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2015-10-21 15:22梁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探究

梁成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教师首先要进行的教学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究新课改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能灵活的应对课堂上出现的随机情况,使课堂教学高效、顺利的进行。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是否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数学知识没什么实际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高效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创设丰富的数学模式,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需要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知识探究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促使他们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在创设数学活动时,要緊密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例如,让学生在探究“平移和旋转”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在自主操作过程中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以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因素是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使课堂教学环节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深入思考,使他们解决数学问题,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趣味性的问题引导下深入探究知识。随着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己提问、自己解答。为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都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找到他们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时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促进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好的学习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并长期坚持下来,成为良好的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还能使他们把这种习惯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让学生解决数学题目时,让他们认真观阅读题目,有效提取题目中的信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做题时速度很快,但是由于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导致对题目理解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养成他们认真阅读的习惯。

2.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既要和教师进行知识的交流,还要和同学进行知识的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通过认真倾听,结合他人的发言进行深入思考,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的把自己的看法用数学语言说出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够促进他们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自主探究来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的进行知识探究。由于小学生的兴趣持久都不高,在进行自主探究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探索活动的实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例如,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提出:“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剪的是不是对称图形。”教师把长方形纸对折后,以折痕为中心剪出了一个漂亮的花瓶。然后又提出:“你们能不能自己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试一试,剪好后向同学介绍介绍你的对称图形。”这样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愿望投入到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操作的成功率, 进一步增强了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努力,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以人文本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学会提问,敢于提问,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高效进行。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