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万峰
【摘要】虽然水资源管理问题不再新颖,但近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水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制度等都发生较大变化。文章从水资源状况出发,简单阐述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希望能为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对策
前 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新时期,我们更应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促使区域水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水资源状况简介
我市的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水旱灾害尤其是旱灾较频繁的。多年平均天然河川的径流总量约为2548 亿立方米,2013 年的年径流深约 525mm,远远高出全国平均值。而如果按照人口的分布情况,我市约63%的人口是在缺水区生活的,生活布局跟水资源分布不一致,导致我市面临区域性缺水的问题,加上用水过程跟水资源年内分配不一致,还面临着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另外,从我市 2013 年污废水排放总量为 40.63 亿吨来看,工业废水占六成左右,生活污水占 26.8%,其余依次为第三产业和建筑业所产生的废水,污废水排放有所下降,但江河湖泊依旧面临水质污染问题。
2 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形势较严峻,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等问题突出,水资源管理任务艰巨。在进一步改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水资源管理水平、能力等还远不能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需求相距甚远。因此,完善我市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还要走很长的路。当下,我市水资源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管理手段相对粗放,一些地方在把关取水许可时不够严格,水量审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取水许可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二是我市现行水价的合理性不够,没能反映水资源供水成本、机会成本,水资源利用缺乏市场规则,导致用水主体在节水方面无利可图,刺激浪费水资源;三是一些地方在上新项目时较盲目,通常以牺牲水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于是污染水源地的事件、纠纷逐渐增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导致水资源的整体配置低效。
3 新时期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
3.1 加强监督管理,努力强化取水许可制度
为加强统一管理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取水许可制度应运而生,是促使水资源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一项重要手段。我市在强化取水许可制度上应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加大对取水许可的管理力度,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部门在我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内的职责范围,针对各级部门执行取水许可的情况制定定期报告制度,切实做到级级河道有人管、引水量有人管、每个引水口有人管,并进一步明确处罚反取水许可制度行为的标准和措施,明确上级水行政执法部门具备对下一级执法情况进行随时检查和监督的权力;二是在我市大力推行建设项目水资源的论证制度,对取水许可进行严格的制度监督,要求新的建设项目及改建、扩建项目等必须办理取水许可证,严格按照《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 258 号)要求进行水资源论证,对水资源加强统一管理,促进计划用水的实现,在用水上厉行节约,在水资源利用上实现可持续的目标以确保我市的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3.2 完善水价机制,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
建立合理的用水价格,并形成价格机制,确保水价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我市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从而在最需要的地方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如大力推进计量水价、基本水价有机结合的综合水价,尤其是一些供水水源受季节的影响较大的工程,要加大推行季节浮动水价或丰枯季水价的力度,争取对各类用水都实施定额管理,如果用水超过定额,就要加价收费,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同时,用水户要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促使相关利益者能充分参与到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的环节。如专门成立用水户协会,促使用水户参与水量、水权的分配和管理、监督,同时参与制定水价,把广大用水户参与管理水资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支持。
3.3 建立补偿机制,构建重大灾害保险制度
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需要把政府补偿机制、市场补偿机制之间的复杂关系理顺,从而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在新时期,风险无处不在,当面临重大的突发灾害时,不仅政府要承担风险转移责任及损失补偿责任,市场也应承担。市场化的保险补偿是重要的水污染补偿机制。当水资源污染者很难确定,或虽然污染者确定了,却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时,就应通过构建重大灾害保险制度来分散风险,在确保及时赔偿受害人的同时减轻致害方承受的经济负担。因此,应针对水资源管理问题,尽快建立重大灾害保险制度,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3.4以市场为主导实施水资源管理
因为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有时并不依据经济规律来办事,所以也就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后果。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导致使水资源工程建设难以顺利地实施。水价过低,导致节约用水无法顺利地实施。征收水费应当充分应用价格杠杆原理,实现全民节水。一旦水价过低,也就无法反映出供水的具体价值,这样一来,这一动力作用就會变得低效化。同时,节水还需建设节水设施,需要进行投资。如果水费过低,节水设施的建设成本就会变得相当高,所以也就很难实施投资。目前的供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趋向于老化,很难进行更新,且无稳定的水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导致水资源的管理利用技术甚至全民节水宣传也难以为继。
3.5积极推广节水新型技术以营造良好氛围
政府部门要采用各种措施以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针对本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节水措施。对农灌输水实施渠道防渗;积极推广地下管道的灌溉、喷灌、滴灌以及渗灌等技术;加强水土保持以降低河道的径流,减少入河的泥沙量,将水土涵养、生态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以结合。当然,在城市节水上,还可积极采取诸多举措,例如将没有计入到水价之中的水量更加多地计入到水价之中,从而积极鼓励广大市民节约用水,还可通过改进城市输水管网以提升用水的效率,特别是部分老城区会出现管道老化的问题,每年的管网均会有许多水资源被流失,需要通过更换管道以节约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一定要积极倡导进行循环用水,或者尽可能地利用海水、废水,以求在最大的限度地节约珍贵的水资源。
4 结束语
由于经济总量持续增大,水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逐渐增高,给国民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市是水资源短缺的,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搞好生态建设,其水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代鸿.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初步分析[J].四川水利,2013(6):50-53+90.
[2]张培丽,周湘凤.水资源安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3(1):94-98.
[3]左其亭,马军霞,陶洁.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资源科学,2011(12):2214-2220.
[4]韩文利,李国民“.3S”技术在水资源数字化管理中的作用[J].建筑与预算,2012(1):50-51.
[5]左其亭,胡德胜,窦明,等.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及核心体系[J].资源科学,2014(5):90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