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

2015-10-21 17:25王丽萍侯玉婷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8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土地流转对策

王丽萍 侯玉婷

摘要:农业機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保障,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对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土地流转的形式、特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暴露了生产无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产权不得转让等弊端,影响了农业经营和发展。为此,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号召和指引下,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颁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2015两会期间中央1号文件提出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议题,可见积极探索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机化发展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焦点。

一、土地流转的概念及现状

土地流转是指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农业经济组织的过程。土地流转可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值实现农业现代化。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3.4亿亩,流转率为26%,比2008年底上涨17.1个百分点。

二、土地流转的形式及特点

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或转让、反租倒包、土地入股、 土地互换以及 租赁经营。土地流转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土地用途多元化、土地流转面积规模化、土地流转时限长期化、土地流转范围扩大化、以及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三、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后种粮补贴仍是补给承包农户,削弱了专业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土地流转法律规定混乱,权利界定不明确,农户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限制不合理、价值实现受到限制等问题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

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是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前提,我国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尚未能完全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制度不合理等造成土地不易流转;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有待提高,基层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土地流转的自发性、盲目性大,部分土地流转未按规定到相关部门办理流转手续;土地流转未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条款起草不规范,双方权利、义务界定不明确,法律效力低下;书面合同没有及时上报备案等漏洞导致纠纷时有发生,妨碍土地的正常流转。

(四)土地流转所有权不明确

我国法律对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可以为集体所有、乡村所有、村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等。而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同利益偏好相互制约、彼此冲突,这些主体之间相互牵制的极其复杂的多元利益关系为土地流转出现的管理混乱、农民利益分配冲突埋下伏笔。

(五)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绝大部分地方尚未建立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土地有偿流转机制,土地投资补偿制度,未能激发起广大农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没有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土地流转信息传播不畅,导致没有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没有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制,缺少在土地出租方和承包方之间的信息传播服务机构,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速度。

四、土地流转对农机化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 土地流转可扩大土地使用规模。土地流转集中条块分割的土地,使土地由细碎化经营转为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克服了大功率耕耘机械、联合收割机等无法在小面积土地上应用的限制,使农业科研队伍把先进的生产技术、设施设备应用到耕地上,使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2. 土地流转可提高农业信息传播效率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支持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土地流转后土地使用权得到适度集中,缩短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增加农业科技信息量,传达最新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

3. 土地流转可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小块土地机械作业效率低,农机作业费用高,农机生产效益下降,削弱农户采用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大片生产,农机可连续作业减少掉头、倒块等作业时间,降低农机燃油成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大范围生产。

4. 土地流转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农业合作组织手中,形成规模化生产,建立和完善种植结构,统一管理形成产业链条。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 土地流转可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土地流转后规模经营,市场竞争将形成一个集农机供应、维修、培训、推广和机械化作业于一体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其将推动农机化朝着规范化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负面影响

当前,土地流转中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妨碍了农机化发展。

1. 土地流转风险逐步显现。部分村委会干部未能履行职责,尚未对承租方的经济能力调查论证便将土地承包出去,导致部分土地租金不能及时收回,农民利益受到侵犯削弱了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同时农机服务组织没有建立收取复耕保证金制度,致使某些农业生产项目对土地耕作层破坏较大,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

2. 土地流转矛盾尚未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滞后,流转手续不全,承包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等问题激化了出租方与承包方之间的矛盾,削弱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农户权益受到损害等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有效进行。

五、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

拓展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普及农户政策法规的规定,示范农户典型土地纠纷案例,使农户树立依法保护自身权利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力度

提升管理部门和村委会的责任意识,将被动管理改进为主动管理,主动为农户传授最近农业科技成果、提供规范合同文本、及时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制定内部决策成本,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全程监管土地流转过程,为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进展提供保障。

(三)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

管理部门时刻指导和监管中介服务组织工作,及時公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提供土地评估服务,登记备案土地流转信息,为农户解决土地纠纷提供依据。向农户讲解农机具知识、提供专业维修等,开展土地信托、价值评估、抵押融资等社会化服务工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四)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的配套政策

认真贯彻实施好《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其他政策规定,研究出台激励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等, 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的引导、规范和服务工作。此外,国家应提前公布政策体系,提高政策预期效果,达到提高土地流转率的目的。

(五)制定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制定法律法规为土地流转保驾护航,严厉打击土地流转的投机行为和暗箱操作,强化农村的普法教育,完善土地流转调解、仲裁体系,同时以法律法规保护、固化土地流转的阶段性成果,从政策和法规制度上保障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曾红萍.地方政府行为与农地集中流转——兼论资本下乡的后果[J].北京社会科学,2015(03).

[2]吴贵森.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立法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3]张富杰.农村土地流转:特点、经验、问题及对策——基于贵州省平坝县城关镇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15).

[4]李东方.完善和加快土地流转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当务之急[J].农业经济,2012(06).

[5]李建友.关于加快农机化发展,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7).

[6]严霖元,吴彦红,单蕾.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J].农机化研究,2004(06).

[7]黄鹤群.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以南通市农村土地流转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5(03).

[8]刘贵清.博弈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创新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土地流转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