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红年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规模也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土木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必须要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章就对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为以后的土木工程施工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使用最普遍的材料。因为混凝土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强度大、易成型、能够连续作业等,正是因为具有很多优势,所以混凝土常常被用作一些大型建筑物的基础施工。然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被运用到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过程很复杂,涉及很多不同专业的交叉作业。因此,要保障土木工程的质量,就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对于混凝土的简单分析
混凝土的成分很简单,是用水将石头、砂子、和水泥按照一定比例调制成的,常常用于大型建筑和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和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势。混凝土能够进行连续作业,而且运输速度很快,能够缩短工程的时间。
现在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提供了便利,混凝土不仅仅在大型建筑中使用,很多小型建筑中的使用也很广泛。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在工程的施工中必须要进行要严格的控制,并且保证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为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就不能在土木工程中运用。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材料的选择
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对于材料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混凝土配置时主要的材料就是水泥,水泥有三种不同的种类:专用的、通用的和特种水泥。水泥的类型不同,特征和性能也就不同。再配制混凝土时如果选用不当或者用量控制不好,都会影响后期的施工。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受骨料的影响,骨料主要有人工骨料和天然骨料,成分主要是砂石,配置时,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质量符合和用量都符合要求。
(二)混凝土配置比例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如果混凝土生产者责任意识不强或者技术水平达不到,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就会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后期施工。土木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的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和配置比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配制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满足土木工程质量的需要。
(三)拌制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很多工作人员会忽视对拌制材料的控制,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重复核算的情况。如果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制时,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达不到,加入的水过多,这样会使得后期混凝土出现气孔,也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应该控制好所需要的水分和拌制时间,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
(四)模板的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还受模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如果模板上面有孔,表面不平整、拼接不紧等,就会直接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还会出现坑坑洼洼的现象;二是振捣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振捣的时间不够,就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振捣时间长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会产生大量的砂石沉淀和泥浆漂浮的现象。如果在钢筋比较密集的交接点振捣的力度达不到的话,也会使得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三是如果较早拆除模板,混凝土会没有可靠的支撑,会影响其强度,也会使得混凝土不能很好的和钢筋融合,还会出现一些掉角等质量问题。
(五)浇筑和养护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在土木工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养护工作做得好工程的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因此在施工中应该重视养护工作,混凝土的强度和浇水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应该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此外,混凝土的质量还和模板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时要选择平整干净、拼接紧的模板。同时在拆模板时也要考虑混凝土的支撑力和钢筋的结合程度是否达到标准。同时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振捣,保证其强度。
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控制要点分析
(一)土木工程中關于主体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首先在进行施工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混凝土的结构,尽量减少温差对混凝土造成影响。另外,要慎重选择钢筋,要选择质量好、抗裂能力强的钢筋。
要对混凝土的施工实施严格的控制:一是要在干硬性的混凝土中加入塑化剂,少用水泥,改变混凝土的比例;二是要控制浇筑的温度,尽量降低,正在搅拌的混凝土也要进行冷却;为了实现高温条件下的散热,必须要控制浇筑的厚度,要低于500mm;三是要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膨胀剂,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需要掺入的材料用量,第二次浇筑要在第一层未初凝前进行;四是安装测量装置要注意的问题,要安装数量一定要达到要求,安装时要根据混凝土浇筑面积进行,定时测量混凝土,并且要记录下来。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测量时间,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养护,保证内外温度的平衡。
对于密集的梁体钢筋进行施工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第一是关于混凝土的拌和,混凝土应该集中进行拌和,用罐车运到施工地,用汽车泵将混凝土送到模板中;第二是浇筑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浇筑要分层,厚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要采取适当的缓凝措施浇筑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是从梁端到跨中。第三是对于钢筋密集的地方要用撬棍撬开,浇筑进行到这些位置之后,要对钢筋进行绑扎恢复;第四是在进行底部的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混凝土的粘附,应该先在钢筋上覆盖布袋或草袋,合理控制入模的含气量。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关于钻孔灌注桩的分析
钻孔灌注桩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关键的部分。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是清孔工作,在钻孔结束之后要进行清孔,尽量彻底清除。钻孔要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结束,钻孔结束时要将钻杆提高到孔上方进行空转,距离大约保持五到十厘米左右,对于泥浆的密度也要进行控制,尽量在1.05到1,15之间,清孔之后就可以结束了。这项工作完成后,为了保证沉渣的厚度,要测量孔底部的沉渣,如果厚度满足要求钻孔工作就结束了,移开钻孔,在进行钻孔作业时,要对时间和速度进行记录,还要检查标高,对于钻孔机的运行情况也要密切关注。
钻孔灌注桩的重要一道工序还包括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要做好。如果再灌注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会导致导管不能拔出和桩基夹泥等现象,也会使桩基折断,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钢管,对于接口要涂上黄油,并且要用密封圈密封。对于要进入孔中的导管,应该严格检查,不能有不合格的导管。安置导管时要保持和孔底的距离,一般都是0。3到0.5米之间;埋管时也要控制深度,也要防止泥浆混入导管中,灌注时一定要保证桩孔中不能有混入的泥土。
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不断完善该技术,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2,06:102-103.
[2]胡荣华.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与创新,2014,23:59-60.
[3]廖俊. 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 四川建材,2015,01:169-170.
[4]田亚兰. 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