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合民歌创作

2015-10-21 17:33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

【摘要】六合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其文化传统有千年的历史,民歌创作非常丰富,其形式简单,由口头的传唱发展而来,其创作的成果丰富,广为流传的《茉莉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创作内容广泛,出现了很多专业的民歌艺人,本文对六合民歌的创作历史、六合民歌的创作内容、六合民歌的创作风格进行探索和分析,探索六合民歌创作。

【关键词】六合民歌;创作内容;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一、六合民歌创作历史悠久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六合民歌正是这样的光辉典范,六合民歌在千百年的传承中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如今,能够反映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六合民歌,以其独特、淳朴的气息在走向世界。六合在今天的南京市北部,古代被称为棠邑,据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以前这里就已经有很多的原始村落存在,这里是最早的人类聚集地之一,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样钟灵毓秀的风景之地,使六合在历史上的个个时期里,充满繁华,人口和商业集聚,车水马龙。“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的雨花石正产自这里,物产丰富,文化异常地活跃。今天的六合地区也特别注重文化的传承,正在试图打造“中国民歌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美食之乡”,由此可略见一斑,六合地区不仅在文化上异彩纷呈,也是中国化工业的摇篮,六合是物质和精神的摇篮。

有史可考的六合民歌可以追溯到周代,在《六合县志》中就有有关乡人儺会流行的记载,这样的形式是载歌载舞的理想场所,听今天的六合民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快乐的先民在尽情地欢畅。人们在田园上劳作,与不远的伙伴一同唱和,充满浓情蜜意的民歌小调,或是带有招呼意味的山歌号子,无数的曲目在仿佛的吟唱中不断地改进,有了自己独特的旋律,人们口口相传,心心感受,艺术的感觉在千锤百炼中产生了,音乐沟通了感情,增进了交流,促进精神的共鸣。朴素的六合民歌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慰藉了无数的六合人民,民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丰富了人们枯燥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在与苦难斗争的时刻,还是在欢呼雀跃之时,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感受的那随口唱来的句子,到今天仍有100多首古来的六合民歌流传下来。

二、六合民歌的内容

民歌,我们从字义上了解,它与普通的劳动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属性上看,它是一种文学的艺术形式,很多的民歌被收录到文学的经典之中,例如《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民歌的集合。民歌与人们生活的近距离,直接地成为了宝贵的民俗历史资料,民歌的取材范围相当的广泛,人们的喜怒哀乐、婚殇嫁娶、每天的劳动细节,我们都可以在民歌中找到很多相应的记录,做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者歌其事”,可以说无事不歌。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讲,民歌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下,在其独特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中产生的一种自娱性的活动。六合民歌也与其他的民歌在民歌的本质上彼此地相通,最早的民歌与人们的生存密切相关,在人类的早期,人类要想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或是生存的权利,就不得不与周边的环境进行抗争,有大量的捕猎或是祈祷的作品,他们直接地与生活保持紧密的联系。有关民歌的作者,可以说已经无史可考,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多是即兴的创作,经过无数人的演唱,不断地丰富发展而来,因而现在流传下来的六合民歌多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的民歌艺人可能没有文化,不识谱,但是民歌给了他们直接朴素的教育,如现今六合民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邵长荣自己说的那样,民歌听一遍,他自己就能唱,嗓音宽阔嘹亮。在当地人的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原生态歌手阿宝的嗓子比帕瓦罗蒂高,而他的嗓子比阿宝还高,我们不去探究谁的嗓子更高,而从中可以看出六合地区的人民对民歌艺人的这种热爱,他们或许把对民歌的热爱,对民歌的情也表达在了艺人身上。

六合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创作和丰富的劳动形式也受到了影响,以前在六合地区,每到插秧时节,女性齐装上阵,几十人集体劳作,一人领唱,会有几十人跟唱,其气势排山倒海,在每天高强度的劳动中,这无疑是一种慰藉,或说是劳动的动力源泉,有经验的人还会特地在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之时,请来专业的民歌高手,带头领唱。今天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已经很少再有这样的集体劳作,其民歌的传承也会受到影响。田间地头人们集体劳作的时代或许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造成了很多六合的年轻人,对自己地区的民歌已经不再那样手到擒来。处于对民歌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当地的相关部门和热爱民歌的群众正在积极地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活动。

三、六合民歌的创作风格

我们把民歌看作一种艺术形式,而艺术正是对美感的一种表达,带给人们的是活泼生动,是一种美的感受。民歌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艺术活动,其最直接的特点是简明朴实,平易近人,其形式灵活生动,其表现的手法和对材料的运用都比较节约,其音调从乡土的语言和音调的特色出发,很多时候蕴含着浓厚的方言意味,其格律风格不严整,且变化多端,其演唱适应能力很强,很多的时候你会觉得,内容、歌词、场合等在民歌的演唱中受到的约束很少。六合的民歌充分地展露其生活的意味,其内容健康、语言朴实、节奏性强、曲调清新优美,其中蕴含着六合地区人们的淳朴和智慧,其词与曲都易于学习,容易掌握,其间多融入美好的感情,有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茉莉花》是六合明歌中影响较大的歌曲,其突出了地域范围,在大江南北被广为传唱,其把江南水乡的柔情、细腻带给了每一位演唱者,该曲不仅在祖国的内地被广为流传,甚至在海外的华人中间,在西方的音乐界也有很大的影响。《茉莉花》是一首小调体裁的民歌,结构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分节歌形式,采用五声徵调式音阶,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三、四两个乐句的歌词连在一起,旋律也很难分句断开,在旋律进行上出现 1 2 3 ,3 2 1 ,3 5 3 这样的走向,形式新颖,特色突出。它以级进和三度跳进为主,赋予江南情趣,顿觉芳香四溢。此曲绵密细腻、节奏平缓、一唱三叹、跌宕起伏,表现出东方文化的温良与典雅,透漏出田园气息,而又欢快明了,带人融入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这种东方独有的温情韵味与西方维也纳所代表的奔放、开放的风格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中国音乐融入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讲求含而不露,讲求含蓄精深,表现一种内在的寻求,表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茉莉花》的内在文化内涵,也许正是其能够受到广泛好评的原因。如今六合地区已经获得了“中国的民歌之乡”的美称。

六合民歌从悠久的历史中走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乐不仅滋养着一代代的六合人民,今天其影响已经跨出了区域,其优秀的艺术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六合的民歌今天正在用其艺术的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六合民歌也在面临着自身传承的困境,有关部门和六合地区的人们应尽力保护丰富的文化遗憾,并使之不断地发扬光大,愿六合的民歌能够永远地在我们身边回响。

参考文献:

[1]刘瑾.对民歌《茉莉花》的解读[J].音乐大观,2013(17).

[2]王家干.张宏琳.从六合民歌到世界名曲——《茉莉花》的来历[J].科技文萃 2000(12).

[3]郭兆胜.变化着的民歌价值[C].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1990.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略谈秦观闲适诗
水彩画赏析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小森林》系列电影幽玄美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