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殿跃 赵立刚 黄昕
【摘 要】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来自本院门诊符合试验标准的15例患者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针灸取穴:髀关、伏兔、风市、血海、梁丘、阳陵泉、阿是穴;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穴位注射:根据病情需要每次选取2个穴位注射普鲁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周4次,4次为一疗程;2-4个疗程后进行评定。结果 痊愈9例,占60%;显效4例,占26.7%;有效2例,占13.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针灸;穴位注射;股外侧皮神经炎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1],病变多位于一侧,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其症状为在大腿前外面的下2/3部位,自觉麻木、蚁爬、烧灼感、针刺感或沉重不适等感觉异常,少数呈疼痛形式,站立或步行过久尤明显。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但无肌肉萎缩或运动障碍,也称为Roth综合征[2]。近两年笔者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本疗法共治疗来自本院门诊的患者15例,其中女6例,男9例,右侧8例,左侧7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63岁,其中40-50岁患者居多;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年。
1.2 诊断标准 一侧或双侧大腿前外面有麻木、蚁爬、烧灼感、针刺感或沉重不适等感觉异常,局部有痛觉或触觉过敏或减退,无肌萎缩及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以及腱反射正常。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大腿前外侧面皮肤有创伤、感染、溃疡者。②临床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③因带状疱疹、股骨头坏死或腰间盘突出引起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不能配合坚持完成实验者。
1.4 治疗方法
1.4.1 针灸治疗 取患侧髀关、伏兔、风市、血海、梁丘、阳陵泉、阿是穴;每日1次,7次一疗程。
1.4.2 穴位注射 1)药物组成:普鲁卡因注射液2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4476,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B1注射液1 mL(5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100,生产企业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维生素B12注射液1ml(0.5mg)(批準文号:国药准字H31021963,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2)用法:取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普鲁卡因注射液1ml,维生素B1 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并将上述注射液混匀,用酒精棉球在上述穴位皮肤上常规消毒后,迅速进针,刺入0.5-1寸,有针感后抽吸无回血再将药液缓缓注入, 抽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局部揉按1分钟以促进药物吸收。每周4次,4次为一疗程。2-4个疗程后进行评定。
1.5 疗效评定标准和治疗结果 痊愈:患处皮肤感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共计9例,占6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共计4例,占26.7%;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但皮肤浅感觉恢复不明显,患处面积无明显缩小,共计2例,占13.3%;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共计0例,占0%;总有效率100%。
2 体会
股外侧皮神经炎属祖国医学“皮痹”、“着痹”、“髀痹”范畴,以大腿前外侧皮肤疼痛或麻木不仁为主症。中医学认为其病因[3]多系由皮部卫气不固,腠理空疏,风邪乘虚而入,造成局部络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凝滞于肤,故而发病。治疗上宜采用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法。应用《内经》中十二刺法之“输刺”[4]:“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以针垂直刺入腧穴,较深处候气,得气后将针慢慢退出,乃从阴引阳,以泻病邪,活血行气、疏通经络皮痹乃除。现代医学认为股外侧皮神经炎是由于卡压、受损等多种原因导致股外侧皮神经受损、发炎所致,临床上多采用局部注射的方法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以营养和修复受损神经,恢复股外侧皮神经的功能。本实验应用穴位注射的依据:腧穴的近治作用因而选取上述穴位,普鲁卡因注射液为局部麻醉药,临床多用于“封闭疗法”[4];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营养神经,活血补血改善血液循环,故能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诸症得愈。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止痛快,疗效好,治愈率高,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绪平,李发培.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近10年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6.
[2] 程为平.针灸止痛经验实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22.
[3] 韩怡菊.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80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09,02:0301.
[4] 孙申田.针灸医案精选[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2.
[5] 赵幼麟.封闭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9例[J].1986,(3).
作者单位: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付殿跃)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立刚,黄昕)
*通讯作者:黄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