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芙娟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之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人力资源开发起来。因此,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开发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越来越显得突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人才主权时代已经到来。在当今时代,素质越高,越稀缺的人才,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工作选择机会,所得到薪金也越高。越具有独立的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越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越容易吸纳和留住一流人才。实践证明:真正的高智能人才在当今时代已经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已经有了更多的择业和工作自主决定权。一方面企业选择人才,另一方面人才选择企业,人力资源在进行全方位的市场优化配置。众多的企业依据企业发展规划需要,通过招聘方式,吸纳各类专业人才,通过竭力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从而加快科技含金量高的新产品开发,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本企业经济效益。从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上看,已经不是单纯靠延长职工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者强度或增加劳动力数量来衡量和决定的,而关键是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和企业技术进步的程度。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靠企业各类人才的占有和使用来完成和实现的。所以说,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
2.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上通下达的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一要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确保人事匹配;二是恰当地解决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其和睦相处;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为企业努力工作;四是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企业的最好效益。
2.2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要素。这是因为企业管理目标是由企业管理者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但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是通过员工的努力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掌握市场运作规律,圆满贯彻管理者意图。只有恰当的选用员工,才能圆满地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创造灵活的组织体系,为员工充分发挥潜力提供必要的支持,让员工各尽其能,共同为企业服务,从而确保企业反应的灵敏性和强有力的适应性,协助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
2.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反过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将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尤为必要的。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成为企业谋求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3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对象是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因此,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为突破口,形成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和运作机制,是抓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3.1应确立“以人为本”经营管理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加快, 随着国际企业集团势力的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逐步完成,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趋成熟,企业管理的重点势必逐步转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人是第一要素,其余要素都受制约于人。人是企业之本,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其它基础管理工作的关键。未来的现代企业经营成功,不只是靠设备、资金等资源,关键是要依靠那些能有效掌握并能很好利用这些资源的具有高智慧、高素质的人才。
3.2应力求使人力资源的配置科学、合理
人力资源配备要以培育为主,引进为辅。由于国情的实际所限,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仍然应以培育企业内部人才为主要方向,而引进外部人才应是必要的补充手段。从长远来看,须立足内部培养企业人才,使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相匹配,分门类、分层次地进行培训。培养大量的内部人才,可以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从短期来看,引进人才是补充,主要指通过招聘、借用等方式,吸纳一部分特别的人才,如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这种“借鸡生蛋”的方式,不但可以给企业带来新信息,启动新项目,开拓新市场,而且由于配置方式的转变,可以使工厂人事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这些部门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操作性管理行为,而是与企业兴衰存亡有重大联系的策略性管理工作。
3.3应全面推行全员“能本”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核机制
所谓“能本”,就是以能绩、业绩、政绩来论英雄,而抛弃关系、学历、资历等外在因素。在管理层推行“能本”管理,可以使相当一批目前仍然逍遥自在“无过就是功”的管理干部“下岗”;在科研部门推行“能本管理”,就可以使不少的带有这个“高级”那个“中级”职称头衔的所谓“专门要才”紧张起来,同时让那些资历浅、年纪轻却有着工作能力的“后生们”凭着业绩、政绩与能绩脱颖而出。高级、中级技术职称应定位、定岗,以项目、课题或实际业务来考核评定,这样,可使滥竽充数者不能食其禄,使真才实学者得其利,使每个人才都有保持上进、创新的惯性,有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与机会,使职、责、权、利三者变成合理的等价的比例。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只重过程,而忽视考核目的。考核的内容要重业绩、重能力;考核的方法要科学、要简洁;考核的结果要公正、要公开;考核的目的要具体、要落实;考核的对象有中干,也要有一般干部,包括生产骨干。关于中干廉政勤政的考核,更是重中之重。
3.4应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重视员工激励机制建设
人力资源培训应具有超前性,面向未来。操作上应分层管理,分类进行。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干部、以及技术工人等培训标准与投入均应根据工厂发展目标有明确规定。对于高层、中层管理干部,要培养并确立一种“不创新即死亡”的企业经营理念;对于一般職工,尤其是下岗职工则要进行多种专长,复合能力培训。
激励机制应该是企业价值观的保证机制,是人力资源的催化机制,是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台。要把是否坚持企业价值观,能否按企业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考核与激励的重要指标。激励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总之,其目的只有一个,奖励一个精英,激励大批人才,全面开发人力资源。
4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塑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放在企业战略首位,就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将人力资源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葳,康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辽宁经济,2009
[2]刘唐宇.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功能[J].科技和产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