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云霞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应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采取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途径,比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师资队伍等。
【关键词】交通运输、岗位、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跟强,这决定了该专业必须基于校企合作,加强团队、课程、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取得切实成效。
一、组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是完成高职教育各项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培养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年龄、职称、学缘、学历、“双师”结构合理,梯队层次明显、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坚持走“校企共建、工学结合、产学双赢”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以运输与经济管理系运输管理教研室为基本建设单位,并聘请了铁路局基层站段的行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运输一线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等作为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共育。通过“引、培、聘、兼”等方式发展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结构,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
设、教科研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
二、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根本。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培养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索实践“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校企互动、以岗导学、职场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一是教学基地共建互动,在学院、站段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管共用共享。二是专职兼职教师互动,组织专任教师到共建站段挂职锻炼,聘请站段管理技术人员到校指导,提供生产技术和现场经验。三是生产任务与项目教学互动,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探索“校中站”、“站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探索专业共建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导学”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以岗导学”中的“岗”,是指职业岗位(群)需求,即职业岗位特点、工作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导”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铁路行业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共育。一是导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二是导标准,课程标准导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评价体系导入企业用人标准。三是导内容,从铁路岗位工作导出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四是导方法,从行动领域导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五是导成效,以职业资格证获取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的满意率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依据。“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进行铁路运输岗位课程体系改革,引入企业用人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职场实战”是践行“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一是定岗实习,在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铁路运输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学生(员)固定岗位,定期轮换跟班生产实习,学生具有“学习人、职业人”的双重身份,在干中学、学中干。二是顶岗工作,学生(员)作为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以“职业人”的身份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独当一面开展工作。三是柔性社会实践教学,除了教学计划安排的定岗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外,在春运、暑运和节假日,结合专业工学结合以及企业需求,组织学生(员)到铁路站段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实施柔性实践教学,为行业企业、社会服务。在职场实战中,不仅实施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同时校企签订用人协议,顶岗实习结束,企业录用实习学生,学生到站段就业,实现校企育人成果共享。
三、推行校企共建,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实践教学是专业和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与铁路局、站段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实习设备技术和教学技術,为专业和课程改革提供硬件和软件环境,满足本专业各岗位工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训、实习需要。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实习项目的研发,开展铁路各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铁路建设提供教育和技术服务。
采用与铁路现场相同的行车信联闭设备,融“教、学、做”于一体。引进全路最为广泛使用的电气集中联锁设备和计算机联锁设备,自主设计高度仿真的车站、站场、线路、机车、车辆,建设完全符合铁路现场作业流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铁路接发列车实训室,建设电气集中联锁车站,计算机联锁车站。开展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技能训练,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特殊情况和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进行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技能训练。“校中站”以其设备、技术与铁路现场的高度一致性和仿真性,成为铁路接发列车培训、行车组织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的核心平台,对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等主要行车岗位的教学及培训都能融“教、学、做”于一体。
四、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围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这一核心,进行多元化、多次的考试改革。改变纯理论考试方式,强化实践操作和技能的课程内容考核比例,注重形成性考核,打破一卷定成绩的考试方法。应当整合闭卷、实操(如代用票的填写、客运杂费填制等)、案例解析、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加强对平时形成性考核的认识,一门课程可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实现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评办法。另一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资格考核学习与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形成完善的综合考核测评体系。
五、结束语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中,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在教学中有效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高职院校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一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 曹飞.??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模式[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01)
[3] 黄丽学.??完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J]. 学园.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