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消防安全问题研究

2015-10-21 17:16徐建忠朱召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对策

徐建忠 朱召献

【摘要】针对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的生产特点,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并从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操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关键词】玻璃钢生产企业;消防安全;对策

玻璃钢,通称纤维增强塑料(FRP),它是近代塑料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以及国防工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用纤维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酯树脂,固化后成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增强塑料,它是近代复合材料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玻璃钢生所需的二元羟酸、二元醇和交联单体等多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原材料,其生产出的产品也大多是易燃固体材料, 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加温、加热等复杂生产条件,极易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一)建筑物未依法审批,导致先天性火灾隐患突出

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中多为家族式企业,有的甚至是在农村地区从作坊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从建筑结构、安全布局、防火分区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在狭小的空间内,既储存原材料、成品,进行手糊玻璃钢生产,有的还设有临时办公休息的简易房间,“三合一”现象屡禁不止。近年兴起的轻钢结构厂房由于施工快、投资小等因素,广受小微企业主的追捧,殊不知未经耐火处理的轻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仅为0.25h,也就是在300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15分钟的时间,钢结构厂房承重结构就易发生坍塌。据笔者统计,本辖区仅2011年就发生小微玻璃钢企业火灾15起,其中8起都造成了厂房坍塌,严重影响了地区的消防安全、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操作简单,放热反应复杂,易发生自燃

玻璃钢生产的过程,无论是生产管材、还是其他产品,根本上说就是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由于需要控制固化时间,在原材料中需要固化剂和促进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放热过程,提供固化需要的温度,一般常用的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C8H18O6)、过氧化环已酮(C12H22O5)或过氧化苯甲酰(C14H10O4),促进剂为异辛酸钴(C16H30CoO4)、环烷酸钴(C14H22CoO4)或二甲基苯胺(C8H11N)。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生产,由于厂房空间较大,没有足够的取暖设施,工人在操作过程中,肆意加大辅料的添加量,没有量化的工艺标准,很容易造成自燃,发生火灾。

(三)企业规模小,消防设施不完备,易小火酿成大灾

企业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在消防安全上的资本投入,普遍存在消防基础设施缺失、老化、超期等现象。而且很多企业负责人简单地认为消防设施就是灭火器,偌大的生产厂房,配上了几个干粉灭火器就能保证消防安全。同时,对消防灭火器的使用效能不清楚,使用方法不科学,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因处理初期火灾不得当而错失灭火良机,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四)门槛低、投入小,经营者消防安全素养良莠不齐

当前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为两种: 一是没有管理的“管理” ;即企业没有固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全靠命令和指挥行事。这在刚刚建立或建立不久的私营家族式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没有消防管理组织架构,没有明确的人员分工,往往一个员工要身兼多种职务,甚至有的业主既当老板又当消防安全管理人,只顾生产、不顾消防安全,在企业内见不到消防安全管理的痕迹;二是有制度不落实。这类企业虽然经过标准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有组织架构,有规章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于管理水平的差距,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往往还存在企业消防安全职责任务分工不明确,消防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力的问题。

(五)工人流动性大,四个能力普及不到位

中小型玻璃钢生产企业职工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出资,在经营上多半是出资人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一方面,员工受工资待遇、个人倾向、农忙时段等影响,工作单位不固定、岗位不固定,流动性大,甚至招工难时,有一天一结算的现象,难以形成系统的培训教育。另一方面,受到自身文化素质和企业主重视消防程度不高的制约,往往对自己所从事岗位的工艺流程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熟悉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既不懂得火灾如何预防,也不懂得扑灭初起火灾的方法,更不懂得如何逃生。因此,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形成小火酿成大灾的局面。

二、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消防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快补旧账不欠新帐。

在小微企业的建设发展中,尤其是工业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经济园区等的管委会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选址、建设、生产中,住建、房管、安监、质量监督、工商、消防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防止失控漏管,设计达不到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强制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不得带病运行,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在联合监督管理的基础上,使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无处藏身,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拿出存在问题企业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部门、责任人。

(二)发挥劳动培训的优势,实行大培训,解决员工流动问题。

针对员工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业务生产经验不足的问题,应该探索实行大培训的机制,联合行业协会等单位,实行从业人员准入机制,统一由劳动服务机构要实行严格的岗前,把消防安全的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同时,为降低培训成本,增加政策落实的可操作性,可与大型玻璃钢企业、乡镇劳动服务机构联合组成培训联合体,实行短、平、快、培训,达到便民的培训目的,配合监察单位的严格监督检查,达到不论在哪个企业工作,员工均有培训经历,有消防知识储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流动性的问题。

(三)落实“两个”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是日常消防管理中的基本功。良好的安全环境离不开责任的落实,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是消防安全的根本保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既要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又要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教育。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嚴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二是控制跑、冒、滴、漏。可燃物泄漏的原因很多,有设备系统缺陷、技术或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原因。三是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总之,小微玻璃钢生产企业应立足生产实际,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加大消防安全的资金投入,消防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中小型玻璃钢生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K] //最新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工作标准实施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3.

[2]竹月.中小型化工企业火灾的“四难”与“四策”[J].广东安全生产, 2008, (4): 38-39.

[3]王有科.中小型化工企业更应加强安全防范[J].安全技术与管理, 2006, (2): 30-31.

[4]张旭威.中小型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J].皮革与化工,2008, 25(3): 37-39.

作者简介:徐建忠(1983-),男,汉族,河北辛集人,现任河北省衡水市公安消防支队饶阳大队参谋,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火灾调查。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