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近现代音乐中人文主义的表现

2015-10-21 17:33窦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中国影响

【摘要】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新的含义,它对我国近现代音乐的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角度追根溯源,根据人文主义的变化发展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思想、风格、形式、内涵的影响,探寻音乐作品中的人文主义表现以及其中内在的互动规律。

【关键词】人文主义;中国;近现代音乐;影响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人文主义对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有弥足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音乐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以及内容上。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的,当时的倡导者提出用人性反对神性、人权反对神权的主张,人的地位得到提升。人文主义是人类对于自身的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等精神境界的高尚追求,无论在哪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时期都会以各种形式存在,所以说它是永恒的。这些表现和影响无不例外地存在于音乐艺术作品中,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影响着作品的价值、思想、风格、情感等等。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甚至比西方人文主义出现的时间更早,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民族精神。现代人文主义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它对近现代音乐的影响一直都在发生。

二、 我国近现代音乐的概况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上,学堂乐歌具有初期的启蒙作用,曾志忞、李叔同等一批新的音乐教育家对学堂乐歌的创作、编配、推广、介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着他们的果敢精神、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激情。因此我国近现代音乐打破了僵化的传统音乐的形式,焕发出生命的异彩。中国近现代音乐开始从多种角度反映社会文化生活,传统的民间音乐蓬勃地发展起来,影响着当时社会生活,甚至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民歌是民间音乐流传最广的,如脍炙人口的《种大烟》、《工农兵联合起来》、《农友歌》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均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各历史时期的大事件有关。我国流行音乐最早始发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形成,流行音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音乐形式。

三、近现代音乐中人文主义的体现

我国近现代音乐走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人的情感表达、审美情趣、反抗精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在音乐作品中展现出来。

(一)人文主义概念下我国音乐的民族特性

音乐具有本民族的特征,只能是这个,而不能是其他,带有“民族性”概念的音乐在近现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已经对民族音乐的人文主义表现有所觉悟,民族音乐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人文主义的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创作无不受到人文主义尊重人的价值的影响,不只是把人当做一种生命的存在,更要求把人当做一种精神的存在。那些脍炙人口的,激荡着革命热情的抗战歌曲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怒吼吧,黄河》都是当时的经典,也是人文主义最深刻的表现,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无穷超越力。

我们可以从近现代民族音乐中看到对音乐表情性的追求,其中体现着人文主义的民族精神。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当下最为流行的《民族风》是代表着一个大的民族理念,具有中华民族的象征意义。音乐背景奔腾开放、情感炙热,民族风格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感,内容积极乐观向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积极倾向。

(二)审美情趣是人文主义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音乐作品是通过柔美协调、悦耳动听的曲调来满足人们的听觉感受,达到传播思想内涵的目的。一个音乐作品之所以受到听众的欢迎,是和它的创作、演奏以及各种音响的结合分不开的,最终要以耳朵能否获得舒适的享受为标准。《十送红军》《红军想念毛泽东》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传唱,一直流行至今,是和它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和较高的审美情趣分不开的。文革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登陆以及我国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引发了音乐取向的变化,不再强迫个体政治和情感禁欲,这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草原之夜》等被不断翻唱,新的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里强调了人的感受,只有音乐和歌词的珠联璧合把听众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情景,进而使人得到感动,体验到震撼、追求、探索的执着,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爱情的甜蜜。

(三)人文思想对我国音乐作品的渗透

人文主义对于封建礼教一直持否定的态度,迫切地渴望探索爱情自由的天空,这在音乐上也毫无例外地表现出来。建国初期最有名的歌剧《小二黑结婚》就以“新艺术”的形式来破除封建包办婚姻的恶习,影响了一代人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这与人文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拥军花鼓》、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无不体现着人文主义的渗透。人文主义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人们的和平相处、相互关怀,在滚滚红尘中肯定人的精神追求。并且要求珍爱生命,尊重人的思想和灵魂。在文革以后,由于多年形成的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以及对思想的禁锢,人们迫切需要改变不和谐的环境和个性的解放,人文主义的思潮对音乐的影响在通俗音乐上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那些所谓的“靡靡之音”以及追求爱情、友情、幸福的音乐流行起来,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蜜》、《在那遥远的地方》、《喜洋洋》等等,无不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

(四)音乐随着人文主义内涵的发展而创新

当进入新时期后,人文主义思潮的各种表现蜂涌而入,影响着各种音乐形式的表达。不仅有抒情性的传统音乐作品,还有轻松活泼的写意,甚至出现了最具前卫的摇滚音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交响乐、音乐剧这些高端的音乐也在受到关注,民歌、民曲,以及所谓的原生态音乐也在广泛流行,人文主义的精髓必将继续影响着未来的音乐之路。

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与社会的调性原则永远存在着矛盾,从这个意义上,作曲家永远是在左顾右盼中完成自己的创造,只有好的音乐作品才会在在创作中丢弃那些“镣铐”,巧妙地完成自己的情感抒发。所以,音乐家们有时在受到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后勇敢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尽管仍然不能摆脱客观环境的束缚,但是正因为这些时代背景的徇丽多彩才使他的作品成为永恒的不朽。

参考文献:

[1]伦晓虎.西方音乐的“全球化”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关系[D].西安音乐学院,2012.

[2]姚益锋.西方音乐的扩散[D].西安音乐学院,2011.

[3]徐陽.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的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

作者简介:窦明 (1983—),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中国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