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其英 吴建国
摘要:对于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有效性管理还有很长路的要走,建设者们要有信心,首先要明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其次,完善管理机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地操作规范,加强机械的后续维修力度,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存在不足;管理维护
引言
我国的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准随着国家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也一同进行着显著的提升,在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技术得到提升的过程中,对于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管理等相关问题也就越来越被施工单位重视了;为了能够及时的解决这些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管理问题,从而有效的保证我们国家公路工程的建设进度,因此也就需要我们的施工单位制定专门的制度,以及定期的设备保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一、当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1、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
在公路的机械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对施工过程的各个施工工序,工艺流程必须做到“细”而“精”,所谓细而精就是要求施工现场要具备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避免人浮于事的情况发生,现场管理人员要有敏捷的思维,有统筹调度的能力,机械管理决不可粗糙,但在实际执行中,对于精细的部分还没有深入的把握,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常常会根据工作地点的不同和工作性质的不同,来用不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他们独立工作互不干扰,看似分工明确,其实却不利于工程上宏观的调控,整个工程的运转将会变得不协调,造成了工程效率低下的后果,另外,这样庞杂的管理人员会使得管理机构过于臃肿,进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2、机械设备配备不齐全,利用率不高
在一些重点公路的施工中,施工环境往往很复杂,这就导致了大型的机械设备不能配备到位,而且有些已配备的设备质量还不过关,机械故障现象时有发生,设备的性能更不能有效地发挥,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再者,由于有些部门在工作时,相互独立,沟通较少,设备投入也不够及时,机械不能协调调度,分配矛盾,缺乏合理性,由此,会带来诸多麻烦,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公路的建设往往会伴随着很长的周期,而且工作的繁简程度过于集中,在忙的工作段机械也都跟这忙碌起来,空闲的工作段机械却也都闲置起来,这就导致了在空闲的工作段中大量的机械设备都会被搁置和堆积,既占用了宝贵的使用空间,又增加了资金的投入。
3、注重使用,忽略保养和维护
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施工的工期,施工人员常常会加班加点的施工,这就使得机械设备超负荷的工作,这样不间断的磨损很容易使机械发生故障,加上机械工作之后就被搁置一旁,几乎不进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另外,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保养人员都会有逃避责任的想法,因此,就会相互造成矛盾,更是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忽略了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将会降低机械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再者,就是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虽然有明确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条文,但只是形式主义,真正执行的却寥寥无几,实施情况大打折扣。
二、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
1、调整管理机构,加强制度的完善
如何调整设备的管理机构,采取工程分级管理的措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主要工作内容是将现场实际操作人员,相关施工人员,技术员等等进行系统的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工程的质量问题和机械设备的故障要有明确的责任人,一旦出现问题,有人可循。其次,对于管理人员也要进行精确的分组,这样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避免职权的混乱和权利上的滥用。管理机制必须全方位的进行,涉及到安全,质量,技术等等的控制,对于财务部门更要有严格管理的体系,具体做到分工明确,细致入微,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实事求是,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三,应充分了解各个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步骤,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进而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记录总体设备的数量和受到损坏的机械数量,还要详细记录受损坏的原因,然后上报存档,方便以后对设备故障的总结,为提前防范积累经验。另外,还要对每个机械設备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做好编号,包括具体的使用人员、是否进行维修和养护、技术的操作情、机械的磨损和老化,方便统计。通过这样的详细记录,才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的负责。
2、加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现如今的公路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也就意味着要有高超的操作技术,才能适应机械的不断更新,因此,必须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他们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力量,可以安排适当的专业技能培训,充分了解机械的各种性能,熟悉操作规范,培养责任心,进而爱护设备。建立一支专业的维修队伍,事实上维修人员会比操作人员更记加得了解机械,因为他们的工作更专业更具体,因此,对维修人员的培养必须加大力度,在发现机械故障时,能在第一时间做好维修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统筹兼顾的能力,熟悉施工工序和每一台机械设备,才能做到合理的调配,管理者更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建筑工程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3.1使用方面
为了延长施工机械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施工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3.2保养方面
对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公路施工单位对机械的保养有很多的明确规定,但是不少施工单位一到工期紧,任务重的时候往往就忽视了保养的工作,认为机械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时,就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这样就错了,因为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工程工期。
3.3维修方面
维修工作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低成本快速修理法”也是延长机械或零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在维修实践上可采用下列方法:(1)零件换位,在施工机械上的许多零件,在运行中往往承受着不同的负荷,从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损,如果适时地更换受到有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使它们的磨损均衡,则可延长其使用寿命。(2)经常给机械设备加注润滑油,加固螺栓以及清理污垢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3)机械设备上的易损原件应配有备件,方便及时维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时,首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其次,要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组织保证;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理、使用管理以及检修工作,实现机械设备的安全、高效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施工条件与施工工艺,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理、维护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文.加强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9).
[2]高玉春.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3]魏振伟.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