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探讨

2015-10-21 18:32:11魏璐
2015年30期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课程融合

魏璐

摘 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对小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将《小企业会计准则》融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课程融合

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资料,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366.6万户(含分支机构),小企业占总数的90%以上,其中私营企业1085.72万户,个体工商户4059.27万户,目前,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小企业的数量与日巨增,除了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除了有少量的毕业生在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就业外,很大一部分都会进入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就业。财政部财会[2011]20号“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规定小企业和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要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后,我国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将面临着一定的调整与变革,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用于小企业会计工作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专业课程的融合。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效缓解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与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对比的是小企业一直存在财务人才匮乏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是一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学生在校学习的财务课程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培养目标是成为大中型企业财务人员,学生多不愿意去小企业就业。课程设置方面,很少有学校独立设置了小企业会计相关课程,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胜任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一专多能以及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思想意识方面,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小企业岗位意识,科学引导学生到小企业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我国制定和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后,为我国的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完善的会计标准体系,所以有必须要通过在会计教学中融入《小企业会计准则》,提高学生会计知识技能与小企业会计工作需求的对接程度,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到小企业就业的意识,从而有效缓解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二)完善会计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通过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学习,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原则,重核算能力,坚持会计与税法相分离。小企业会计其实是税务会计,虽然也考虑相关会计原则,但更多地强调服务于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会计课程体系缺少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小企业会计课程。《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小企业会计工作主要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的会计工作相应的发生了调整与变化,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改变。因此,高职院校有必须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加强学生针对小企业会计知识技能的学习,以满足社会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从而保证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以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企业因为一般业务量不多,人员设置不全,因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一般希望其具备一岗多能或多岗一人的能力,岗位的复合性高求比较。同时,小企业对会计人员涉税处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如何用好国家相关扶持政策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通过设置小企业会计课程,可整合《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常见税种的涉税处理、纳税申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小企业规范的会计核算和涉税处理,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考虑的全局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與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式

(一)加强教师自身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至今为止时间不长,而会计专业教师在学校主要是讲授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的财务知识,《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税收法规可能缺乏了解,因此,其中的很多新知识和新理论都需要会计专任教师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研究。会计教师首先要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和适用范围有明确的了解,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标的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二)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可以考虑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增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同时再单独开设《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

当前绝大部分院校的会计主干课程都是财务会计,它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常规业务的会计处理,其课程范围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其主体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只是相比较而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难度有所降低,如一级会计科目方面,由《企业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156个变为了66个,在税法的处理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减化,如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同时,《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减少了小企业财会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机会,如小企业对资产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不能使用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这样也降低了会计人员出错的机会。新课程可以将两种准则相整合,适当删减企业会计准则难度较大较抽象而在企业运用较少的内容,增加两种准则的对比处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

除了在财务会计主干课程中融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还需综合考虑小企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设置《小企业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这一课程需要根据小企业涉税较多及一人多岗的特点来设置课程内容,同时还应当选用一些专门针对小企业的、能够支持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软件来进行实操练习,例如“用友畅捷通T3教育专版软件”,以更好的实现学生与岗位的衔接,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

小企业在各个地区数量较多,学校容易与他们之间取得联系,并形成一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从合作的小企业中聘请有长期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训课教师,以及与教师合作编制适合于小企业实务的实训辅导教材等方式,將企业具体工作过程引入到小企业会计理论及实训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到合作小企业进行顶岗培训,真正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开展与小企业的实习就业合作,课程考核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合作小企业实习,只有通过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使学生在正式上岗前形成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直观认识,才更有利于他们未来迅速的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结论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对小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要解决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全面提高学生适用于小企业的综合能力,将《小企业会计准则》融入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本文深入分析了要实现这种融合,需要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即通过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增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以及再单独开设《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并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升。(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赵耀.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与纳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2] 雷宇.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融入财务会计课程体系[J].财会月刊,2013(12):116

[3] 张云洁.《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影响[J].当代会计,2014(6):30-31.

猜你喜欢
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课程融合
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分析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日语视听说类与文化概况类课程融合初步探讨
谨慎性原则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商(2016年34期)2016-11-24 14:26:58
“课程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渐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课证融合”的《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及差异的根本原因
商业会计(2016年11期)2016-10-20 01:08:19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20期)2016-09-27 01:08:39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两者之间具体差异及其产生的影响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40:11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问题研究
商(2016年5期)2016-03-28 1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