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娟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学习的抽象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爱热闹的年龄特征之间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能够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是必要的。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情境成了联结数学、学生和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且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如我教学“面积”时,就有意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周长的探求过程。上课开始,秦老师通过故事引出狗熊两兄弟的菜地,两块菜地每条边的边长都是整厘米的,一块长方形,一块正方形,哪块菜地大呢?两兄弟争论不休,学生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接着狐狸出场做裁判,沿着两块菜地四周分别走了一圈,发现都是大约60步(即两块菜地的周长一样),便下结论:两块菜地一样大。“你同意吗?”秦老师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在辩论中复习了面积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整堂课由菜地引发出一系列问题:在长方形菜地中劃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地种萝卜,两块菜地周长都是20米怎样比大小?等等。在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系统复习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激发起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关于这一点,南师附小的学生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贲友林的课堂上我们能依稀看到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首先是课前研究,这应该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然后课堂上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小组交流;最后是汇报。汇报时小组成员全体上去,分工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质疑的声音。“谁对我的方法有补充和质疑?”“谁对我的方法有疑惑?”“谁来说说你的方法?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学生自主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
三、有效发挥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们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他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都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不由得让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适度的激励性评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重拾自我,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健康成长,也可以促进师生情感的融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有效地评价,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深度,还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表扬、赞许;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批评,而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不应该只和优等生交流,而忽视和学困生沟通,应该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值得我们去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