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洲,刘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政策建议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任洲,刘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蚌埠市作为皖北重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区,近年来也显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农民工返乡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例如创办企业、进驻创业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该市经济发展并促进了当地充分就业。但总体而言蚌埠市仍旧在返乡创业培训、融资渠道、风险保护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明显,因此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及发展农村金融建设对促进该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十分必要。
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
自2014年以来,在我国东部地区农民工回流现象日益加剧,沿海地区出现大规模用工荒。农民工们经过几年或多年外出务工实践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回乡创业。大量回流的农民工给我国中部许多地区的发展相应带来了许多资源,如何因势利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这些地区当下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安徽省蚌埠市是皖北重要的农民工输出地,近些年来农民工返乡现象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对蚌埠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还缺乏对该市农民工返乡及返乡创业等情况的研究。因此,对蚌埠市农民工返乡现状及返乡创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可资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向就始终以双向的形式存在于农民工的转移之中。农民工返乡现象作为农民工流动当中的重要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对于单个农民工输出地区的研究并据此提出针对该地区的改善政策是十分常见的形式;例如李三梅[1]就基于对辽宁省的调研分析对该省农民工保障政策提出建议,黄小勇等[2]基于江西地区农民工返乡情况对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提出建议。在对各地农民工返乡现象的研究当中,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对回流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行为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陈如[3]在上世纪末就曾认为农民工回乡办厂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谢韶光[4]也认为回乡农民工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管理带回家乡,在创业中引导当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的分析研究是一个热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区域概况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蚌埠市下辖四区三县,总面积5 952 km2,截至2012年,总人口362.3万,其中农业人口259.88万,人均总收入10 434.57元,2013年该市全年生产总值1 007.85亿元。
2.2外出农民工现状分析
2.2.1农民工外出总量根据蚌埠市有关部门2014年7月统计数据,该市实有外出农民工人数为59.84万人,占该市农业人口总数的23%,与2008年的60.09万、2009年的56.47万、2011年的60.5万人及2013年的60.74万人相比,外出打工人数总体处于平稳波动当中(图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县内及省内务工人数分别为58 199人和130 646人,均为近几年的新高。而且由于全市农业人口在不断增加,相对地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农业总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在全部外出农民工人数中45岁以下人数多达75.2%。
图1 近年来蚌埠市农民工人数统计
2.2.2流向地及所从事行业从2008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蚌埠市农民工外出主要流向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3个地区。2008~2010年,前往长三角打工人数与前往珠三角人口相对差别不大。根据蚌埠市农委公布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赴长三角打工人数为19.8万人、珠三角为16.8万人。但最近两年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同时长三角地区经济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前往长三角打工,根据2014年7月数据,前往长三角打工人数多达228 047人,而前往珠三角打工人数降为106 021人,前往京津地区打工人数一直保持在6万人左右(图2)。由于在所有外出农民工中有六成的农民工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且初高中文化人员达到80.8%,难以从事需要一定技术的行业,所以外出农民工中有近70%的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主要集中在服装制鞋、电工电子企业。
2.2.3返乡情况分析根据蚌埠市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从2008年以来全市农民工返乡情况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由于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大批工厂倒闭,工人下岗,所以很多农民工返乡回城,2008年底全市返乡农民工人数为51 653人,占外出总人口的8.6%;金融危机过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恢复,返乡比例开始出现下降。近三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从密集型产业转化为集约型产业,以及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近年来蚌埠市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返乡,相比2013年年底,2014年7月蚌埠市农民工人数减少6.8万人,新转移就业人数为23 497人,全市返乡农民工人数多达9.1万人,占农民工总人数的15.2%。
图2 蚌埠市农民工转移就业情况(截至2014年7月)
3.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由于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本,并顺应经济发达地区的思想观念影响,渴望自己当老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紧跟蚌埠市经济发展势头,回乡创业。根据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截至2014年7月全市累计返乡创业人数多达5 353人,其中相比2013年同期新增496人。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累计创办实体3 956个,有329人(8.3%)回乡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2 076人(52.4%)回乡从事个体经营及305人(8.2%)创办企业,累计带动22 633人就业(图3),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化。
图3 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截至2014年7月)
同时,蚌埠市大力加强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多达20个,其中长青乡、东刘集镇等9个农民工创业园被评为省级创业园,另有2个已获批准即将投入使用,累计吸纳入园企业多达167家,带动4 508人就业,累计为入园孵化企业补贴和减免各种费用1 700万元,共建厂房达到7万平方米。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人数及创办企业数相比以往有着很大提升,对蚌埠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2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3.2.1创业培训滞后根据对创业农民工以及有创业意愿农民工相关调查结果,返乡创业农民工缺少相关培训,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必备的创业技能,对产品设计、市场分析都不太了解,还有部分创业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2.2创业风险保护机制缺失调查发现,不少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因害怕创业失败最终放弃了创业,同时也有部分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因出现风险困难而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缺乏创业风险保护造成了创业成功率极大降低,“缺乏安全性”这一农民工创业的后顾之忧也造成了创业意愿无法转化为行动。
3.2.3创业初期融资困难许多农民工在创业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就是找亲戚朋友借钱。同时农民工对银行贷款并不了解且存在错误的认知,政府有关部门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缺乏提供必要的融资政策支持,并未对创业融资难抱持积极的态度。
3.3.4基础设施不健全蚌埠市部分地区农村基础建设落后,水、电、道路、信息服务等并不完善,创业环境难以为创业提供支持。这不仅使农村小型企业无法稳定生产,同时也使产品购销周期长,难以跟上市场变化,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不在创业园的企业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4.1优化创业环境
(1)要改善政府的工作态度及效率,许多基层政府机构并未真正意识到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首先要重视农民工创业,切实提高对于创业农民工的服务效率,在税收、注册等方面针对农民工创业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优惠体系,鼓励返乡农民工发挥创业积极性。(2)要改善农民工创业硬件条件,完善县乡两级交通、信息、能源系统的构建,并更进一步提高创业园的优势,发挥集聚经济的作用。
4.2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
(1)对于不同层次的农民工应采取不同的培训,对于缺乏技能的农民工可以委托大中专院校进行统一培训,对于有一定资金能力的农民工则可主要对其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而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农民工,可以采取专家讲座和电视宣传,调动起创业积极性。(2)政府也应采取一定的指导,将所有创业者进行统一规划,引导已创业农民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减小农民工创业风险。
4.3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1)帮助返乡农民工融资,首先应大力发展中小型农村银行,尤其是地方农商行,重点对小企业进行扶持。(2)针对创业初期的农民工和需要发展企业的小型企业主,制定不同层次的贷款政策,鼓励全市乡镇级银行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帮扶贷款政策,鼓励返乡农工进行小企业联保贷款、使用小额贷款,并建立起银行与创业者的联系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工融资难的问题。(3)可以由政府联合保险公司,创立农民工创业风险保障基金,专门用于农民工贷款贴息,减轻农民工负担,化解风险,并对农民工宣传相应的保险知识,制定适合创业者的保险政策,鼓励农民工通过保险的方式规避创业风险。
[1]李三梅.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辽宁省农民工现状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2):66-68.
[2]黄小勇,尹继东.世界金融危机下江西农民工回流及就业对策[J].企业经济,2009,(8):51-55.
[3]陈 如.当前青年农民回流现象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6,(10):26-30.
[4]谢韶光.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探析[J].经济纵横,2011,(3):83-86.
(责任编辑:曹小兵)
Entrepreneurship Situ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with Bengbu as an Example
RAN Zhou,LIU Ai-jun
(Instit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PRC)
Bengbu City is an important exporte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northern Anhui,and has been of a certain situation of more and more rural migrant worker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in recent years,many of them have chosen to return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such as taking on an enterprise and entering innovation parks,which has dri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has promoted full employment in the region.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related home business training,financing channels,venture capital protectio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in the city,and puts forward certain policy suggestions of further optimizing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perfecting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stem and developing rural financial construc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ity's migrant worker entrepreneurship.
migrant worker;returning home;entrepreneurship;situation analysis
F323.6
A
1006-060X(2015)03-0127-03
10.16498/j.cnki.hnnykx.2015.03.040
2015-03-01
江苏社科精品课题(12SYC_028);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410307017X)
任 洲(1994-),男,安徽蚌埠市人,本科生,主要学科专业为农业经济。
刘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