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5-10-21 17:03刘丽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内涵

刘丽华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研究机制,对于深入推进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实验,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走科研驱动、内涵发展的特色化道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5年,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就在《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指出“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新世纪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依托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学校的校本教研不断向前推进,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仍旧是个深刻的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教学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去研究,但重点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需要给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实现内涵发展提供真正的政策支持

没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没有几个优秀的教师,要想开展有质量的校本教研,难度可能会很大。现在,很多的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农村学生父母在城内买了房,或是在城内就业发展,学生跟着到城内学校就读;另一方面,更多的却是由于随着经济改善和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向往优质教育资源,想方设法把学生往城内学校送,再加上很多城内学校为了增加学校生均经费收入,没有严格按学区招收学生,对农村学生来校就读大开绿灯。这样一来,不少农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很多农村学校,一个年级就一个班,就是想开展集体备课都难,更别谈开展其他校本教研。当然,假如这样的学校,有一两个能力强的教师,这样的学校,也确实能开展好一些校本教研,甚至帮学校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从而提升学校内涵。但是,事实是,最后留在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能力平平,由于看不到学校发展的希望,有能力或是有办法的,多调入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留下来的教师,虽然也会在形式上进行一点校本教研,但水平不可能高到哪儿去,往往只是模仿别的学校做下样子应付下检查。

所以,要让农村学校能真正进行校本教研,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管理部门首先应该认真做好教育规划,规范城内学校招生,确保农村学生不违反规定外流到城内学校就读;然后,要真正推动城乡教师轮岗,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使优秀农村教师能待在农村学校,使城市优秀教师能来农村学校引领农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现在,江西省正在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这必将为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从农村学校来说,要明确并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搞好校本教研,走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内涵发展

近些年,在城市学校的挤压下,农村学校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这些农村学校简单地以为,只要把教学成绩搞上去,自己学校就会超过城内学校,学生就不会流失,以后学校的日子就会好过了。于是他们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维系学校生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是,这些学校多数不会走以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子,它们更信奉简单的苦干、硬干精神。

这些学校,虽然也标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在骨子里,其实还是在搞应试教育,一切向成绩看。再加上这几年,个别地方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倒过来又从小学三年级到九年级搞起了抽考、统考,这更助长了一些农村学校一切向成绩看的底气。它们往往像城内学校一样,要求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一点就要求学生和教师进教室上课。这些农村学校,把校本教研的要求,简单理解为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再模仿城内学校让学生背背《三字经》《少年中国说》之类的经典、念念《饭前感恩词》之类的东西、唱唱《感恩的心》之类的红歌进行点缀。很显然,这些学校自己无意识地被城内学校在形式上同化了,但又没能够学到人家内在的东西,结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教得很辛苦,学校在麻木愚昧中迷失了自己的特色,真是可悲!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放弃唯分数论的办学理念,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联星学校在这方面就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该校从2008年开设农村劳动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后山建成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分片承包给全校各班种植各类蔬菜,每星期都组织各班到自己责任地块上劳动。该校还和市内学校结成“劳动实践手拉手”兄弟学校,不定期邀请萍乡电视台小记者团来校劳动体验,每次市内兄弟学校学生和市电视台小记者团来时,联星学校学生都给他们当起小教师,教他们种蔬菜,在劳动之余,联星学校的学生还把劳动体验心得写成文章,每期评比编辑成册,学生们还自发把劳动瞬间的场景用相机拍下来组织摄影展。通过劳动实践,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劳动技能,也提高了劳动品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与人交往和写作的能力,提升了审美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使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有了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事实证明,只要找准定位,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发布文件,规定“今后,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这样一种导向性文件,必将使更多的学校不再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手段,而是重视开展类似于联星学校这样的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學校,以活动促进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点,抓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好,比如要考虑校长、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在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方面也要细化,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山下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