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飞
摘要:作者根据实践经验对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遇到深度大、宽度小的狭长型预留孔时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预留孔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其凝固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且在终凝后对非光滑面具有较强的胶结力。混凝土工程需留设预留孔时,一般的施工工艺(如采用木模等)都是在混凝土终凝但强度较低时对模板进行抽拔,但当遇到混凝土浇筑量大时,往往等上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下部的混凝土已经终凝,强度较大,预留孔模具的抽拔已相当困难,造成孔内残留物多、甚至无法抽拔等情况,严重影响二次灌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继而影响到上部设备的整体稳定性,甚至造成整个混凝土构件拆除重做。
二、新工艺的尝试
1、工程背景:
该工程为我单位新建项目的四台压缩机基础,均为振动量大的动设备,之前曾有因预留孔处理不当造成整台设备基础不能使用的先例,因此有关部门对基础的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分析:
四台压缩机基础单个混凝土量有120m3,共有三十多个深达1.7米、宽为0.15米的狭长型预留孔。如按照以往的施工方法(木套等),因混凝土浇筑量大、预留孔深度大的原因制约,必然会存在前言中所述的孔内残留物多、无法抽拔、轴线偏移等情况,无法确保预留孔位置及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质量,甚至可能造成因后浇混凝土与基础粘结不密实而导致整台基础报废的严重后果。针对该问题,经相关人员现场讨论研究后,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设计出一种不用取出的预留孔套,彻底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3、新工艺形成:
经现场讨论和理论论证,最终形成了以下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时,采用δ=6mm的Q235B花纹钢板(以便增加钢板预留孔套<以下简称钢套>与混凝土的摩擦力),切割、组焊(全缝焊接,避免混凝土灰浆漏进孔内),最终制作成一个上口小、下口大的菱柱体(如下图所示)。该菱柱体下口比上口宽10cm,该设计能有效的保证二次灌浆料能牢固的置于基础内不发生向上的滑动。同时在安装钢套时,利用四个外侧面上设计的锚筋将钢套与上下层的钢筋网牢固的焊接成为整体,并在该钢套中段加一锚筋,再次锚固。同时在钢板焊接前,在花纹钢板的内侧焊接长为5cm的短钢筋(焊接时应注意避开螺栓位置)。
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压缩机螺栓安装就位后,采用膨胀无收缩水泥所拌制的细石混凝土对预留孔按规范进行灌浆。通过钢筋的锚固,可以保证模具与内外侧混凝土牢固的粘结,不至于产生钢套及混凝土出现松动的现象,另因膨胀水泥产生的混凝土膨胀作用可再一次的保证二次灌浆混凝土与钢套成为一个密实、牢固的整体,其形成的封闭的空间也能确保钢套不出现因模具产生大的锈蚀而造成的松动的情况。
三、新工艺优点
1、更能有效确保质量:
如上分析,该施工工艺相比其他方法,一是能更有效的保证预留孔的留设位置(焊接固定),二是能更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及预埋螺栓的牢固性,抵抗即使是动设备所产生的各种不利荷载。因此,对比传统工艺的施工,该工艺在质量上更能满足动设备基础施工的各项质量要求。
2、更节省资金、缩短工期
用传统工艺施工时,一是很可能最终无法满足动设备运行的要求,极有可能造成该设备基础报废;二是即使能满足设备运行的要求,施工过程也因为人工清孔等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从以上情况来说,该工艺在迅速、一次成功的施工同时也规避了上述的经济风险及时间風险,节省了工程资金,也确保了总的进度计划顺利实施。
四、结论
预留孔留设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处理不好会对基础及设备造成致命性的破坏。本文所提的工艺方法完全能满足动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的各项指标,是一种新型、高效、省时、省力的工艺,为设备的运转提供了最为根本的依据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