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党制度及其启示

2015-10-21 17:29丁昆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启示新加坡特点

[摘要]新加坡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党长期执政、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启示我们:在民主政治的模式选择上,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而应立足于本国实际,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吸收世界政治文明的精华,构建既适合自己又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政治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加坡;政党制度;特点;启示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两大类型,具体有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等多种形式。任何国家的政党制度都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而逐渐形成的,新加坡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

一、新加坡政党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新加坡政党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且每一阶段都显示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争取独立(1948—1967)。在这一时期,新加坡各政党的创立、发展的目标都旨在追求一个完全独立和拥有自治主权的新加坡。新加坡政党是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对立物而出现的。1948年新加坡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选举,开启了新加坡政党制度崭新的一页。之后,诸如新加坡工党、劳工阵线、民主党、以及对新加坡影响最大的人民行动党纷纷成立。通过对民族解放和主权独立的追求,产生了新加坡各政党和政党制度。这一阶段新加坡政党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政党多元主义。首先,在政党数量上拥有数量较多的不同政党;其次,在竞争模式上这些政党是一种自由竞争的关系,从而造就了此阶段新加坡的政党制度是一种既包含竞争性又包含竞争规则的政党制度。第二阶段:发展经济(1968—1980)。这一时期新加坡各政党,尤其是人民行动党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68年国会选举中人民行动党垄断了全部议席是这一阶段得以发生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一阶段,新加坡的政党制度呈现出明显有别于上一个阶段的特点。第一,虽然它的政党制度表现为人民行动党一直掌握政权,但其通过全民选举获取政权的途径却是十分正当的,因而具有相当的民主性;其次,在这一阶段新加坡的政党数量虽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各政党之间仍在选举层面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在议会层面事实上则已经完全成为非竞争性的了。因此,在这一阶段上新加坡的政党制度是一种兼具民主性和垄断性的主导党体制。第三阶段:扩大权利(1981——至今)。这一时期新加坡各政党都更加注重保障和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反对党也在遵守法律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维护和扩大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日益活跃。在竞争模式上,各反对党和人民行动党在选举层面和议会层面的竞争又重新出现,且有愈来愈激烈的趋势。尽管如此,目前反对党在选举和议会这两个层面上对人民行动党的竞争基本上软弱无力而没有威胁性,新加坡仍然没有走出主导党体制的政党制度。总体上,这一阶段新加坡的政党制度是一种有限竞争的主导党体制。

二、新加坡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实践中认识到西方的政党制度并不适合新加坡国情,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政黨轮替”的多党制,而实行“一党长期执政、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新加坡政党制度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多党并存。新加坡实行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除了人民行动党外,还有25个反对党。这种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给予了非执政党生存的空间,满足了民众要求对执政党的权力有所监督的愿望。非执政党以弱势群体代言人面目出现,从而督促执政党照顾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执政党也从非执政党的政见和民众对非执政党的支持中了解民情、调整政策而获益匪浅。第二,一党主导。人民行动党1954年成立,1959年上台至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一直长期执政。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地位是由历次大选即国会选举确认的,具有宪制上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新加坡实行多党民主制,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执政党是人民行动党,工人党、革新党等其他在野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不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但在实际政治实践中,人民行动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如通过包括对传媒的软性控制、在选举前重新划分选区等措施使反对党根本无法与执政党进行竞争,从而使人民行动党长期保持绝对的一党执政地位。第三,党政分开。新加坡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入党。人民行动党虽是执政党,但也只是若干政党之一,并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由政府掌握。人民行动党本身没有一套与各级政府平行并列的庞大的组织体系,各个单位、部门也没有党的组织,更没有专职的党务干部。党的工作主要是自身建设和争取选民,围绕竞选开展党的活动。除了努力通过竞选争取上台或保持执政地位外,行动党很少以党的名义发号施令。同时,由于人民行动党是个精英党,党员人数不多,目前大约只有一万五千名党员。

三、新加坡政党制度的启示

新加坡曾有过多党竞争的短暂时期,也一度站在两党制的门口,但最终选择了一党独大的政党制度,这是新加坡国情特别是其历史文化决定的。从历史条件来看,新加坡从英属殖民地中获得自治地位时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独立成一个国家是被马来西亚联邦开除、被迫所致。新加坡从自治到独立仅两年多时间,时间非常仓促,新加坡领导人来不及对这个“亚洲孤儿”进行制度设计,只能接收殖民地时期的议会民主制。从政治文化条件来看,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决定了新加坡采取了西方的民主形式,而儒家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决定了新加坡的威权主义。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对政治参与比较冷淡,儒家政治文化中关于贤人政治的理想则直接影响了新加坡建立“家长式政府”的努力。因此,新加坡政党制度最终形成正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新加坡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两点重要启示:第一、要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在民主政治的模式选择上,不能忽略政治传统、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背景对政治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不能陷入“西方中心论”的误区。第二、要廓清一些错误认识。诸如认为一党长期执政必然导致腐败,两党制、多党制轮流执政优越于一党执政;“民主=选举”、“多党=轮替”等等。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否则极易踏入“民主陷阱”。而应立足于本国实际,吸收世界政治文明的精华,构建既适合自己又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那种把政治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把西方发达国家具体的政治发展模式当作普世价值,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则是十分有害的。十八大明确宣示: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但不能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一党制”又不同于“多党制”,实践证明这种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和现代化需要,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形式,必须长期坚持而不能怀疑动摇,更不能放弃。

参考文献

[1]姚树洁.《新加坡经验给中国的启示》.

[2]郑永年.《新加坡模式的经验及其启示》.

[3]冷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稳定执政的经验及启示》.

作者简介

丁昆.淮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启示新加坡特点
新加坡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