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发展:美国的历程与策略

2015-10-21 16:37于志晶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36期
关键词:美国城市化高等教育

于志晶 李玉静

摘 要 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和高等教育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美国高等教育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有效支撑和服务。具体来说,在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阶段,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和农业高等教育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实用性人才;在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高等教育通过扩招和大众化极大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在知识经济导向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型研究、产业服务、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城市化;人力支撑;美国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6-0055-05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之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不到20%上升至2014年的53.7%,城镇人口增长了5亿多。然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大量农业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素质较低造成的。为此,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高等教育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与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化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载体和支撑;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可以在人才、思想及创新方面为城镇化提供服务和支持。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高等教育通过在服务方式、办学面向、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一系列调整改革,极大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美国是世界第二次城市化浪潮中的典型代表国家,美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其进程相对较快。从其有数据统计以来,美国城市人口比例从1860年的17.9%增长到1990年的71.2%,同一时期,其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870年的1.1%增长到1990年的53.7%[1]。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美国城市化大致经历了18 世纪末期至19 世纪中叶的城市化准备阶段、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城市化阶段以及20世纪中叶以来的实现高度城市化阶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先后经历了农业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导向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高等教育都通过不同的发展形式为城市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时至今日,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表1显示了1860~1890年美国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数据,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美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与高等教育学生数和机构数的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旨在分析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19世纪农业快速发展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和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实用性人才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经过南北战争的洗礼后,饱受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美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从一个以乡村为中心、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农业国向以城市为中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农业的工业强国的转变。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1.2%,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这一转变的实现既受惠于美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因势利导,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本国发明创造;同时也与教育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具体来说,南北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农业生产并提高农业生产率,使一部分农民摆脱土地而成为工业发展的生力军方面功不可没。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效法欧洲大学的模式,侧重于向上层人士子女传授经典学术科目和宗教课程,普遍轻视实用农业技术教育,造成各州农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为了使教育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旨在促进农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法案规定,每州根据国会代表人数被分配人均3万英亩的联邦政府赠地,并将这些赠地所得收益在每州至少资助开办一所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主要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为工农业发展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法案实施后,联邦政府共拨地1743万英亩用于赠地学院建设。其中有28个州单独设置了农工学院,其余州将土地拨给已有的州立学院成立州大学或在州立大学内添设农工学院。第一所赠地学院是1863年创办的堪萨斯州立大学,1864年罗格斯大学也在该法案支持下成立,爱荷华州于1864年创办了州农业学院(现今的爱荷华州立大学)。在法案推动下,公立赠地学院在各州迅速建立起来。至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37州全部创办了赠地学院。到1900年,赠地学院数量增至65所,就读的本科生多达19268人[2]。截至1922年,美国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众多农家子弟开始涌入大学校门,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应用型人才。据统计,1882年由联邦政府资助的赠地学院在校生仅为2432人,到1885年已增加到2.5万人,到1916年约为13.5万人,至1926年此类院校的学生則接近40万人[3] 。

《莫里尔法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了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在于加快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莫里尔法案》的颁布极大促进了赠地学院的发展,赠地学院把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能,与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了有效互动。18世纪后半叶,在《莫里尔法案》的推动下,美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以培养农业和工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农业院校,这些院校把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为美国城市化提供了重要支撑。18世纪末,全美只有24个城市(依美国标准,凡人口超过2500人的居民聚集点皆被纳入城市范畴),1870、1890、1910、1920年超过5000人的城市数目分别为354、694、1202、1467个,城市人口总和在全国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9%、31.5%、41.6%、47.1%[4],城市化获得了快速发展。

三、20世纪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美国高等教育與城市化:高等教育发展极大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1920年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为现代都市区的形成和转型。城乡差别日益缩小,都市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一阶段中,高等教育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极大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在这一阶段,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的浪潮,这种浪潮表现在初级学院、师范学院和城市服务性大学发展迅速。

一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兴起。20 世纪20 年代,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变革当属初级学院运动,初级学院即为社区学院的前身。初级学院的兴起和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和民主化走向。1920 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AAJC)成立。该协会提出了“半专业训练”和“终结性教育”等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概念,并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极大推动了初级学院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初级学院积极寻求与产业界的合作,共同开发新兴的职业教育类课程,包括工程 、家政、商业等,以培养本地区各行业所需人才。1917年,麦克道维尔(Floyd M. Mcdowell)对47所初级学院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发现,终结性职业课程所占比例为14%。1930年,艾奥斯(Walter C. Eells)对279所初级学院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发现,终结性职业课程所占比例已升至32%。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初级学院职业教育类课程的比例维持在1/3左右[5] 。

二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主化走向。初级学院运动大幅扩充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由此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1922年,初级学院数量为207所,学校招生规模为16000人。1940年,初级学院数量增至625所,学校招生规模增至236162人。这使处于城市化拐点中的美国高等教育资源容量得到大幅扩充。与位于各州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相比,初级学院不仅收费低廉,而且分布十分广泛。库斯(Lenard V.Koos)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创设初级学院系统的美国12个州61所中学的12000名毕业生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约为其他没有创设初级学院系统地区的2.5倍。其中低收入阶层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约为其他地区的3.5倍;高收入阶层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约为其他地区的1.5倍[6]。由此可见,初级学院运动为低收入家庭子弟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从而拉近了美国民众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距离,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极大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四、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美国高等教育与城市化:高等教育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知识、技术、文化和人才支撑

美国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城市化,截至20世纪末期,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 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7]。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经济竞争的背景下,在美国所有州,高等教育体系、大学和社区学院努力帮助其所在的城市和社区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认为,在美国各州,高等教育机构和体系努力成为地区经济社会振兴的关键驱动力量,其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策略:在城市应用其新的研究发现,把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商业发展中;向企业和其他雇主提供一系列广泛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服务,包括定制化的就业培训项目、实践操作指导、技术和管理援助;在所在社区的文化、社会和教育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对城市社区人口进行教育,增强其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新水平。总体来看,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机构和体系不断推动其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创新——促进新的科学技术、过程、产品和思想在城市和地区中的传播,高等教育的师资和领导者都非常重视发挥其优势,在地区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这一方面,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促进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有200所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在美国地区和城市创新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研究方面发挥领导性作用,有一大批全国最杰出的研究者,这些研究者及其成果足以对当地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研究型大学还有充分的支持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硬件设施,如实验室、相关设备、教室、研究园区、会议设施等,这些也都有利于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并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8]。如在北卡罗来纳州和北克罗地亚,研究型大学帮助这些经济不景气地区成为了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强盛地区。

其次,高等教育机构和体系不断探索新的策略,以帮助雇主实现繁荣和成长。他们主要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知识转移,主要通过工人培训、管理咨询、协助创业及其他行动。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州立大学体系、社区和技术学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地区和城市企业做出发展规划、向工人提供培训项目等。如在马萨诸塞州和伊利诺斯州,技术学院把很多废弃工厂转化成了城市技术园区。在俄亥俄州西德尼和内布拉斯加州,当地社区学院建立了培训中心,帮助很多国家的大型企业在农村地区建立了总部,这些社区目前已经认识到,地区和城市发展的未来与高等教育紧密相联。

第三,高等教育机构在城市社区的复兴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孟菲斯大学为例,积极促进所在社区的发展是孟菲斯大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主要策略是建立了一个公共/私立社区发展合作网络,主要由学校管理者、社区领导、企业主等组成,这是一个私立、非盈利、社区本位的组织,其目标是实现大学对城市经济和社区影响的最大化,推动所在城市企业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发展的便利;俄亥俄州立大学在社区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专门设立了社区城市发展项目,促进城市社区的规划发展,改善大学附近的社区生活、降低犯罪率。

最后,高等教育对于城市发展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其传统作用的发挥——创造一个数量庞大的受过较高教育水平的人口。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传统的学术和教育职能更加重要[9]。这一点是对于所有高等教育传统功能的强调,其可以从整体上提升高等教育机构所在城市的人口受教育水平。

五、借鉴与启示

美国的经驗表明,一个结构和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作用的发挥并非是自然的,其有赖于高等教育体系和机构的发展定位、发展模式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多个方面。其中,有五个关键因素对于高等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是非常关键的,具体包括:高等教育机构较强的领导力和领导意识;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及体系的灵活性;对于区域发展的充分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学校文化;充足的经费和资源;高等教育机构积极追求创新以及对已有发展范式的突破。同时,还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高等教育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也是有差异的,这表现在通过创新提高经济活力、通过资源开放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提高城市人口的总体受教育水平、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等不同侧重点。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也对多个国家高等教育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高等教育服务城市化的多个策略,这主要体现在知识生产和转移、创新、人力资本支持、城市治理、直接效益等多个方面[10]。借鉴美国和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角度来说,为促进高等教育在城镇化中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出如下借鉴思路。

(一)关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建立结构互补、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建立适应区域和城市发展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急需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工业和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导向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都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其利用各自优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我国应努力建立职能及定位互补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并积极鼓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设计和开发相关的专业课程和教育服务,为城市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开放办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素质

增强办学、科研及服务的灵活性,实现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衔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市民化进程滞后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及各省区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开放办学力度,建立全面的教育与培训服务机制,形成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导向、随时随地提供教育与培训的模式,要特别针对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流动人口设立专门的教育与培训项目,向他们敞开开放办学的大门,以全面提升城市新生人口的文化和知识水平。

(三)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办学特色,提升服务能力

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外的经验,高等教育机构是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单元,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激励各种类型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通过知识的生产、加工、创造和传播成为城市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提高在地区和城市发展和中的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7]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1):51-56.

[2]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8.

[3]百度百科:莫里尔法案[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D4KiVzdWGm-JE0FcpaZmrqfElsFQLdUN3UKe6OREQjFELjnZa4QcRSD34m28iLLeh_9xB7Q06DpU-9V-ZMeK.

[4]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6):92-98.

[5][6]张振,武毅英. 英美城市化拐点中的高等教育走向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73-77.

[8]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A Resource Guide for Technology-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Universities as Drivers Fostering Entrapreneurship Increasing Access to Capital, prepared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ugust 2006), 12-13.

[9]David F. Shaffer and David J. Wright. A New Paradigm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Working to Revitalize Their Regional and State Economies [Z]. The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rm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arch 2010.

[10]The Impact of Tertiary Education on Urban Development[EB/OL].http://www.keepeek.com/Digital-Asset-Management/oecd/urban-rural-and-regional-development/competitive-cities-in-the-global-economy/the-impact-of-tertiary-education-on-urban-development_9789264027091-11-en#page3.

Abstract The USA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urba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has provided effective support and service for urbanization. Specifically speaking,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urba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has cultivated large quantities of practice talents through vigorously developing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enhancement stage of urba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urbal citizen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higher education has built comprehensive service system for urbanization through innovative research, industrial service 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urbanization; human resources support; USA

Author Yu Zhijing, researcher of Jilin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ademy of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52);Li Yujing, assistant research associat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ademy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美国城市化高等教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