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伟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之一。内部审计作为实施控制的基础环节,不仅是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更对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现阶段影响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的因素提出了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具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一、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评核工作,通过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的一个重要角色置于整个内控的较高层。
2、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又是全面审查、监督内控制度的专门组织,它立于会计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评价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1)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
健全性测试主要解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健全,以及内部控制关键点是否齐全、准确等问题。通过对这些测试资料的分析,来评价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并针对内控中的薄弱点和失控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收集有关的经营管理制度、规章和办法,以及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了解,运用调查表法或记述法等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流程的正确程度和完善程度以及若干控制点进行测试。
(2)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遵循性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系统控制点的测试,分析哪些控制点上建立了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哪些控制点上存在薄弱环节,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在实际业务活动中的执行情况,以及审查管理制度在执行中的使用情况。根据测试部位可信赖程度的分析,评价被测试系统内部控制的程度,并找出控制薄弱点和失控点,同时确定审计重点,以决定将其列入实质性测试。
(3)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有效性测试主要是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要正确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还应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投入更多的热心与关注。
2、通过内部审计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控职能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应当负责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相关的保证活动。在新的内部控制指导框架下,内部控制的监督檢查工作应当满足以下两方面要求:一是,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以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报告,为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提供依据
三、 影响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作用发挥的因素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弱化监督力度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行使和发挥好职能的基体。目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设置了内审部门,但由于企业领导对认识的不到位或者考虑到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导致了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管理不明。内审部门有的是独立的部门,有的是挂靠财务部门,隶属于总经理或财务负责人领导,由于内审部门与其它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无法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也就大大弱化了监督力度的发挥。
2、 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尽管有《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等,但还不够完善,效力也比较差。内部审计法规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现空白,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因而增大了审计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内部审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有些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欠佳,不能经受各方面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内审人员一般由领导指定,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从而难以选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担当此重任。因此一些素质不高的内审人员,无法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 健全内部审计的对策
1、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控规范第十二条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根据以上内控规范规定,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它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审计部门应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2、 培养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精通会计、审计、法律、税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经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一方面要从企业管理的各专业领域吸收熟悉业务懂管理的人才补充壮大我们的内部审计力量,同时要抓好内审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及新更新内审人员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的内部审计专业队伍,以适应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和评价。
3、 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激励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并进行适当奖励,能够增强审计人员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另外,对监督不力的审计人员,应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或由于监督不力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运行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