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摘 要] 就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针对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顺应市场发展方向,持续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对我国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为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124-02
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人才不仅要具备个人能力的综合运用,还要能坚持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的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消化课本带来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提高个人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大多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校的计算机教学中的硬件设施也不太完善,学生没有上机操作的学习热情,随之就是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计算机网络其实就是计算机与技术与通信信息技术两者的结合,一般在信息方面的专业都是要与时俱进的,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都不太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要保持与市场统一进步的步伐才是这个行业人才所应该发展和培育的主要目标。我校教师先讲完理论知识,再带领同学一起上级操作,但是其实这种方式效率并不高。许多学生在教室听完理论知识后,再去机房就对知识不是很熟悉了,尤其是新学的内容,只有模糊的印象。理论知识都没有完全巩固的情况下,又没有及时上机操作,那么这个知识点就不能充分理解更谈不上运用了。其实最方便又最合理的辦法就是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放到机房中去,教师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这样既节约了教学时间,缩短教学课程,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种办法能短时高效地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掌握,直观地让学生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其实在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机房先自主学习,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根据课本的内容上机操作,这是一个自我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学科的喜爱度。所以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应该有所改变,加强理论基础在实际中的运用。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调适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是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包括生活中的网络建构、管理和安全维护等工作。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不仅仅是局限在校园的理论中,更是要继续坚持贴近生活,与社会企业更快地取得联系,我校保留原有向IT行业靠拢的政策,在学好基本专业知识的条件下,注重个人实践能力,坚持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的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消化课本带来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个人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管理统筹问题、熟练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所以,还是要坚持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以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为宗旨,以就业指标需求为方向,走短时高效坚持发展的道路”的办学理念,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技术锻炼相结合,保持稳定较高的培养质,使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具备从事网络工程管理、网站建设的从业资格,顺利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养计算机网络行业从业人员。我校只有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持续稳定地跟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脚步。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方向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实际脱离跨度太大、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需要进行整体创新改革,调配出合适的新教学模式。针对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一些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1.进行深入的行业核心标准研究与调查,将现在社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从业人员的毕业生基础素质要求条分缕析,根据这些要求进一步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对原有课程体系与
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论体系,物尽其用地建设出围绕实验课程为主的特色实验学习环境,加强实践操作方面的锻炼与培养。
3.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内教学实践教基地,能为学生提供合理、适当实用的实践活动环境。
4.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既能教授理论知识,又能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团队。
5.寻找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既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利用,又巧妙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能更早地适应工作岗位中的感受。
6.为学生平时的成绩制订一个严格的资格评定系统,
使学生与教师都能时刻了解个人能力的发展走向。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1.明确目的,坚持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以实用性专业为主要目标,为社会提供能直接上岗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2.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行业人员需求发展细分专业分支。
3.按社会需求来确立培养方向,对教学内容与方式上要有所转变,以基础知识为前提,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课题,将理论知识充分糅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并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
4.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小组探讨,而不是只要不懂就立刻寻求教师帮助,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学习的自主性。
5.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同时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实践教学课题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和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相结合,缩小高职毕业生上岗前的适应期,提高上岗工作的效率。
6.师资培训也不能忽视,只有良好的教学团队才能高效的为社会输送人才。
7.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应实行讲训合一。
四、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特色
(一)坚持教学方式的改革道路,形成校内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学习环境,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行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建构新型的以理论、实践、技能评定考核三段合一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新模式。
(二)坚持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的改革,构建必备可行、按需发展的教学理论体系,建设合理的富有浓厚实践氛围的实验教学基地。
(三)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形成校企研究项目的合作关系。
(四)重点改革科目:网络建设的安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
(五)模塊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涉及的部门太多,除了通信网络还有软件开发、网络维护、计算机点上应用、手机客户端开发等。所以在实践教学这方面,就应该有重点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技能方向,可以借鉴其他专业在早期学习过程中就分出专业方向的办法分模块进行教学。在学生完成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培训之后,就开始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寻求校企合作项目,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工作岗位的分配,在他们实习期间不仅针对自己所分配到的专业的对口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锻炼,同时自己的个人能力也在合适的岗位中得到肯定,还能更快捷地融入工作状态。这样真实的职场环境能充分地有目地性地提前对学生发展有一个定向路线,也细分了专业内部人才的结构模式,不会出现有的行业人才供不应求,而有的行业则人才极度匮乏。
顺应市场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改革校内教学模式,完善校企间的稳定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更新型的学习环境,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养人才顺利走出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杨泉.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4):73.
[2]吴征远.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