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2016-12-15 09:24雷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玉米螟防治措施

雷敏

摘要: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获得。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区对玉米螟的防治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防治措施,但因为一线的种植农户“防”的意识薄弱、“治”的能力不够,因此在玉米螟的综合防治上仍旧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本文立足于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及发生特点,结合传统防治中的不足,进行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策略研究,以期为实现玉米螟的有效防治寻找理论基础,促进玉米高产优质的获得。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且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后期需要的管理较少,所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广,尤其在我国西南山区,更是成为山里的主粮,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也正是玉米的生长特点让农户们忽视了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玉米螟正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获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将严重降低玉米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区对玉米螟的防治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防治措施,但因为一线的种植农户“防”的意识薄弱、“治”的能力不够,因此在玉米螟的综合防治上仍旧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因此,本文立足于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及发生特点,结合传统防治中的不足,进行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策略研究,以期为实现玉米螟的有效防治寻找理论基础,促进玉米高产优质的获得。

一、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及发生特点分析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通常又被称之为钻心虫,对玉米的危害极大,可危害很多代,直接对玉米的茎叶进行侵害,影响玉米的水分和肥力的传输,最终造成玉米减产及玉米品质的降低。所以来实现玉米螟的有效综合防治的话,需要先明确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措施提出。具体来说,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及发生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境的影响

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由于环境植被的锐减,废气污水等排放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环境的平衡受到了影响,空气中的CO2排放量严重超标,造成了温室效应,夏天温度越来越高,加之雨水的增多,温湿度的增高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冬天的温度也有所提升,使得土壤里的害虫没有被冻死,对于连作的土地就增大了玉米螟的发生概率。

2.品种的影响

品种的选择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品种大都是各地区根据所谓的经验随意选择,没有有效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气候、土壤环境等情况进行选择,即没有科学的选择体系,很多外地品种在没有经过科学的区域试验就直接进行推广,这就容易产生品种的选择不当,在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玉米螟的发生概率。

3.种植方式的影响

我国的农作物的种植大都还是传统的农户种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种植,包括田间配置、肥料施用以及田间管理等。田间配置上会出现同一块土地上进行同类型作物的连作,这就增加了玉米螟的发生概率;在水肥的管理上也就是随机进行,没有科学的用量及喷施时间的意识,加之在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喷施上大都是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才进行,这就增加了防治难度。

二、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策略研究

对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及发生特点分析可知,玉米螟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但如若不能及时有效进行防治,将造成玉米的大幅度减产及品质的降低。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区对玉米螟的防治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防治措施,但因为一线的种植农户“防”的意识薄弱、“治”的能力不够,因此在玉米螟的综合防治上仍旧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笔者就前述结合自身经验对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策略研究如下: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玉米螟的综合防治中最简单直接,农户操作性最强的防治措施,该环节的实施主要在“防”。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分为几点,第一,对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选择,具体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结合地区的优势抗玉米螟品种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实现从源头上对玉米螟的防治,减少玉米螟的发生概率;第二,对玉米螟的发生环境处理,具体是对收获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就地粉碎还田,并将其作为燃料或者肥料处理,将可能存在的玉米螟进行进一步的消灭,进一步降低玉米螟越冬的数量,实现来年玉米螟发生的概率降低,进而实现来年玉米收侵害程度降低,从玉米螟发生的源头进行了防治。另外一方面,从玉米的生长特点来说,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同类作物的连作种植,以实现对玉米螟发生规律及抗药性规律的打破,促进对玉米螟的有效防治。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将生物界的天敌进行引入,一般选择的是能消灭玉米螟虫卵的赤眼蜂进行引入,重要的侧重点是在“防”和“治”两个方面,“防”主要是在玉米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将天敌进行引入,“治”这是在玉米螟发生之后进行引入。之所以选择赤眼蜂进行引入的生物防治,主要是针对于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广的地区而言,但生物防治的实施对于各方面要求较高,需要对赤眼蜂的品种及防治时间、数量都有较高的要求,且在具体的操作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人进行,相对于农业防治在实施上难度较大。就目前而言,只在我国地势平坦,且玉米种植面积较广的北方有推广实施。

3.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

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由于栽培技术运用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玉米螟发生的情况而提出,所以只要实现了玉米栽培技术的科学规范,就能有效减少玉米螟的发生概率,促进玉米螟的高效防治。具体来说,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几点,第一,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将防治玉米螟及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进行相应浓度的拌种,这样可以在根源上进一步保证种子的质量,当然在种子的来源上需要在正规的渠道购买,在不正当的渠道上进行购买的就很可能连最起码的种子包衣都没有;第二,合理的田间配置种植及玉米种植地的温湿度的观察,温湿度高低严重影响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就栽培技术而言,可操作的是对玉米的种植田间配置进行科学规范,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及种植地的环境情况进行不同的田间配置种植,这样可以在促进玉米最佳生长空间的构建,保证玉米行间距的最佳通风状况,降低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还能实现对地力的充分利用。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玉米螟防治措施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葡萄白粉病在吐鲁番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