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美国白蛾的发生及防控对策

2015-10-20 01:06张兴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美国白蛾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张兴印

摘 要:该文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基本特征和监测调查方法,通过美国白蛾2012-2015年从传入到暴发过程调查,汇总了美国白蛾在萧县境内的发生情况,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美国白蛾;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80-03

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属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4℃,年均日照时数为2 408h,年有效积温4 400℃,无霜期206d,年均降水量854.6㎜。这样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林木的生长,也容易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扩散。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对象,也是我国唯一被农业、林业共同列为检疫对象的害虫。2012年萧县首次发现疫情,2013年被列为美国白蛾疫区。

1 美国白蛾特征

1.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白色;雌蛾体长9.5~15.0mm,翅展30~42mm,前、后翅及腹部白色无斑点;触角锯齿状,褐色。雄蛾体长9~13.5mm,翅展25.0~36.5mm,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越冬代雄蛾前翅有浓密的褐色斑。(2)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卵单层紧密排列成块产于叶背有密毛粘连,每卵块约500~600粒,覆盖白色鳞毛。(3)幼虫。初孵幼虫为黄色或淡褐色。老熟幼虫头部黑色,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4)蛹。初化蛹为淡黄色,后逐渐变为暗红褐色;臂棘由10-16个细刺组成,每棘端部膨大呈盘状;跟棘前端呈喇叭口状;胸部背面中央具一纵脊。

1.2 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在萧县1a3代,以蛹在树皮下、表土、石缝及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初羽化,5月1~4日为羽化高峰期。(1)成虫。越冬代,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第一代,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成虫有趋光性,喜夜间活动,交尾后产卵于叶背。(2)卵。第一代,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3)幼虫。第一代,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三代,8月下旬至10月下旬。(4)蛹。第一代,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三代,9月下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

1.3 生态学特性 美国白蛾的发育起始温度是10℃,完成一个世代需要800℃·d。美国白蛾危害的寄主植物种类达49科108属175种,主要为害行道树、观赏树木和果树,尤以阔叶树为重,同时也危害农作物和蔬菜等。

1.4 危害特征 (1)食性杂。危害包括林木、果树、花卉、农作物在内的300多种植物。(2)繁殖量大。一头雌成虫一次产卵600~1 000粒,最多达1 900粒,年繁殖后代3 000万至2亿头。(3)适应性强。幼虫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5龄以上不取食能存活15d。(4)传播途径广。一年四季均可随货物和交通工具做远距离传播。(5)危害严重。美国白蛾以幼虫危害,据资料及观察:1~4龄幼虫群集,多在1个网幕中生活,初孵幼虫吐丝结网,在网幕内取食寄主的叶肉,受害叶片仅留叶脉呈白膜状而枯黄;2~4龄分成几个网幕,5龄后分散危害,食叶呈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可吃光叶片,树木食成光杆,被害木树势衰弱,易遭其它病虫害的侵袭,削弱了树木的抗寒等抗逆能力,连续受害可导致被害树死亡。(6)严重扰民。成熟幼虫有进入居民家中及公共场所寻找食物和化蛹的习性,严重扰乱群众的正常生活。

2 美国白蛾的监测与调查

2.1 监测普查时间 美国白蛾应全年跟踪监测,危害情况最佳监测期为幼虫网幕期,在萧县网幕期最佳显露期为:第一代幼虫是6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是7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是9月上中旬。

2.2 监测普查地点 疫情发生区要进行全面普查监测。未发生区及新传入区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靠近发生区的林木,与发生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货物存放集散地周围的树木;乡村农户房前屋后,城区机关单位院落的树木;公路、铁路及沿途的树木等。特别是城乡绿化带、绿色长廊、旅游景点、交通站点、货场、臭水沟、家禽家畜养殖场、卫生条件差的厕所等周边的树木。

2.3 监测重点 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桑树、泡桐、悬铃木、榆树、臭椿、杨树、白蜡树、樱花、枫杨、苹果、杏等。一般喜食树种:柳、桃、胡桃楸、梨、刺槐、柿、紫荆、丁香、葡萄等。调查部位,第1代幼虫网幕常发生在树冠下部,第2、3代逐渐上移。调查虫态是重点调查幼虫期,以查网幕为主。调查关键抓住幼虫有网幕的明显特征,查看树冠上是否有网幕。

2.4 调查方法 疫情发生区要全面普查监测。未发生区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靠可能发生区进行重点监测。采取踏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踏查时目测是否有网幕,然后设置标准地详查。林带按标准段设置一块标准地详查;片林随机设置标准地详查;重点场所原则上逐株详查。(1)蛹期调查。一是在老树皮、乱石堆、墙缝等越冬场所,采集越冬蛹100~300个;二是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或从野外采集200~300个老熟幼虫饲养化蛹,调查蛹的羽化情况、寄生率和死亡率。(2)成虫期调查。用黑光灯、性诱剂进行诱捕,调查、确定发生期。(3)卵期调查。野外采集10块卵块,调查每块卵粒数,观察孵化日期、孵化数量,计算孵化率。(4)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社区为调查单位。每点要抽查100~300株树木(片林300株以上),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有网株率和平均每株网幕数。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三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3 萧县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3.1 美国白蛾发生概况 萧县美国白蛾在2012年9月6日第三代普查中首次发现。经过2013-2014年繁殖扩散,2015年逐步进入暴发期。从表1可以看出,发生区域由少部分乡镇扩散到全境;发生面积由最初发现8hm2,发展到2015年的6 667hm2以上,每年递增约为10倍;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更是加速度递增,种群数量的大幅度剧增,形成了美国白蛾大暴发期的来临。

3.2 发生原因分析

3.2.1 美国白蛾自身特性决定 由于美国白蛾具有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等特性,是造成美国白蛾传播蔓延最主要的原因。

3.2.2 环境条件适宜 萧县气候条件属于美国白蛾最适生区,加之近几年来,持续暖冬,有利于害虫越冬,越冬后蛹基数存活率高、虫口基数大,极易造成食叶害虫暴发成灾。夏季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增加,危害期提前。

3.2.3 人为活动频繁 萧县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人口密集,物资交流频繁,美国白蛾随人为活动带入异地。

3.2.4 地缘因素影响 萧县地处4省交汇处,且与该县接壤的周边县市区均为美国白蛾疫区,且仍在扩展。据资料介绍,美国白蛾每年自然传播距离可达35~50km,所以我县很难逃脱美国白蛾的发生威胁。

3.2.5 种群积累完成 萧县美国白蛾传入已经历了4a的过程,种群繁衍经过2012年的传入期,2013-2014年扩散蔓延期,进入2015年虫口密度大幅积累剧增,达到了大暴发成熟条件,所以如果没有强有力防控措施,没有真正破坏其发育条件环境因素,美国白蛾随时可能大暴发。

3.2.6 虫情监测不到位 美国白蛾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潜入,笔者认为,美国白蛾传入后有可能1~2a后才被发现,“第一时间发现”很难做到,防治多是“追着屁股打”。一是初始进入没有造成危害时,并不被人们所知道;二是目前调查监测手段落后,诱捕器、测报灯等使用少,先进的监测工具使用更少;三是不认识,刚传入很多技术人员也想不到,甚至不认识,一般群众就更难以认识。虫情监测不到位,防治决策则无从谈起。

3.2.7 主动防治意识淡弱 由于美国白蛾初始传入危害并不严重,所以广大干群对其危害威胁不被认识,主动防治意识淡薄,存在等靠观望思想,当美国白蛾开始形成灾害,再去组织防治,往往错失最佳防治时机,灾害发生在所难免。

3.2.8 防治能力不强 一是缺乏防治设备。由于美国白蛾寄主多数是高大的林木,没有大型防治机械难以实现防治作业,群众不可能购买大型防治机械,政府购买也很难满足需求。二是防治手段单一。目前的防治大多数还是过去的喷药防治,没有针对不同的虫情、各个虫态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综合防治。三是防治财力不足。在疫情来临时,需要采取迅速果断的防治措施,往往因财力不足无法实现,错失最佳防治时机,导致疫情扩散,小灾变大灾。

3.2.9 林分御灾能力差 萧县目前主要是人工纯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生物多样性差,没有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林木一旦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林分不能自控,无法抵御入侵之敌,也是导致美国白蛾危害猖獗的重要因素。

4 防控对策

美国白蛾防控事关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事关环境建设和生态安全,一旦防治不力,造成大范围疫情暴发,将给农业、林业造成严重危害,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笔者提出如下防治对策。

4.1 强化检疫,防止蔓延 按照有关检疫法规和技术规程,加大检疫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检疫合格,方可调运,杜绝不检疫签证和无证违法调运,防止美国白蛾等危险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和蔓延。

4.2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 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健全美国白蛾监测体系,定期、全覆盖开展疫情调查,特别是美国白蛾网幕期调查;还要提高监测科学化水平,推广应用监测预报新技术;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布虫情预报。特别是对可能发生区和与发生区距离较近的地区,调集技术力量重点监测,力求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

4.3 大力宣传,及早防治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向社会宣传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公布疫情动态,普及防控知识,力求及早防治,改变其目前“追着屁股打”为“迎头打”,扩大防治包围圈,逐步缩小美国白蛾分布范围,把“防早、防小、防好”落到实处,彻底控制美国白蛾加速蔓延的态势。

4.4 政府主导,联防联治 美国白蛾是危险性、检疫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联防联治。按照“属地管理,地方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健全防治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林业、农业、水利、建设、交通、质检等各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防控局面,消除防治死角。在美国白蛾发生区,国家、省应当建立统一是联防体系,统一指挥,深化毗邻行政区间的联防联治机制,克服有防有不防,插花地带无法防等难点,打一场围歼美国白蛾的人民战争,真正提高防治成效。

4.5 依法防治,果断防治 根据《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规,按照“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度,提高林农防治的自觉性。对于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政府为了不失防治时机,避免更大的损失,政府应统筹财力,果断迅速防治,减少灾情发生,保护人民的财产,维护生态安全。

4.6 正确决策,适时防治 美国白蛾防控必须根据其发生危害规律,做出防治规划,不失时机地防治。为了逐步压缩发生面积,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应坚持“围歼第一代,普防第二代,控制第三代”的防治策略。要严格监测美国白蛾的发育进程,抓住防治最佳时机,开展防治作业。

4.7 提升能力,科学防控 要不断地学习外地的先进防治经验,研究科学的防治技术,大力推广成功的防治措施,探索一举多效的防治手段,找到安全、高效、操作简便的防治方法,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综合防治成效。

4.8 优化结构,林分自控 一要加强保护和利用鸟类等各类天敌,增加生物多样性;二要大力营造混交林,增加本土化树种种植,改造现有的人工纯林,使其逐步近自然化;三要加强森林抚育,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林木抗性,建立形成比较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高林分的御灾能力,使林分逐步达到自控,实现生物和谐,生态平衡,有虫不成灾,森林健康的目标。

5 主要防控技术

5.1 人工物理防治 (1)人工挖茧蛹。每年秋冬至翌年3月底,针对越冬代美国白蛾蛹在浅土层、枯枝落叶下越冬的特性,人工挖蛹。(2)围草诱蛹。老熟幼虫下树前,在距地面约1.3m处树干绑草靶,引诱幼虫入内化蛹,定时解下草靶,集中销毁。(3)性引诱剂、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悬挂诱捕器诱杀雄蛾;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多种杀虫灯诱杀成虫。(4)人工捕杀成虫。刚羽化的成虫对直立物有较强的趋性,此时捕杀静伏在墙面、电线杆和树干等直立物上的成虫;对住宅、路灯等灯光诱来的成虫也要及时扑杀。(5)剪除卵块、网幕。越冬代美国白蛾成虫在树冠中下部外围叶片产卵,5龄前幼虫群集在网幕内危害,此时利用高枝剪等工具剪除卵块、网幕,集中销毁。

5.2 生物防治 在初龄幼虫期喷施BT(苏云金杆菌)、美国白蛾病毒,防治效果达97%以上;在老熟幼虫和化蛹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寄生吸取老熟幼虫和蛹体内营养,控制美国白蛾。

5.3 打孔注药 用打孔机在树干近基部以45°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胸径10cm以下5个孔,胸径每增加5cm增加1个孔。药剂种类有:阿维菌素、氯胺磷、森得保、吡虫啉3~5倍液,每孔注药7~10mL,每隔7~8d注1次,连注3次。

5.4 涂毒环 在树干胸高处,涂药环。菊酯类药剂∶废机油∶柴油=1∶3∶5混匀后,用毛刷在树干上涂抹10~15cm宽的药环,直接毒杀下树幼虫和药剂内吸到树体各部毒杀幼虫。

5.5 喷烟防治 低龄幼虫期,利用烟雾机,早晚静风时,对较大面积片林喷烟剂防治。

5.6 喷雾防治 幼虫期利用飞机、高射程喷雾机、高压喷雾机等叶面喷雾。(1)植物源杀虫剂。主要是苦参碱、苦·烟乳油等。(2)仿生、无公害药剂。主要药剂种类是阿维·灭幼脲、阿维·杀铃脲、甲维·氟铃脲、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氟铃脲、甲维盐、阿维菌素、高渗苯氧威、吡虫啉、溴氰菊酯等。

(责编:吴祚云)

猜你喜欢
美国白蛾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空中拖拉机”喷洒阿维灭幼脲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试验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