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昭阳
【摘 要】目的:探讨CT、MRI进行股骨头坏死影像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CT影像诊断,给予观察组患者MRI影像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采用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0.00%(p<0.05)。结论:MRI影像诊断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建议采用MRI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更容易判断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CT;MRI;股骨头坏死;影像诊断;效果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CT,MRI performed femoral head necrosis effect diagnostic imaging contrast.Methods:Select 120 cases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patients from May 2012 to June 2014 were admitted to stud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T image diagnosis,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RI imaging diagnosis,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Results:Using MRI imaging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90.00%(p <0.05).Conclusion:Diagnostic Imaging MRI 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recommended a reliable basis for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MRI imaging,easier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the patient's therapy.
【Key words】CT;MRI;femoral head necrosis;Diagnostic Imaging;effect
股骨頭坏死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多发于中年人群中,主要由于股骨颈骨折复位愈合不良及组织自身病变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髋关节持续疼痛、髋部活动受限等,治疗难度较大,严重时,可致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不便。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的发展[1]。因此,准确判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情况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特探讨CT、MRI进行股骨头坏死影像诊断的效果对比,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该组患者共有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年龄在40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5±1.26)岁,病程为1个月~1年,平均病程为(6.12±0.52)个月,男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30例,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30例。其中,髋部压痛患者有20例,下肢活动障碍患者有19例,髋部疼痛及下肢活动障碍患者有21例。
观察组患者:该组患者共有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年龄在41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5±1.75)岁,病程为2个月~1年,平均病程为(6.13±0.75)个月,男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29例,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31。其中,髋部压痛患者有21例,下肢活动障碍患者有18例,髋部疼痛及下肢活动障碍患者有21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措施
对照组诊断方法:给予对照组股骨头坏死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患者取卧位,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先对髋臼顶部位置进行平扫,后以最大面进行扫描,扫描参数设置电压为120KV,电流为250毫安,层厚为5mm,扫描矩阵设置为136×256。
1.2.2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方法
观察组诊断方法:给予观察组股骨头坏死患者MRI影像诊断,患者取卧位,选择1.5T磁共振扫描机,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扫描,将线圈参数设置为6.00mm,层距参数设置为1.00mm。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实施对应的诊断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诊断准确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以P>0.05代表两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比不存在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2 结果
由数据可知,MRI影像诊断准确率为90.00%,其中,双侧股骨头病变患者有10例,左侧股骨头病变患者有11例,右侧股骨头病变患者有8例,患侧股骨头塌陷患者有8例,合并髋关节炎患者有9例,合并侧股骨头颈部骨髓水肿患者有8例。
CT影像诊断准确率为70.00%,其中,双侧股骨头病变患者有8例,左侧股骨头病变患者有9例,右侧股骨头病变患者有7例,患侧股骨头塌陷患者有6例,合并髋关节炎患者有5例,合并侧股骨头颈部骨髓水肿患者有7例。
由此可知,MRI影像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T影像诊断准确率(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CT影像诊断与MRI影像诊断结果比较
检查方法
例数(n)
准确例数(n)
准确率(%)
MRI
60
54
90.00*
CT
60
42
70.00
注:*与CT相比较(P<0.05)。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顽疾,主要是指骨头的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骨头前部坏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疼痛、髋关节障碍、跛行等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2]。因此,及早发现潜在的病情,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上常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但是由于其放射学、病理学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部分器官对X线的吸收能力较差,导致前后重叠的组织病变很难观测到,有研究表明,只有30%的患者诊断呈阴性,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上没有得到较大的开展[3]。随着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及MRI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两种诊断技术主要通过比较正常股骨与病变组织的形态、大小、密度差等,从而做出诊断[4]。
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及敏感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的运用。其中,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能够清楚的观看到股骨头呈现的病变现象,但是CT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时无显著征象,当CT诊断出病变时,股骨坏死已到晚期,患者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5]。MRI就是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MRI可以显示病变部位的空间分布,同时也可以得到任何方面的断层成像,甚至能够得到空间-波普分布的四维成像,能够清楚的观察到病变组织的情况及周围组织的情况;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其多方位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反映出病灶内不同组织的成分,图像层比多层螺旋CT表现的更为明显,可作为诊断此病的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MRI影像诊断可直接显示股骨形态改变情况及股骨信号,并且其对关节内的积液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及早发现早期不明显的股骨头异常及病变,从而使患者更早的接受治疗,对股骨头坏死组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影像诊断技术可随意的作直接的多方向切層,对解剖病变部位的显示优于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且MRI可以不用血管造影技术,显示血管结构,对淋巴结及血管结构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减少对血管的损伤[6]。
通过本次研究,采用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0.00%,采用CT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70.00%(p<0.05),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明显优于CT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情况可知,MRI影像诊断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建议采用MRI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更容易判断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泓泓,李艳捧,李兴华等.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髋关节软骨的MRI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1):1818-1822.
[2]郝丽,王琪.MRI征象及定量测量坏死体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6):427-431.
[3]高振华,胡晓书,刘吉华等.股骨头坏死核素骨显像征象与MRI的分期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1):2071-2074.
[4]金磊,胡柯嘉,吴永伟等.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诊断的成本效益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1):59-64.
[5]王文兵.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6):102-103,114.
[6]锁咏梅,张雪君,王植等.X线与MRI评价股骨头坏死分期的比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4):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