排列后,为了达到目标层要求,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包括:减小地保护角、加强绝缘、适当的减低杆塔高度、增加安装间隙及增设避雷装置(如在杆塔增设安装接闪器等,接闪器通常位于防雷装置最顶端,它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那些突出部位,将雷电引向自身,作为承接直击雷放电的重要部件)。
1.减小地保护角
在一些情况下,比如通过改变杆塔安装方式来减小地保护角(如图1所示),就要改变杆塔塔头的尺寸,但这样会增加施工的困难度,及会增加更换杆塔塔头的费用;其次可以通过安装耦合地线(一般采用导线下增设地线的方式,以此通过导线与避雷线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实现减低绝缘子过电压,达到降低雷击跳闸的效果。如图2所示)、提高接地电阻阻值和装设避雷器等措施进行防雷击,目前杆塔设计上已经从设计原4条接地射线增加至8条接地射线,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接地电阻的阻值。
2.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中极其常见的一种,而且也是当前较为有效的保护手段。避雷线能够将相导线屏蔽,从而拦击雷击,并且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避雷线通常在基杆塔处接地布置,并且于档距中的两根避雷线形成闭合回路,利用小间隙的办法实现对地绝缘。架设避雷线后,如果遭受电击,能够立刻通过避雷线装置将其导入到底,避免输电线路中绝缘子因电击损坏,最后,架设避雷线还能够起到分流作用,从而降低塔杆电流,进而降低塔杆顶部电位。
3.架设耦合地线
如果基杆塔所处环境恶劣,不能够实现降阻办法,则可以采用架设耦合地线的方式提高防雷水平。耦合地线通常架设于导线下侧,加强避雷线和导线间的耦合,从而降低线路过电压作用,与此同时,如果线路遭受雷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流作用,降低因雷击导致的线路故障率。
4.降低接地线阻
如果输电线路的土壤电阻率越高,那么它的防雷水平也就越低。利用架设避雷线和减小地保护角两种防雷方法,能够降低线路遭受雷击过程中的电压作用,但是,在实际防雷时,还要考虑到土壤电阻率的因素,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接地电阻,控制接地电阻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接地电阻超过规定允许值,要采用如下措施降低接地电阻,提供线路防雷性能。
(1)减阻剂,提高线路的接地尺寸,并且在接地点周围应用减阻剂,在小型接地网中降低线路的接地电阻。
(2)爆破接地,接地点出采用爆破的方式制造人工裂缝,然后在裂缝中填充电阻率较低的材料,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从而降低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
四、防雷措施的经济性评估
在过去的工作中,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改造均是在效果良好的地區作为依据,据此来选择防雷措施,但是因为线路的风险来源、地形地貌以及基杆塔结构均具有差异性,所以沿用生搬硬套的方法将不利于实际防雷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具体问题需结合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
我国桂西石山地区存在雷暴活动剧烈地段,其中澄碧河一东笋的一条35kV输电线路就位于该地区。该处线路多年来频繁遭遇雷击,线路因雷击而发生跳闸现象较为频繁,每年在该处线路出现的雷击跳闸次数约8-9次,直接或间接造成输电不稳定,对线路安全和输电效率造成严重影响,也给该地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考虑如何降低该线路的雷电击杆率后,采用了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式避雷针,对线路进行防雷改造,提升了线路安全稳定性,节省维修、维护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青岛地区220kV和110kV架空线路在2012年第三季度共因雷击跳闸90多起。该地区经研究表明,杆塔的耐雷水平大部分需要超过该处进线段耐雷水平的2/3。在此处线路增设耦合防雷接地地线,实现该线路的防雷功能。经实践检验,耦合地线的安装使得该处线路防雷击效果良好,直接或间接节省大量成本,经济效果良好。
所以,对所有防雷措施,都要综合分析,来评估其防雷是否可靠、经济,用于选择最佳的防雷方法,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该措施的防雷效果。
总结
综上所示,进行输电线路防雷改造过程中,不仅要正确采用防雷措施,还要评估防雷措施的经济性,充分考虑防雷工程的差异性,降低供电线路的破损率,为不同地区防雷措施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国网福建上杭县供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