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润贤 王媛 杨彩云 王丽 郝飞
就全国而言,关于“城市记忆工程”,不同的城市因其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人文积淀的不同,其关注的角度和实施重点也会各不相同。而震后重建城市因其独有的特殊性,推进地震“城市记忆工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更具非凡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记忆的概念及涵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各个城市的结构在不断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迁。据有关方面统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城市化率约为14%,到1999年增至29.5%,2010年则增长到47.5%,2014年达到54%,突破了专家预计。在大规模城市建设、改造更新中,势必关系到城市古迹遗存、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如缺乏保护意识,将会使那些历史遗存遭到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那么城市空间的异化以及人与物固有关系的突变,使得城市人群再难体验到城市精神家园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目前保护城市记忆的呼声日渐高涨,也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城市记忆”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比较统一、明确、固定的表述和界定。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域范围、既定的时间段,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产生不同的城市记忆,因而它表达了人与环境的综合关系。新闻界、文化界认为“城市外在形态的‘记忆性具有更鲜明的文化命题实质与实在性意义”;建筑界以城市规划、建筑保护的视角,认为“城市记忆是指城市建筑历史依存的环境和信息,城市记忆是城市建筑的丰富宝库,它是以城市建筑为特点”;而档案、图书界的学者多是以保护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文献遗产为目的,认为“城市记忆即是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的整体性认知”,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这些历史记录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提取过程的总称。
城市记忆的涵盖从广义上说,主要包括城市的历史建筑、档案文献、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从社会学研究角度,城市记忆具体包括生态环境、居住形态、建筑遗址、文化内涵、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族情调、人文景观等各个方面。其承载物十分宽泛,包括:传统街区、文物古建、名人故居遗址、档案资料、方志文献、方言传说、集体仪式、雕塑纪念物、传统老字号、照片影像等。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主要包括特定地域内的代表性方言和民间文学、婚丧嫁娶礼俗、生产生活习俗、传统戏曲音乐舞蹈等;档案文献遗产主要包括各类载体、各年代产生的记录城市方方面面历史并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的档案资料。这些遗产记忆着城市的史脉和文脉,展示着城市的广度和深度,体现着每个城市独特的性格特征。
二、地震城市记忆工程难点
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旨在抢救并保存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文化载体的档案工作。而遭受大地震后重建的城市,推动“城市记忆工程”完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如同唐山、汶川等发生的大地震,可以说,某些城市记忆客观上存在断档现象,给地震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造成了很大难度:
难点一:城市记忆承载物大部消失。唐山发生的毁灭性大地震,瞬间夺走了24万多人的宝贵生命,被世人公认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摇篮、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成为一片废墟,整座城市受到全方位、毁灭性的破坏,城市建筑及其功能几乎破坏殆尽。汶川发生的8.0级强烈地震,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损失惨重,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此我们看到,发生大地震的城市原有城市空间环境在人们的视角中被整体毁灭,“城市记忆”对象,即不同年代的建筑、景观、街道等完全或大部消失,现今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
难点二:记载城市发展轨迹的档案资料出现缺失。地震发生时与城市灾民一起蒙难的还有大量的档案资料。以唐山为例,地震时除了“三线”保存的馆藏档案因远离震中无损失外,座落在市中心区的唐山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和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存的尚未移交进馆的档案,全部被埋压在废墟里,受到伴随地震而至的大暴雨淋漓和不同程度的积水浸泡,导致档案资料不同程度的损坏、损失,为今天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增添了难度。
难点三:民间历史遗存散失严重。城市记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散存于民间零散的、非官方的档案资料、老照片、老书籍、老文书、老家谱、历史实物、口述材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等等。震灾发生后,城市乡村断水断电,通讯设施不能运行,加上大量伤员急需救治,灾民一度处于恐慌之中,一时不能顾及生存之外的东西。因而,许多民间珍贵物品受到毁坏、家传文字材料等遭到损毁或散失、丢失,无疑加大了现今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时进行民间征集的难度。
综上所述,开展地震城市记忆工程,其难度远远超过其它城市,一般来说,也客观地决定了其所具有的“三性”:即由于地震灾难造成毁灭性破坏原因,决定了地震城市记忆工程的特殊性;由于原有古迹、古建筑物的消失,决定了地震城市记忆工程的复制性;由于需要借助照片、影像、档案、史料及口述追忆等还原历史文化的原貌,决定了地震城市记忆工程的逆转性。
三、震后重建城市的“城市记忆工程”对策
地震城市记忆工程难度虽然很大,但并非不可为。在这方面唐山市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如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不仅成为唐山人对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记忆,同时也是国内外宾客到唐山后必去的观瞻之地。而唐山中国水泥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则以实物和影像、照片画面如实记录了唐山起源于清朝末年近代工业的发展轨迹。滦县凭借历史资料复建的“滦州古城”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丰南区凭借清朝开挖废弃的运河复建的运河“唐人街”吸引着京津唐大批游客纷踏而至,以及丰润区修建的试图展现红学文化记忆的曹雪芹公园等等,都属值得点赞的“城市记忆工程”的点睛之作。事实证明,地震城市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大有可为,总结成功经验,推动震后重建城市的“城市记忆工程”,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纳入政府关切,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地震城市记忆工程的“特殊性、复制性、逆转性”,决定了地震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不仅涉及多部门,而且与广大民众相关联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抢救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明、弘扬城市精神、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协调是必要的,同时也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所属城市的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将“城市记忆工程”纳入议事日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重点项目内容和投资规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步调一致地推动此项工作,避免部门间相互攀比“多头不管”弊端发生。针对开展“城市记忆工程”耗资较多的现实,努力构建政府投资、社会筹资、企业投入等多渠道筹资体系,为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资金保障。
(二)加强档案资料的挖掘和开发,选择确定城市记忆闪光点。 地震城市记忆工程难点告诉我们,找回地震毁掉的“记忆”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恢复城市空间环境需要对城市的每一项史实、每一个典故、每一处风景名胜、每一座特色建筑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几乎被忘却的历史遗存,都要一点点地把它们从岁月的尘埃中整理出来,小心翼翼地还原于我们的城市,重新焕发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光彩。
第一,统一规划系统整合档案资源。依托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文化部门,积极调整档案资源的布局与结构,本着“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的原则,挖掘城市记忆中的闪光点,发现能够引起公众共鸣的城市记忆点,搞好精品整合,并利用网络技术对所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为相关职能部门和公众提供利用服务,使地方国家档案馆成为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基地。
第二,加强多元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资源的所有权是多元的。就唐山市而言,因城市的形成发轫于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平矿务局的创办,随着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记录煤炭和水泥工业发展的档案资源分别集中于开滦集团和冀东水泥集团,而铁路建设档案资源则分属于开滦和轨道客车(原机车车辆厂)两个企业。因此,整合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的相关档案实体资源,要在尊重档案资源所有权的基础上,加强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稳妥地实施,既保证档案所有权不变,又理清历史脉络、完整反映城市记忆,将历史清晰地展现给后人。
第三,打造城市记忆编研精品。为方便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各级文化、档案、文史、史志等部门应立足于普及与精编相结合,展示宣传与教育启迪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携手加强城市记忆编研工作,充分采集和利用已有城市记忆资源精心编纂档案编研专册、专题图书及丛书集锦或见诸于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的专题栏目等。如唐山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借助历史资料编辑的《史迹·唐山》,《唐山劳动日报》刊出的“唐山城市档案”栏目和《唐山晚报》刊出的“唐山档案”栏目等,深受观众和读者青睐。对于文字记载缺失的采集口述资源作补充,照片图片缺失的以充足文字作说明,力求完整展示城市记忆,完整追述事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结果。
(三)开展社会征集工作,夯实城市记忆民情民意基础。那些散存于民间零散的历史记忆资料和实物等,是城市记忆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可采取接受捐赠、收购、征购、代管及其它合法形式,加强社会征集工作,具体讲有五个方面:一是广泛征集各个发展时期记忆城市历史的书籍、传单、宣言、信函、日记、手迹等文字材料以及照片、实物等档案资料。二是记述城市历史面貌的各种版本的志书、族谱、家谱、村史、墓志、碑文,以及各个时期形成的重要契约、票据、证书、执照、合同等。三是反映城市历史的重大事件、自然灾害和界域、地形、地质、河流、气象及名胜古迹、地方风俗、民间工艺、传统产品等相关史料。四是城市域内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档案资料,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技术条件、图纸、产品鉴定会议文件、证书、产品发展历史等。五是著名人物档案资料。
(四)利用珍贵地震资料,做强特有记忆品牌。“地震记忆”是震后重建城市人民最强烈、最难忘的记忆,这种记忆将在这个城市世代相传,成为独特的“城市记忆”。所以,震后重建城市开展城市记忆工程,首选就是做足做强地震记忆这篇“大文章”。这里应重点做好四项工作:1、安全科学地保管和利用好记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过程的档案资料。力求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不同层面系统整合、管理好地震档案资源。使其不仅能为后人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实施组织领导、抢险救灾、恢复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还可为“地震社会学”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为解决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提供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2、保护好地震遗址。对经国务院和省、市批准为重点保护的地震遗址,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加以重点保护,使之成为地震城市人民“地震记忆”的见证物。同时为防震抗震科学研究提供实物依据,成为地震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3、不断完善抗震纪念馆功能。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抗震精神风貌为目的,打造系统展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记忆项目,使其成为世人了解地震城市的窗口,鼓舞群众、弘扬抗震精神的教育基地。4、持续推进城市航拍记录工作。在震后航拍城市震灾全貌基础上,伴随着城市重建,拟应每隔5年即进行一次城市航拍,以便采取比对方式,推进城市记忆工程。
(五)建立“城市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库。 “城市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库是“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下功夫规范记忆资源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建立起城市记忆数据资源库。
“城市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库设计应包括系统构建框架设计、系统体系框架设计、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阶段,其核心运行工作包括记忆资源采集、资源创建、资源存储、资源发布及资源分析过程。
“城市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库的构建思路应采用“集成—服务”理念。资源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资源基础构件、服务体系和系统应用。资源基础构件层主要是通过对原有档案、文史、图书、文博及实物等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起城市记忆数字资源的结构化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库和公共资源数据库等,形成多来源、多结构的记忆资源组合,为数字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服务体系层用来实现各单位数据的整合、共享和交换,它由专业数据查询、专题数据展示、资源数据输出、公众数据采集以及资源数据交换、元数据共享等服务模块组成。系统应用层基于服务层提供的记忆资源数据,通过记忆资源展示系统为各类用户提供展示和应用平台。
(本文为唐山市档案学会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