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延萍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70-02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之一,首先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轻松地跨过写作门槛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小学生升入二年级后,语文教学的重心不再只是积累字词、正确书写和理解词句意思这些内容了,教学中开始出现一些写话的练习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学会很多正确的用词或是造句的技巧,就要完成一定字数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这实在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究竟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艰难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乐于写作,并从每一次的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呢?关键还是积极引发他们乐于写作的兴趣。
修订后的语文大纲降低了学生写作的要求,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行。其实做到这点并不是什么难事,要求教师在刚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时帮助学生打消思想顾虑,告诉他们学习写话(作文)很容易,就是要学会用笔来说话,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可以怎样写。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单幅或多幅画面来说一说自己看到、想到的有趣情节;或者让学生讲述自己一天中看到、听到、感到最有意思的事情,并说清为什么有意思。学生们一一说过后,教师指导他们将自己所说的内容正确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上,并明确告诉他们通过手中的笔把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记录在本上的过程就是写作,本上的内容就是作文。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感到写作很容易,于是不知不觉地产生写作的兴趣。当然,在组织学生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不会说或想不到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或启发,这样就容易引发他们继续完成写作练习的兴趣。
二、从有兴趣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作文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在这一系列个人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会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他们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被关注事物上。他们会产生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念头,并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细心观察,如:看、听、闻、尝、摸、想……例如在组织学生完成习作《我爱我的家园》时,在布置观察作业前,我问学生:“你喜欢咱们的家吗?你喜欢它的什么?”有谁不喜欢自己的家呢,所以很容易激起他们的热情。在集体汇报对自己家园的观察结果时,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出人意料。有的讲诉自家的房子,有的讲诉自家养的牲畜、动物,有的讲诉自家的菜园、果园等,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在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时几乎说遍了家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物。望着满满一黑板的汇报内容,不仅是老师,甚至连学生自己也难以相信他们眼中的家园居然这么美。这无疑是学生们产生兴趣,进行细致观察的结果。
三、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细心地观察,更需要教师在他们学习写作的道路上予以积极的评价。因为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让他们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发现许多有意义、有意思的可写内容。在一次《我的妈妈》的练笔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感受说一说妈妈对子女的关心与爱护。在谈话过程中,一名学生回想起妈妈为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接送自己学绘画,眼睛里分明有些湿润,其他学生也沉浸在深深的感动中,有的甚至双眼盈泪。对于她的讲述,我深情地对全班学生说:“你妈妈对你太好了,她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你能体会到妈妈的爱,而且知道感恩,是个好孩子”。另一名学生则激动地讲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妈妈平时最爱美,可是她舍不得为自己买价钱昂贵的美容霜,却拿出几千元给孩子换了一把崭新的大提琴。听到这里,我由衷地说:“你的妈妈很伟大,你应该为自己有这样的妈妈感到特别骄傲!”几句简单却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说得这位平时并不十分出众的学生十分激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和妈妈有关的话要说。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一一交流,学生特别想说一说、写一写的愿望被激发出来了。于是一篇篇形式各异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应运而生。正是因为有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学生笔下的文字就如同源源不断的涌泉一样,将一位位慈母的感人事迹记录下来。新大纲中明确告诉我们: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即可。因此,语文教师在评判学生的习作时不必过高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在平凡的文字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写作基础不好或对写作缺少兴趣的学生更应该常常采取积极的形式多样的鼓励,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总之,抓住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会写作,这一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也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真正使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
(责任编辑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