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类成祥 高燕 於怀龙 李凌坤 高金典 高辉煌 李国生
摘 要 以枇杷花蕾浓缩液为受试样品,进行昆明种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分析评价枇杷花蕾浓缩液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结果表明:昆明种小鼠经枇杷花蕾浓缩液60 g/kg(试剂量/体质量)灌胃14 d后,雌、雄小鼠的活动、体征表现均为正常,并未出现急性中毒与死亡情况;SD大鼠经过连续90 d给予枇杷花蕾浓缩液3~12 g/kg灌胃,各处理组SD大鼠表现情况良好,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脏器质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正常,肝肾脾各脏器质量和组织结构正常,未见与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可初步判定枇杷花蕾属无毒级物质。
关键词 枇杷;花蕾浸提液;安全性;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
中图分类号 S667.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Concentrated loquat bud extract was used in acute (14 days) and sub-chronic (90 days) toxicity test via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to evaluate its safety as well as toxicity. The results showed acut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oquat flower buds extract in mice, 60 g/kg BW per day each mouse(about 600 times equivalent to the human body recommended dose), the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signs of male and female mice were normal, acute poisoning and death did not happen; Sub-chronic toxicity test showed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were normal,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at the highest dosage of 12 g/kg BW(about 120 times) was found. It confirmed there is no acute or sub-chronic toxicity in loquat buds extract leaching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Key words Loquat;Bud extract;Safety;Acute toxicity;Subchronic toxicity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11.027
據《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花具有“止渴下气、利肺、止吐逆、去焦热、润五脏”及“治头风、鼻涕清涕”等功效[1]。枇杷花不仅富含硒、锌、镁、钙、铁等矿物质,还含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酚酸类及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因此,枇杷花具有较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中国枇杷花资源丰富,枇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其应用前景广阔[2]。近年来,随着保健枇杷花蕾特定提取物的原料向中药及复方药等扩展,一些以枇杷花为功效成分的茶品也逐渐出现在市场上。由于枇杷花的天然组分复杂,代谢途径多通路,某些成分在人体内一定含量范围内可治疗疾病、改善健康,但若某特定成分摄入或蓄积量过大,也不排除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的可能[3]。
目前,国内外有学者对枇杷叶和果实的药理作用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4-7],但关于枇杷花蕾的毒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开展枇杷花蕾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毒理学研究,分析受试动物的体质变化、血液血清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为枇杷花蕾及其饮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枇杷花蕾由华福生物科技(福建省)有限公司提供,为袋泡装,内容物为褐色枇杷花蕾破碎颗粒,推荐摄入量为每次2 g(每泡),每天 2~3泡,即按人体体重60 kg计,每日推荐量为 6 g;推荐饮用量为每2 g浸泡于200 mL水中(约70 mL共3次冲泡量)。昆明种小鼠和SD 大鼠均购自吴氏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试验前在动物房内检疫室检疫4 d,并正常喂养一周;动物房室温22~25 ℃,相对湿度55%~70%,12 h光暗循环,受试前后动物自由饮水及饮食。
1.1.2 试验药品和试剂 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尿素氮、肌酐、血糖及总胆固醇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方法按试剂盒标准程序使用。
1.1.3 主要仪器 AR224CN型电子天平、R-200型旋转蒸发仪、离心机、OLYMPUS显微镜、日本Hitachi702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GellyHY-318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称取 0.3 kg枇杷花蕾样品,加入 3 L、90 ℃蒸馏水浸泡 30 min后过滤取滤液,滤液经低温减压浓缩至300 mL,即得1 g/mL浓度的样品浓缩液,于4 ℃冰箱内保存,使用前以蒸馏水将浓缩液配制成所需浓度,供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大鼠90 d亚慢性毒理试验用[8]。
1.2.2 枇杷花蕾浓缩液急性毒性试验 用最大耐受量法进行小鼠急性灌胃毒性试验,选18~22 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10只,以每天30 g/kg(试剂量/体质量)灌胃给药枇杷花蕾浓缩液2次(每次间隔5 h,灌胃前用蒸馏水定量为1 mL),即每只小鼠每天给药总量60 g/kg(试剂量/体质量)计算约服用本实验中的枇杷花蕾浓缩液原液1.2 mL,按人体体重60 kg计,相当于小鼠每天服用量是人体每天推荐服用量的600倍。在为期2周的急性毒性反应测试中,给药后逐日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摄食量、大小便及其颜色、被毛、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并记录小鼠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2周后进行病理学剖检[9-10]。
近年来,涉及枇杷花的新药和保健食品日益增多。閆永芳[15]和芦艳[16]研究枇杷花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工艺;李琪等[17]分析枇杷花的主要有效成分; 姜帆等[18]研究枇杷花茶的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邓晶晶等[19]研究枇杷花的质量标准;马春华等[20]开发出枇杷花薄荷饮料;施木田等[21]以枇杷花和中草药为原料开发的枇杷花茶饮品;蒋晓东等[22]以枇杷花和绿茶进行拼配成袋泡茶;周湘池等[23-24]开发出枇杷花酒和枇杷花醋;林岳[25]开发出枇杷花蜜酒等。产品功效主要为治疗咳嗽、多痰、头风、鼻流清涕等传统应用方法[26]。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多年的药用史和一些药理毒理学实践资料均显示枇杷花蕾作为药品的安全性是可靠的,但作为长期饮用的枇杷花蕾,其卫生毒理学研究资料尚不多见。本试验结果可为以枇杷花蕾为原料的茶饮品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依据,但由于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且饮用史尚短,要系统完整的评价其安全性,还需进行亚慢性毒性中的生殖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并对其慢性(致癌)毒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兰志琼, 邓晶晶, 卢先明, 等. 枇杷花的生药学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6): 1 475.
[2] 闫永芳, 孙 钧, 孟天真, 等. 枇杷花研究及开发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2): 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M]. 北京: 清华同方电子出版社, 2003.
[4] 易传祝, 胡余明, 陈炜林, 等. 枇杷叶原料安全性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5): 821-823.
[5] 张 玉,王建清. 枇杷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05, 26(9): 602-604.
[6] 王立为, 刘新民, 余世春, 等. 枇杷叶抗炎和止咳作用研究[J]. 中草药, 2004, 35(2): 174-176.
[7] 钱萍萍, 田菊雯. 枇杷叶对小鼠的止咳、 祛痰作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5): 580, 663.
[8] Banno N, Akihisa T, Tokuda H, et 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tumor- promoting effects of the triterpene acids from the leaves of Eriobotrya japonica[J]. Bio Pharm Bull, 2005, 28(10): 1 995-1 999.
[9] GB15193-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10] 彭 亮, 赵 鹏, 李 彬,等. 肉苁蓉茶的毒理学安全性实验研究[J]. 应用预防医学, 2011, 1(17): 47-49.
[11] 杨海润, 朱晓光, 陈会丛, 等. 芦荟全叶冻干粉的毒性研究[J]. 毒理学杂志, 2014, 28(5): 381.
[12] 龚加顺, 陈文品, 周红杰,等. 云南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功能与毒理学评价[J]. 茶业科学, 2007, 27(3): 201-210.
[13] 吴爱琴, 郑定仙, 黄业宇,等. 海南沉香茶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J].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7): 1 226-1 227.
[14] 孙振球. 实用医学检验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598-610.
[15] 闫永芳. 枇杷花主要营养成分、 酚类物质及其干燥工艺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2.
[16] 芦 艳. 枇杷花茶的加工工艺及营养分析[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17] 李 琪, 杨必坤, 张晓喻. 枇杷花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J]. 广西植物, 2009, 29(5): 698-702.
[18] 姜 帆, 高慧颖, 郑少泉,等. 枇杷花茶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指标检测[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2): 146-149.
[19] 邓晶晶, 王亚云, 卢先明. 枇杷花质量标准研究[J]. 中药与临床, 2010, 1(3): 12-14.
[20] 马春华,兰天水. 枇杷花薄荷饮料的研制[J]. 饮料工业, 2012, 15(1): 32-33.
[21] 施木田, 吕 峰, 黄佑姝. 枇杷花茶饮品的制备方法及产品[P]. 中国专例: CN1640316A. 2005-7-20.
[22] 蒋晓东, 刘琼琼,杨晓萍. 拼配型枇杷花茶袋泡茶的加工及冲泡条件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3(1): 112-115..
[23] 周湘池, 娄永江, 刘必谦, 等. 一种枇杷花酒及其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1096627B, 2010-12-8.
[24] 周湘池, 娄永江, 刘必谦, 等. 一种枇杷花醋及其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1096629, 2008-1-2.
[25] 林 岳. 枇杷花蜜酒及其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125503, 2008-7-9.
[26] 孙苏逖, 孟宪丽, 李春雨,等. 枇杷花的研究进展及其药效评价思路的探讨[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 26(3):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