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超前规划

2015-10-21 17:12吴丽芬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效益

摘要:指承德县县城段滦河和老牛河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是集防洪、发电、生态、灌溉、旅游以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水生态整治工程。对滦河、老牛河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实施河道疏浚、堤防建设、水面景观以及两岸道路、土地开发等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滦河、老牛河治理 效益 显著

滦河、老牛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历经3年时间建设,已初具规模,滦河水在承德县城段仿佛经历了涅槃重生,工程效益明显显现,河面上碧水荡漾,烟波浩渺,一道道橡胶坝似长龙卧波,亭台、雕塑、花草、树木和造型独特的路灯相映成趣,与青山、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1工程建设的意义

承德县县城位于承德县中南部,3996.6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下板城镇地处老牛河与滦河汇合处。20世纪80年代后期,滦河、老牛河水量开始减少,而城镇发展却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给两条河流带来了新问题。一方面河道淤积严重,河床行洪空间逐渐缩窄,河道遭到人为破坏十分严重,大部分河滩变成了沙荒地,滩地垃圾成山,生活污水等随意向河道排放,“两河”周边环境日益恶化,严重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另一方面防洪工程标准低且老化失修,原有防洪堤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边坡坍塌损毁现象严重,防洪隐患逐年增多,汛期严重威胁县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到汛期,受洪水威胁十分严重。建国以来的50年中,县城滦河、老牛河发生大的洪水灾害多达16次,给承德县带来深重灾难。尤其是1994年的7.13洪水,县城近1/5的面积被淹,进水、倒塌房屋400多间,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严重破坏,发展中的承德县经济遭到重创。除了洪水为患以外,水资源流失严重。由于滦河、老牛河在县域内没有任何拦蓄洪水设施,无法把雨洪变成有效水利资源,使得流域内年均12亿立方米的洪水白白流掉。多少年来,承德县人民一直盼望着根除洪水隐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每年治理两河、美化县城周边环境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呼声最多的提案和建议之一。承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大避暑山庄,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理念,承德县三面环抱承德市,与市区山水相连,是市区南扩东进,实现市县经济一体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和最直接的承载地,县城防洪安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迫在眉睫的第一要务。为有效缓解县城防洪压力和保护县城5万多人口、几十亿元固定资产和200多家工厂、企业和工商户的安全以及改善河流生态、沿河小区的环境,根据城区总体规划和滦河区域总体规划,建设承德县县城“两河”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规划引领,理念创新

滦河、老牛河生态治理不但要修一道堤,还要立足长远发展,着眼于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旅游开发,借此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改善百姓生活,给全县人民创造一个安全、优美舒适、和谐的水环境。实行水环境治理,必须遵从新的治水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确保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在提出治理任务的一开始,承德县就确定了将城市防洪、水电开发、土地利用、景观建设进行综合考虑,把城市防洪、交通、景观、旅游、供水、生态、土地利用融为一体的建设思路。生态综合整治这一全新理念,在两河规划初期就融入了整体方案。在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报告充分考虑滦河、老牛河流域特点和承德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并依照滦河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功能和承德县城镇发展要求,将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的功能定位于以防洪为主,兼顾水力发电、城市建设与旅游景观。在文化品位上,按照承德市构建“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大避暑山庄旅游生态格局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县城地处“三山两河”包围中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按照“真山真水、显山露水、美山扩水”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思路,以创造“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优美环境”为目标,以河道疏浚和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大作生态水文章,重点围绕滦河区域水电综合开发和县城两河生态整治,着力把滦河区域建设成以生态为特色,集水能、土地、旅游等资源综合开发、防洪供水安全、产业研发制造、城市人气聚集、交通物流汇集、历史文化浓厚、旅游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黄金产业带”,加快承德县向结构合理、功能高效、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格局发展,努力打造独具北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逐步形成“水在城中、人在水上、逐水而居、其乐融融”的远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造福民生。为了做好规划,一方面出去学习先进的河道治理经验和城市建设理念,另一方面邀请著名水利工程建设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县实地考察,提出规划意见和建议。

3探索新工艺、科学实施

“两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从一开始实施就被列入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和县委县政府的“一号工程”,省政府、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建设厅、市政府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来县检查指导工作,对工程建设提出了重要指示和严格要求。

3.1科学的建设模式。两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从建设之初就严格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检测制、质量终身责任制、政府主管部门督导制等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全新的建设管理体制,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更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中注重加强源头控制、环节控制和过程控制,有效防止了腐败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的产生。

3.2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建设中始终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采用了工程塑网、复合土工膜、土工布、水泥联锁块、竖井灌流机组、橡胶坝等先进材料和先进技术,既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也为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为了防止堤基渗漏,在迎水坡使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材料,复合土工膜是将土工膜和土工织物复合在一起,用于堤身防渗具有防渗效果好,优于其他防渗材料,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柔性,延展性和抗拉能力,能适应可能产生的冻胀和沉陷等,重量轻,用量少,运输量小,造价相对降低,施工期延长,即使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也可以施工。

4工程效益

滦河、老牛河县城段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2.52亿元。滦河、老牛河生态整治工程是集防洪、发电、供水、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水生态整治工程。新建县城防洪堤12.4公里,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50年校核。围绕水文化、水景观、水环境对左右岸防洪堤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建设。新建橡胶坝5道,水电站1座,装机2500kw,河道疏浚10公里,穿堤引、排涵洞(管)7座,新建5个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的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和水畔带状公园,设置了7米宽的亲水平台,景观建设25万m2。

4.1经济效益。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每年能提供城市用水水源1亿立方米,灌溉耕地3万亩,年发电800万千瓦,年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同时置换出3000畝土地,增值15亿元,还可带动开发沿岸土地5万多亩,增值近百亿元。

4.2生态效益。通过河道生态治理,改善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在县城西北两翼可形成环抱县城的水面景观150万平方米,河道沿岸增加绿色植被25万平方米;通过清淤、蓄水、绿化,大幅度降低排污量,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而且为滦河的原生态恢复创造了条件,目前,滦河内野生鱼类明显增多,十五、六种鸟类来此栖息生活,还曾吸引了一对白天鹅光顾,成为城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吴丽芬(1977—),女,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引致国有工业企业低效益的内在因素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思考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