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萍,裘亚龙
奉化市溪口医院,浙江 奉化 315502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杨晓萍,裘亚龙
奉化市溪口医院,浙江 奉化 315502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Fugl-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ugl-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7%,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脑梗死;康复训练;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及损伤血管内膜,使脑组织供血循环障碍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致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等症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而致病。脑梗死易发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并发症,有较高致残率、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急性期脑梗死虽可经抢救挽救生命,但大约75%患者伴肢体残疾等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临床应用依达拉奉和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可产生较多不良反应。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同时实施早期中医康复疗法结合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 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有关诊断及分型标准,并经MRI或CT确诊,轻型:0~15分;中型:
16~30分;重型:31~45分。中医符合《中医内科学》[3]有关血瘀证诊断标准,主症: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或瘀点、脉涩或无脉等;次症:肢体麻木或偏瘫、健忘等。
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首次发病且曾经发病但未留下明显后遗症,发病15天~2月,经颅脑CT检查无出血。患者或家属同意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患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血液疾病、恶性肿瘤、完全丧失语言功能、精神疾病、因脑外伤等致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过敏体质等。
1.4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平均(61.4±6.4)岁;合并症:糖尿病10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16例;病情程度:轻型17例,中型20例,重型6例;病变部位:基底节区30例,其他1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47~79岁,平均(61.6±6.1)岁;合并症:糖尿病12例,冠心病16例,高血压15例;病情程度:轻型16例,中型20例,重型7例;病变部位:基底节区27例,其他16例。2组病情程度和病变部位及年龄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 给予血塞通注射液(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499,每支200 m g,批号:20131125)200m g加入250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海外制药(桦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032,每片0.1 g,批号:20131201],每次0.1 g,每天1次;脑复康片[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942,每片0.4 g,批号:20131214],每次2片,每天3次。20%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8,规格:250 m L∶50 g,批号:A15050401-1)250m L静脉滴注,每天1~2次。同时实施常规康复训练:(1)指导患者肢体处于正确摆放位置,于病床上不断变换体位;(2)加强四肢关节训练,进行上下楼梯训练;(3)指导患者穿衣服、单独上洗手间等训练;(4)做好心理指导及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综合治疗结合护理,处方:红花、川芎、当归、赤芍、地龙各15 g,水蛭、三七各5 g,黄芪30 g。语言不利者:加郁金10 g,石菖蒲12 g;阴虚火旺者:花粉、沙参、生地黄各10 g,玄参12 g;气虚较重者:加黄芪20 g;痰浊严重者:加茯苓、陈皮、半夏各10 g,胆南星、竹茹各12 g;失眠、心烦者:加远志、酸枣仁、夜交藤各12 g;头痛者:加钩藤8 g,夏枯草、石决明、菊花各10 g。由医院药剂科统一熬制,每天1剂,煎至每袋200m L,早晚各服用1次。同时给予针刺推拿护理,取百会、人中、足三里、曲池、内关及合谷等穴位,头部穴位采用斜刺法,肢体采用直刺法,待进针后每隔10 m in进行平补平泻手法1次,并留针30 m in,每天1次。选择患者患侧手足三阳经腧穴,并给予按揉及捻等手法推拿,每次30m in,每天1次。
2组患者均治疗4周。
3.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Fugl-eyer评分[4]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主要评价其上肢、下肢运动功能,上肢为66分,下肢34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好。采用Brathel指数[5]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独立性越强。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1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6]评价。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可进行简单劳动;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部分生活可自理;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 <18%;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或死亡。
4.2 2组治疗前后NIHSS、Fugl-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NIHSS、Fugl-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ugl-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Fugl-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s)
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Fugl-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n 43观察组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IHSS 14.6±6.7 6.4±2.7①14.8±6.9 3.9±2.0①②Fugl-eyer(分)49.1±7.9 56.9±7.9①48.6±7.8 72.6±8.6①②Barthel 53.0±8.9 66.2±9.7①52.1±9.2 85.6±9.5①②
4.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总有效率观察组90.7%,对照组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均未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临床上,脑梗死主要是因患者血液流变性发生障碍,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而形成微血栓,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及坏死,最终使患者神经组织受损而致[7]。西医治疗主要是保护其脑细胞,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抗感染;主要是为促进患者梗死区血液灌注恢复,以重新建立侧枝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挽救残存神经细胞功能,减少患者残疾率、死亡率。
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病机为阴阳失调、气滞血瘀、痰浊壅阻等,患者久病不愈致气虚,而累及脏腑,血不濡润、肢体麻木。气虚和血瘀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病因,多采用活血化瘀和益气通络治疗[8]。研究中所采用的补阳还五汤为益气活血中药汤剂,川芎、赤芍及三七等为活血化瘀药物;黄芪行气补气,补脾健胃;水蛭、地龙化瘀通络;当归养血活血。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Fugl-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赤芍可有效刺激纤溶酶活性,从而溶解已凝固的纤维蛋白;红花可增加动脉血流量,促进微循环,抑制红细胞聚集;三七可抑制钙离子通道,减少抗自由基的损伤;黄芪可减少氧自由基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继发性损伤;川芎可有效抑制人体脑组织中血栓素A的活性,加速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避免再次发生缺血再灌注而造成损伤;地龙可抗凝及抗纤溶;水蛭可抗炎及降脂。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联合西药治疗可快速纠正患者神经组织缺氧及缺血症状,加速神经细胞的修复,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本研究中,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调动患者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促进正常情况未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减轻患者伤残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针刺可疏通经络,加速患者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损伤修复,加速其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后遗症状。
综上所述,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1]耿宏,唐引引,岳静宇,等.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2):1639-1640.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46.
[4]缪鸿石,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治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5.
[5]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6]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3-315.
[7]宋汉秋.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46例[J].陕西中医,2013,34(2):158-160.
[8]李乐军,陈丽萍,刘晓丽,等.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73-175.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743.3
A
0256-7415(2015)12-0268-03
10.13457/j.cnki.jncm.2015.12.119
2015-08-11
杨晓萍(1982-),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中医综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