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南方红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2015-10-21 16:47谭秋锦何铣扬覃振师王文林陈海生
热带作物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地利用

谭秋锦 何铣扬 覃振师 王文林 陈海生

摘 要 土壤养分是土壤学研究重点,是衡量土壤生产力的综合指标,而土地利用方式则是人类活动影响土壤养分变化最直接、最重要、最普遍的因素。随着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强度不断加剧,进而对土壤养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南方红壤的影响。目前,该区域土壤养分退化严重,综述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下,以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机质、氮磷钾的动态变化趋势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生产结构,降低土壤环境污染,提高土壤性能。

关键词 红壤;土地利用;有机质;氮磷钾;土壤养分

中图分类号 S158.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Soil nutrient is the key indicator to evaluate soil productivity. Land use by human activities affects it most directly and importantly. Soil nutrient in red soils in Southern China deteriorated severely. In this paper, related references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were review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n soil nutrient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during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atterns, in ord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and predict the effects on soil quality in different of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to take timely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adjust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reduce soil pollutio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ils.

Key words Red soil; Land use; Organic matte; Nitrogen phosphorous and potassium; Soil nutrient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11.031

土地利用方式是人類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包括农业、林业、居住地、草地、湿地和果园等,又是影响土壤养分变化最直接、最深刻、最普遍的因素[1-2]。土壤养分是土壤的基本属性,是植物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3]。土壤养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和效应等方面[4]。土地利用方式的结构变化会影响土壤养分在生态系统内的循环和分布,也是引起生态系统退化下,土壤养分库降低而空间异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5-6]。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也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改变[7]。在不同生态系统环境下,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养分相互作用机制还没有明确定论。而在红壤地区,由于土壤其性质上的酸、瘦、粘等弱点,保肥供肥差,使整个地区农业及经济受到严重影响[8]。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开展了有关不同土地利用对南方红壤土壤养分影响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但迄今为止,对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主要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9]。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阐述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土壤养分变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在资源开发利用上扬长避短,减少土壤环境的污染,降低农用成本。

1 土地利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土壤质量、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渗透率和贮水量等构成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10]。土壤物理性质可以反映土壤结构和水文状况及评价土壤质量,决定土壤中水、气、热和生物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供应能力[11]。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明显,江恒等[12]指出,农田与休闲地相比,土壤容重增加7.47%,而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下降2.59、6.04和1.90个百分点。单位面积内增加有效大孔隙数目、大孔隙度及连通性,可显著提高土壤入渗性能,高朝侠等[13]模拟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建立流域水文模型,以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和苹果林地为研究,指出植被恢复可通过植物根系穿插、土壤动物活动等形成大孔隙。土地利用方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储水量越来越少[14],程立平等[15]研究得出,干湿交替层以下深层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水分含水量表现为苜蓿草地>苹果林地>高产农田>裸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质变化较大,旱地与有林地相比,旱地的土层和腐殖质层较薄,颗粒较细,水稳性团粒较少[16]。土壤质量退化是由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造成,刘玉等[17]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北碚区岩溶槽谷鸡公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认为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坏与石漠化形成过程有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暴雨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展[18],据统计,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与水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沉降,酸沉降的酸雨影响红壤酸化,加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长江流域以南的红壤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严重,年均侵蚀模数达4 432 t/km2,土壤流失量就达15.6亿t[19-20]。

2 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施肥水平条件下,植物吸收的氮有30%~60%,磷有50%~70%,钾有40%~69%来自土壤,土壤养分可以反映土壤对植被提供养分的潜在能力[10,21],土壤氮、磷、钾含量和有机质以及其动态平衡共同构成了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养分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

2.1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养分的基础,是衡量评价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度及其垂直分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有机质含量随封育、火烧、刈割、刈割除根、种植牧草、种植玉米的人为干扰强度增加而减少[22]。利用方式不同的果园和高投入的玉米地土壤在0~100 cm土层中SOC(有机碳)含量均较高,变化范围分别为4.16~10.00和4.73~9.31 g/kg;大豆地、中、低投入玉米地土壤,在0~100 cm土层中SOC含量较低,变化范围分别为3.27~7.73、3.14~8.33、1.83~7.67 g/kg[23]。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除对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敏感,还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李杰等[24]研究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的温度(5、10、15、20、25 ℃)和水分含量(30%、60%和90%饱和含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碳矿化速率均与温度呈正相关,60%饱和含水量处理下土壤碳矿化速率最高。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凋落物对杉木人工林表层(0~5 cm)和深层(40~45 cm)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中深层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显著低于表层土壤,但其激发效应却显著高于表层土壤[25]。土壤开垦后,往土壤添加2%和5%的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 CO2(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和排放速率[26],如耕作过程中,不增施肥料,土壤有机质将日趋下降,导致土壤质量退化[27]。

2.2 对氮、钾的影响

氮、钾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受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及植被)和农业措施(施肥、耕作、灌溉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很大[28]。土地利用与覆被的变化影响着土壤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有机物覆盖增加土壤养分,周江涛等[29]在‘寒富苹果园设置了杂草、稻草、玉米秸秆、粉碎枝条4个覆盖处理,明显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目前,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影响的时空跨度较大,林地、未利用地转为耕地后,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全钾、速效钾含量增加,表明耕作可以提高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和钾养分而降低氮全量养分。孔红梅等[30]对泸沽湖流域内农田、草地、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农田含水率、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草地和林地相对较高的是有机质、全钾含量。随着土壤中氮肥和钾肥施入量的增多,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呈升高趋势[31]。南方红壤区总降水量丰富,但分配极不平衡,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营养元素的缺乏和土壤养分的衰退,如耕地普遍缺少有机质和氮素,全部旱地和60%的水田缺磷,耕地中58%缺钾[32],已严重阻碍着本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2.3 对磷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土地利用中化学肥料的施用量越来越高,引起养分累积,造成肥料浪费,影响土壤质量。磷素在土壤中的变化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缓慢的过程,长期施用磷肥会提高土壤镉(Cd)含量[33],不仅导致磷在表层土壤积累,而且提高土壤活性磷水平,增加土壤磷素流失风险[34]。隨土壤磷水平、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吸磷量和缓冲能力显著降低;土壤易解吸磷和土壤磷的解吸率显著增加[35]。生物结皮提高结皮层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结皮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磷素有效性成显著正相关[36]。植被覆盖也能提高土壤磷含量,如阔叶林比无林地能够显著地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杨小燕等[37]以典型落叶松林、水曲柳林、樟子松林和美青杨林表层土壤(0~10 cm)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土壤磷素的形态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林和美青杨林土壤全磷、速效磷和磷各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人工植被、农地弃耕(撂荒)对土壤有一定的土壤培肥作用,以安徽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的湿地、油菜地和原始湿地为研究对象,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对外源磷的固持能力不断增强[38]。

3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养分的流动并影响不同土地单元中重要营养成分的滞留和转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增加土壤侵蚀,降低生物多样性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过程十分复杂,受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氮磷钾以及诸多环境因子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持留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下面结合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生物质炭技术和红壤生态系统,提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展望。以期能为该领域研究起到方向性的引导作用,进而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起到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用。

3.1 开展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在土壤形成、肥力演变、土壤结构的形成与改良、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9-4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宋敏等[41]对不同植被演替的生态系统研究,得出坡耕地、草丛、灌丛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为放线菌>细菌>真菌,而人工林和次生林则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北热带的6种不同利用方式,则全部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42]。一般情况下,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比真菌变异大[39],张利青等[43]研究发现,典型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总数仅为1.75×105 cfu/g,与前人研究结果(放线菌>细菌>真菌)不同[44]。植被物覆盖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基质和碳源[26],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显著增加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45]。北热带6种不同利用方式中,土壤微生物种群总数量为坡耕地>原生林,就是坡耕地因人工施用有机肥导致外来微生物种群数量增多,从而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43]。Gupta等[46]比较了农用地土壤和与它毗邻的林区土壤,发现农用地抑制了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酶活性,农用耕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随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李景等[47]研究豫西丘陵15年的保护性耕作,指出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的细菌、古菌和真菌分别提高0.3%、20.2%和23.7%。长期施肥的农田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高于不施肥的农田,封山育林的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高于种植作物的农田土壤[48],表明人为干扰影响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促进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而土壤养分的提高反过来促进土壤酶活性和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把它们作为衡量指标,以判别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可能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壤性能。

3.2 开展土壤中生物质炭研究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开垦后其养分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呈下降趋势,土壤中的氮磷等养分转化也受到大量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外源输入的新型功能材料,是由生物质在限氧条件下经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熔性固态富碳物质[49]。其将直接或间接参与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并通过自身物理化学特性或与土壤相互作用对土壤养分淋溶产生重要影响[50]。生物质炭对土壤养分淋溶流失的影响过程十分复杂,受到生物质炭类型及自身特性、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诸多环境因子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土地利用方式中的生物质炭对土壤养分的潜在影响机制,进一步探讨生态系统养分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生物质炭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展望,以期能为该领域研究起到方向性的引导作用,进而推动生物质炭在土壤养分流失控制方面的应用。

3.3 开展红壤生态系统研究

土壤学、生态学以及微生物学家陆续开展了大量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影响的试验研究,并通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探讨了微生物与土壤呼吸变化之间的关系[51-52],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有助于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从而在细胞内而起到解毒作用,改善土壤环境[53]。中国南方红壤占全国土地面积较大,其生态系统土壤养分退化、耕地面积缩减和系统功能衰减等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与平衡的失调,旱地的土壤养分贫痔化及肥力衰减过程[22]。我国南方红壤不应仅是指红壤,而应将其看成一个区域生态系统,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再去认识。植被种类及生长状况、林下植被、凋落物数量及化学组成和人为干扰程度等直接影响土壤养分,就要提高人们多角度对红壤的认识,建立科学的土壤质量调控体系。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但目前研究者偏重于土壤化学和物理性质的评价,缺乏完善的生物学评价指标。因此要保持红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把红壤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进一步开展多试验的深入研究,才能确保整个南方红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 烨, 张于光, 张小全, 等.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07, 20(1): 6-9.

[2] Gerry N, Tom F, Denis A, et al. Suitable orchard flo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organic apple orchards that augment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maintain tree performance[J]. Plant and Soil, 2014, 378: 325-335.

[3] 高贤明, 马克平, 陈灵芝. 暖温带若干落叶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群落动态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3): 283-290.

[4] 王振平, 余 晖, 汪怀建, 等. 大港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3(5): 1 017-1 022.

[5] 宋会兴, 苏智先, 彭远英. 山地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次生演替关系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5, 24(12): 1 531-1 533.

[6] 张 伟, 陈洪松, 王克林.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 69-71.

[7] Islam K R, WeilR R. Land use effects on soil quality in a 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 of Bangladesh[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79(1): 9-16.

[8] 赵其国, 黄国勤, 马艳芹. 中国南方红壤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生态学报, 2013, 33(24): 7 615-7 622.

[9] 刘彦随, 陈百明.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3): 324-330

[10] 王 果. 土壤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7-78.

[11] Boix F C, Calvo A C, Imeson A C, et al. Influence of soil properties on the aggregation of some mediterranean soils and the use of aggregate size and stability as land degradation indicators[J]. Catena, 2001, 44(1): 47-67.

[12] 江 恒, 鄒文秀, 韩晓增, 等. 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管理对黑土物理性质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5): 599-604.

[13] 高朝侠, 徐学选, 宇苗子, 等.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6): 1 578-1 584.

[14] 李民义, 张建军, 王春香, 等. 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3): 125-131.

[15] 程立平, 刘文兆, 李 志.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 2014, 34(8): 1 975-1 983.

[16] 谭秋锦, 宋同清, 彭晚霞, 等.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3): 671-678.

[17] 刘 玉, 李林立, 赵 柯, 等. 岩溶山地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物理性状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5): 142-145.

[18] Jiang Z, Lian Y, Qin X.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mpacts causes and restoration[J].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4, 132: 1-12.

[19] 徐慧芳, 宋同清, 黄国勤, 等. 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J]. 生态学报, 2014, 34(18): 5 311-5 319.

[20] 谭秋锦, 宋同清, 曾馥平, 等.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2): 225-228.

[21] 刘 艳, 宋同清, 蔡德所, 等.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6): 1 561-1 568.

[22] 张心昱, 陈利顶, 傅伯杰, 等. 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盆地为例[J]. 生态学报, 2006, 26(10): 3 198-3 204.

[23] 李 杰, 魏学红, 柴 华, 等. 土地利用类型对千烟洲森林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7): 1 919-1 926.

[24] 王晓峰, 汪思龙, 张伟东, 等. 杉木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分解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9): 2 393-2 398.

[25] 方培结, 张超兰, 曹建华, 等. 生物炭对岩溶区玉米生长、 土壤CO2及岩溶作用的影响[J]. 热带地理, 2014, 34(4): 511-517.

[26] Pérez-Pastor A, Ruiz-Sánchez M C, Domingo R. Effects of timing and intensity of deficit irrigation on vegetative and fruit growth of apricot trees original research[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4, 134(2): 110-118.

[27] 黃巧云. 土壤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70-75.

[28] 周江涛, 吕德国, 秦嗣军. 不同有机物覆盖对冷凉地区苹果园土壤水温环境及速效养分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9): 2 551-2 556.

[29] 孔红梅, 刘 峰, 田 野, 等.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 30(9): 2 515-2 518.

[30] 齐红岩, 李天来, 富宏丹, 等. 不同氮钾施用水平对番茄营养吸收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6, 37(2): 268-272.

[31] 孙 波, 张桃林, 赵其国.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瘩化的综合评价[J]. 土壤, 1995(3): 119-128.

[32] 郭胜利, 周印东, 张文菊, 等. 长期施用化肥对粮食生产和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1): 16-21.

[33] 薛巧云. 农艺措施和环境条件对土壤磷素转化和淋失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 2013.

[34] 张海涛, 刘建玲, 廖文华, 等. 磷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吸附解吸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2): 284-290.

[35] 张国秀, 赵允格, 许明祥, 等.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3): 621-628.

[36] 杨小燕, 范瑞英, 王恩姮, 等. 典型黑土区不同水土保持林表层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6): 1 555-1 560.

[37] 杨艳芳, 孔令柱, 郑 真, 等. 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4): 1 063-1 068.

[38] 吴建峰, 林先贵. 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J]. 土壤, 2003, 35(1): 18-21.

[39] 陈声明, 林海萍, 张立钦. 微生物生态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0] 宋 敏, 邹冬生, 杜 虎,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9): 2 471-2 478.

[41] 谭秋锦, 宋同清, 彭晚霞, 等.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4, 34(12): 3 302-3 310.

[42] 张利青, 彭晚霞, 宋同清, 等. 云贵高原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C、 N、 P空间分布.生态学报, 2012, 32(7): 2 056-2 065.

[43]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等.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生态效应. 土壤学报, 2011, 48(6): 1 219-1 225.

[44] 李 景, 吴会军, 武雪萍, 等. 长期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 (8): 2 341-2 348.

[45] Broeckling C D, Broz A K, Bergelson J, et al. Root exudates regulate soil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8, 74(3): 738-744.

[46] 裴雪霞, 党建友, 张定一, 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石灰性褐土磷脂脂肪酸及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8): 2 275-2 280.

[47] 李 景, 吴会军, 武雪萍, 等. 长期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8): 2 341-2 348.

[48] 刘恩科, 赵秉强, 李秀英, 等.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1): 176-182.

[49] 刘玉学, 刘 微, 吴伟祥, 等. 土壤生物质炭环境行為与环境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4): 977-982.

[50] Lehmann J, Da Silva Jr J P, Steiner C, et al.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leaching in an archaeological Anthrosol and Ferralsol of the Central Amazon basin: Fertilizer, manure and charcoal amendments[J]. Plant and Soil, 2003, 249(2): 343-357.

[51] Gordon H, Haygarth P M, Bardgett R D. Drying and rewetting effect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aching[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8, 40(2): 302-311.

[52] Tiemann L K, Billings S A. Changes in variability of soil moisture alter microbial community C and N resource use[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1, 43(9): 1 837-1 847.

[53] 邱现奎, 董元杰, 万勇善,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10, 42(2): 249-255.

猜你喜欢
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地利用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将废变为宝增产又环保
广灵县平川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建议
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的改进
兴安盟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