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波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贷款困难问题,政府主导的一系列金融体系改革,效果不是很明显。目前来看,最好用市场的手段,借鉴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经验,引入新理念、新机制和新的信贷操作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建立有异于其他商业银行的借贷还款机制。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户的“金三角”结构和农村信贷专员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四大缺陷”的影响,有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贷款困难问题: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大量存款,而农民却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贷款,导致农村的资源分配向可以获得信贷支持的人方向倾斜,加剧农村的不平等,而政府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系列改革收效甚微。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四大缺陷”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种农村信贷体系创新机制。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四大缺陷”
(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很难了解掌握农村企业和农户个人的资信状况,或者需要花很大代价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去评估农村的信贷项目。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寻求资金最积极、最有可能得到贷款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结果的融资者,而且融资之后不利于贷款人(不道德的)活动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金融机构可能决定放弃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任何贷款项目,即使有时风险很低。
(二)缺乏可抵押物
农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房产基本上是用来生存的场所,它们都不具备流转和升值的功能,很难作为抵押品。另一方面,农村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落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也很难找到第三方出面为其担保。由于抵押物的缺乏,正规商业金融机构往往得不到农村贷款需求者提供的到期归还贷款本息的有力保证,所以他们往往避开农村地区或半城市化地区。
(三)农业经济的弱质性
吴敌等人总结了我国农业经济弱质性的特点,包括:自然风险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组织程度低,市场风险高,资金使用成本高;农民的自我积累能力和生产投入能力低。农村企业和个体农户本身也具有弱质性:明显的地域性,管理机制和财务制度落后,金融需求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性强、一般要求及时支付。金融机构不能充分把握和确定农村贷款的未来收益,这是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和资金保障的目的相违背的,也减弱了金融机构在农村放贷的意愿。
(四)非生产性借贷
当前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主要用在非生产性用途。邓学衷等人从安徽50户农户的有效问卷中得出:农户贷款30%用于生产性需求,52%用于教育与医疗费用。这说明农村资金自生能力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低,这可能与农户收入低、积累少有关。曹力群通过农户借款用途个案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金融环境下,农户无力为没有明确还款来源的非生产性用途借贷提供抵押和担保,金融机构通常就会拒绝他们的贷款申请。
二、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大多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变革: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成立,1997年正式转轨成为商业银行;农信社的一系列试点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2006年末, 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并制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在农信社的改革取向上有两种观点:合作制和商业化。但是我国农村不存在合作制生存的条件,也不具备实行合作制的可能性;国有银行商业化后,从农村地区撤出,基本上放弃了农村信贷市场。所以,这两个改革取向都不能完全缓解农村贷款难的难题。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大部分只是照搬其自控股银行,缺少专门针对农民的信贷产品的开发创新。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创新借款还贷机制,开发针对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改革实践
(一)Caja Los Andes 创新还贷方法
1992年,玻利维亚成立了小额金融贷款机构Caja Los Andes,向农村家庭推出信贷产品,并且允许单个农户定制符合自己预期现金流量的还款计划。他们为农户特别制定了几种分期还款的方式,包括bullet payments方式(期末整付,即贷款到期后本息一次性付清);每月只支付利息到期后再偿还本金的方式;根据贷款农户预期的季节性收入来随机还款的方式。这些产品主要是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户收入来源的多样性设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由于上面提到的信息不对称和农业产业的弱质性,金融机构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来评估农村贷款项目,信贷管理成本较高,因此Caja Los Andes对农村贷款往往征收较高的费用。
(二) SafeSave金融合作社
孟加拉国成立了SafeSave金融合作社—专门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的非盈利组织。合作社每个工作人員要负责几十到几百个的客户,并且定期(每天,每周或每月)拜访,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农户几乎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存款、贷款和还贷。SafeSave也有灵活的还款政策:贷款发放后,客户可以在还款期内自由还款给上门服务的机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SafeSave不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其贷款额很小;并且当贷款规模增长到超过客户的还款能力时,SafeSave可能会面临违约的风险。
(三)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
为了解决一般农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保加利亚、马达加斯加、赞比亚等国的金融机构采用了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的方法。对金融机构而言,开展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需要内外两个条件的支持,内在条件是金融机构有足够的仓储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农产品价格走势的正确预测,外在条件是有一个可信的权威机构来对仓储的农产品和仓储管理方式进行评估。内外两个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金融机构不需要调查客户的偿还能力,只需要参考相同类型的仓储农产品质押标准进行放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资金短缺问题。
(四)地區农村银行
印度和孟加拉国政府在农村信贷机构薄弱地区成立了地区农村银行,主要服务于小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小手工业者等贫穷农民,还给贫苦农民提供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地区农村银行只在一个固定区域内开展业务,有特定的贷款对象,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当地农业信用合作机构。地区农村银行可以为低收入客户、个体经营者提供微额信贷(Microfinance)、金融服务(信贷、储蓄、保险、支付等)和社会服务等,借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具有金融含义和社会含义双重属性。
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建议
基于以上农村金融市场缺陷的分析以及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文章总结归纳得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新理念: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户的“金三角”结构和农村信贷专员制度。
(一)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户的“金三角”结构
借鉴Caja Los Andes还贷机制、SafeSave金融合作社和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的操作模式和还贷方式,以及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经验,使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户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互动的“金三角”结构(如下图)。
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发起者)对村镇银行进行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项目监管;定期向农户询问村镇银行的信贷情况,随时接受农户对村镇银行违规活动的举报;归纳总结村镇银行及农户提供的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及其变化,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也可以直接办理农村较大额的超出村镇银行范围的贷款。
村镇银行应该把网点设置在农村,方便农户存贷款,拓宽贷款和还款渠道,体现支农惠农的特性。村镇银行的业务只在本村/镇内开展,只有入股的农户才有贷款的资格,这样既可以增强参股农户对村镇银行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增进借贷双方了解。村镇银行还要定期召开股东大会,汇报项目情况,对信贷项目进行公示,征求农户股东的意见。村镇银行还有责任把收集到的农村金融市场信息汇报给其发起行,协同发起行的专家一起分析市场,改革创新金融产品,提高资金安全性,增强盈利能力。
农户既是贷款人又是村镇银行的股东,他们本身也要求村镇银行的贷款具有安全性和收益性。农户有责任对村镇银行现有的体制、产品和银行公示的项目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如果村镇银行出现违规活动,农户股东可以联合起来向发起行投诉,形成对村镇银行自下而上的监督。
“金三角”中的村镇银行同时受到发起行和农户股东的监督管理,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农户的信贷需求、项目审核条件和贷款人/企业信息在三者之间自由充分流通反馈。双重监管下的村镇银行根据所收集和反馈的信息不断优化体制,改善创新金融产品,既能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也增强了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二)农村信贷专员
引进农村信贷专员作为村级信贷联络员,对农户进行定期访问。农村信贷专员可以是在农村有广泛社会关系的基层干部及农民,或者具有较多社会资源的当地人。农村本地信贷员对身边的贷款人知根知底,便于相互监督,共同创造良好的信用记录,在农村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信任网络。
农村信贷专员起到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于农户,他们是流动的银行,现场向农户提供咨询,宣传银行的方针政策;对于银行,他们又是农户的代言人,银行可以从信贷员那里了解掌握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收集和反馈农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意见、建议,开拓农村金融市场范围。具体来说农村信贷专员应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存贷制度、贷款农户的权利和义务等,扩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影响力, 提升机构的社会地位。
(2)最主要职责,一方面要帮助需要贷款的农户找到合适的抵押物,制定恰当的还款计划;另一方面负责审查发放的贷款做到期内收回,确保无风险。
(3)了解农民收入的多样性和季节性,动员农户将闲散资金存入其所在的银行。
(4)及时收集、传达和反馈农户生产发展和资金需求情况、理清金融市场状况及农户提出的各种问题。
五、结论
“金三角”结构和农村信贷专员制度能够有效地加强金融机构和贷款农户/企业之间的联系,使贷款需求者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信息在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户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传递;又能够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方向,把农户真实的金融需求考虑到其金融体制与产品的创新中去。稳定互动的“金三角”结构能够形成严格的监管体系,确保金融机构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农村信贷专员是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桥梁和纽带,他们能够协助银行抓好政策宣传,管理发放追收贷款、组织存款,他们是村镇银行支农工作服务向下延伸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米什金] 李扬,高培勇等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Manfred Zeller and Manohar Sharma. Rural Financ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R].Food Policy Report,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1998.
[3]吴敌,明洋.略论农业的弱质性[J].农村经济,2004(11).
[4]邓学衷,陈天阁.农村金融改革:以需求为引导的供给调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2).
[5]曹力群.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金融论坛,2001(05).
[6]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01).
[7]石丹林,欧阳姝.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突破[J].武汉金融,2007(04).
[8]Pearce, Douglas P.; Myka, Reinsch; Joao Pedro,Azevedo;and Amitabh,Brar. Caja Los Andes (Bolivia) Diversifies into Rural Lending. Washington DC: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 (CGAP)agricultural microfinance:case study 3. 2005.
[9]Rutherford, Stuart. The Poor and Th
eir Money,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ISBN 0-195-65255-X.
[10] Imran Matin. New Thinking and New Forms of Microfinancial Service Provision in Banglades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SA, SafeSave and Gono Bima[R].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gramme Working Series, Paper NO.7,2002, Published by: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Crawford House,Precinct Centre, Oxford Road, Manchester M13 9GH.
[11]Jonathan Coulter.Review of Ware
house Receipt System and Inventory Credit Initiatives in Eastern & Southern Africa, a Working Document for Commitment Commissioned by UNCTAD, under the All ACP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Program (AAACP), 2009.
[12]J.Coulter;G. Onumah. The role of warehouse receipt systems in enhanced commodity marketing and rural livelihoods in Africa[J].Food Policy, 2002(04).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营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