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伟
摘 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逐步建立了与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新的问题的不断暴露,金融发展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助力;金融实现
1. 普惠金融的提出
中国的金融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银行为主体的现代金融体系,由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因素,银行倾向于财务透明、具有更多抵押资产的大型企业和大客户提供信贷支持,而将处于劣势低位的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边缘化,而后者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传统的金融体系一直饱受诟病。普惠金融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是指构建可以为国家所有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金融服務体系。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指出构建普惠金融的金融发展战略,为后期的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让处于金融服务边缘的群体如中小企业、三农人群以及城市低收入者更加平等的享受现代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利用普惠金融实现自身的发展以及经济收入的提高。普惠金融的内涵主要是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以及普遍性。
2.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不足
政府近几年一直鼓励为小微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但效果不佳。我国金融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经济欠发达地区营利性差,金融机构的覆盖率低。盈利性是金融机构的目标之一,相比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县域及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盈利较差,每笔业务的数额小、风险大,所以传统金融机构有减少这些区域的营业网点的趋势。(2)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东南沿海发展良好,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省级层面来看,省会及大中城市经济状况良好,而三、四线城市经济水平欠佳。一个地区经济的好坏依赖于金融的发展程度同时又决定金融的未来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决定了金融发展的不平衡。(3)小微企业等自身因素造成交易成本高。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经济状况欠佳,财务透明度较差同时缺少相应的抵押物,这就造成了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易过程中成本过高,而一向注重风险与收益的金融机构势必会将这些企业排除在外。
3.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契合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同时体现金融功能的新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与金融的特性与功能,而互联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便捷、去中心化,这就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密切的契合性。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包括:(1)准入门槛低,覆盖率高。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允许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支付、理财、小额融资等金融活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捷服务。(2)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交易利用网络开展,这就节约了部分人力与管理成本以及场地费用的支出,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3)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优势。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同时会在互联网上留下交易记录与违约支付的相关信息。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获取客户的信用状况,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并提高金融的普惠性。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其在普惠金融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4. 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众多人的利益,因此重视其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其风险的控制。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建议如下:(1)继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在国家层面我国互联网的覆盖率已经很高,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互联网的使用率依然很低。所以政府应该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大网络铺设力度,并争取提速降费措施早日出台。(2)加大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正在经历初期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部分中老年群体由于缺乏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而产生不信任感,导致他们互联网金融的参与度不高。所以需要对他们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提高参与度。(3)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为了让普通大众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尽快明确监管主体,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监管空白。(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邱峰. 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的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 2014(8): 25-29.
[2] 王雪坤.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J]. 财税统计, 2015(3):88-90.
[3] 林宏山. 互联网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探讨[J]. 上海金融, 2014(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