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芳
今年7月2日,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一个机器人杀死了一名人类工作人员。当时这名21岁的工人正在安装和调制机器人,后者突然“出手”击中工人的胸部,并将其碾压在金属板上,导致这名工人当场死亡。
机器“杀”人了?!
这起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广泛热议,尤其对于“机器换人”热潮正当时的中国来说,许多人就此次事件提出对机器人安全性的质疑。
其实,从西方现代工业进化历程来看,此次事件并非“首起”。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特种机器人都存在与人相处的问题,由于某些机器人系统的不完善,在机器人使用的前期,都曾经引发过意想不到的事故。
机器人杀人事件回顾
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钢板时,突然发生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
1979年1月25日,距离工业机器人发明公司unimation公司成立20后,年仅25岁的美国福特工厂装配线工人RobertWilliams,在密歇根州的福特铸造厂被工业机器人手臂击中身亡。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例有据可查的工业机器人杀死人类的案件,因为工业机器人生产安全问题的缺失,法院裁定赔偿Williams的家人一千万美元补偿。
19 81年7月4日,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明石工厂的一名修理工人,无意中触动了机器人的启动钮,这个加工齿轮的机器人立即工作起来,把那个工人当成齿轮夹起,放在加工台上砸成了肉饼。
1982年5月,日本山梨县阀门加工厂的一个工人,正在调整停工状态的螺纹加工机器人时,机器人突然启动,抱住工人旋转起来,造成了悲剧。
1982年夏天,一名英国女工在测试工业机器人的电池时,机器人突然启动,把女工的手臂折成两段。愚昧的机器人居然不能识别人类和工业品,偶然的失误竟会导致人类成为牺牲品。
1989年2月底,在日本的一个无人工厂里,发生了一起机器人将一名维修人员强行拖入转动的机器中绞死的事故。自1987年以来,日本已有十余名工人死于机器人手下,致残的有7000多人。
1989年,前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古德柯夫和机器人对弈,古德柯夫连胜3局,十分得意地宣称机器人的智力是斗不过人类的,悲剧突然发生了!“恼羞成怒”的机器人向金属棋盘释放了高强度电流,恰巧古德柯夫的手正怡然自得地放在棋盘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代国际象棋大师死于非命。
机器人伤人缘于使用不当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给人们使用机器人带来了心理障碍,于是有人展开了“机器人是福是祸”的讨论。
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何华灿教授认为,智能机器人伤害人类的根源不在机器本身,而在于设计和制造机器的人类本身。人类不正确的使用智能机器人会造成对人类本身的误伤。其中包括在设计机器人的智能程序的时候,由于人类的认识有限,开始就存在一些设计漏洞,最终导致了杀人事件的发生。
面对机器人带来的威胁,专家认为,机器人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三种:1,硬件系统故障;2,软件系统故障;3,电磁波的干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专家们逐步找出了一些机器人失控的原因,并对这些造成失控的因素进行及时而有效的修正。
也因为如此,90年代以来关于机器人杀人事件已经鲜有报道。
机器真能“抢”人的饭碗?
其实,在“机器杀人”的热议之前,就已经有关于机器换人各种各样的顾虑和质疑,其中,机器换人是否会导致就业困难加剧,机器会不会抢了人的饭碗,是点击率最高的焦点问题之一。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机器换人”时代的来临,实际上是当代制造业实施“产业革命”的必然趋势,但2004年以来沿海地区企业连续出现的“用工荒”无疑是其幕后推手。据悉,仅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就已达到10万人以上。“无人工厂”的开建,或将缓解用工荒的现象。
问题是,尽管沿海地区企业的用工荒现象确实存在,但从全国来看,就业难仍然是相当长时期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时期,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在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多出100万;此外,每年还有六百多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为了鼓励产业升级换代,政府设立了“机器换人”专项资金,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额的15%。显然,国家的强力扶持势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机器换人”浪潮是否会加剧就业难的困境呢?
从产业划分来看,“机器换人”主要集中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尽管2014年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就业的比重仍然高达56.6%,但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而在建筑、运输等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递增为42.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将有增无减。同时,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战略的影响下,第一产业的就业前景亦会日益吸引更多的用工。当然,如果国家能有意识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用工流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从用工流的地域走向来看,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企业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地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中西部地区吸纳用工能力持续增强。目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分别占农民工总量的38.9%、34.5%和26.6%,中西部地区有望进一步增加。因此,全国范围内农民工用工量的日益均衡必将大大抵消沿海地区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导致的就业危机。
更现实的问题是,实施“机器换人”战略需要庞大的资金。尽管国家伸出了大额专项资金补贴的“橄榄枝”,但动辄上亿元的机器设备资金需求,以及相对要求较高的人才、技术储备,都不是短时间能够满足的。也就是说,在可预期的时间段内,“机器换人”还只能是一些实力企业的“专利”,不可能骤成燎原之势。我们完全有时间实现用工流的合理转移,完成全局性的均衡的用工布局,从容应对“机器换人”战略带来的挑战。
在打消了“机器换人”带来的不必要恐慌后,再回过头来看,其实,“机器换人”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随着国家补贴资金的注入及银行贷款“输血”,将刺激更多的企业进入产业升级阶段,其结果必然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型”的转变。另一方面,它在给大学以上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士提供新就业渠道的同时,又将刺激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注入动力。
“泼冷水”未必是坏事,热市场要冷思考
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朱世强教授对企业在“机器换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朱世强认为,“机器换人”,“热”市场要“冷”思考。他鼓励企业与相关部门、单位联手,走联盟发展道路;从细致调研入手,以系统的理念指导“机器换人”;研发一批针对不同行业的基础装备和基础技术;政府要做好一批示范工程,政策要集中用在基础性的支撑点上。
“目前,‘机器换人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但强有力的协同推进工作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企业、高校、政府、设备商仍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其中,企业面临着“机器换人”不知从何下手等问题;高校面临技术很先进,但一遇到具体任务可能使不上劲等问题;政府面临抓手不够、培养装备产业的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设备商面临着都说到处是市场,怎么抓不到手的问题。
很多企业的心态是,想要现成的设备,最好今天投入,明天就能挣钱。有些企业则认为,“机器换人”只是装备问题,对工艺改造、人员、管理提升缺乏系统的规划整体推进的理念。此外,一些企业对“机器换人”的成本因素考虑较多,但从长远的竞争角度考虑较少。
首先,政府、企业都需要清楚明白实施“机器换人”的目的是什么?对企业来说,通过运用自动化设备,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改善管理、提升形象;对政府来说,通过较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能提升现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培育新产业,最终改善就业结构,提升社会品质。
专家建议,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技术研发机构和用户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尽量抛弃一家“独吃”的想法,走联盟道路,开展合作,从行业调研分析着手,对现有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进行全面梳理;对用户单位的生产工艺、现有装备和人员、管理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工艺流程改造、设备选型、生产管理和人员培训等;研发一批针对不同行业基础装备和基础技术,如灵活、高效和安全的重物搬运装备。
头脑红利填补人口红利,赢家还是人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其核心正在于制造业的数字革命,基础则是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和制造。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最新数据,目前全球已部署了100多万台各种工业机器人。另据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预测,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销量比重17.5%,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在机器人制造上,超过70%市场份额被海外企业占据。
“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发布后,这是带动中国制造向自动化升级、使机器人从工业级跨入服务级的纲领性文件。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实施,我国机器人市场将迎来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可达到万亿元的数量级。如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产能过剩,如何加大机器人核心部件(如减速器)的自主研发力、提高核心零部件的产业配套能力,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智慧。
事实上,机器换人正是一种值得培育的新红利——“头脑红利”。以此为契机,我国的企业应通过更多渠道、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让他们获得更具技术和智慧含量的新工作,在未来的“无人工厂”里同样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