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营
(清河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北 邢台 0548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张春营
(清河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北邢台0548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35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试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4%,优于对照组的72.39%,RBC、Hb和PL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效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上多发的血液系统疾病[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为主要症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导致患者的红骨髓总量和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表现出反复发作、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等特征,临床上采取单纯西药的疗效不佳[2-3]。本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35例和对照组134例。试验组男69例,女66例;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8±2.4)年;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3.2±4.3)岁。对照组男70例,女64例;病程0.5~13年,平均病程(5.6±2.3)年;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3.4±4.5)岁。排除脏器功能损伤者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口服环孢素胶囊,12 mg/kg,根据病情逐渐减至5 mg/kg;司坦唑醇,2 mg/次,3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组方:黄芪、菟丝子各30 g,太子参28 g,白术、炒丹皮各20 g,白芍、小蓟草、女贞子各18 g,制半夏、炒枳壳各12 g,炙甘草8 g。针对不同病症进行辨证加减,对于脾肾阳虚型的患者方剂中加入巴戟肉、仙灵脾;对于脾肾阴虚型的患者方剂中加入黄柏、鳖甲等。水煎服,1剂/d,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病症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病症缓解,经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病症无好转,经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疗效对比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4%,优于对照组的7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2.2血常规指标
试验组RBC、Hb和PL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RBC、Hb和PLT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RBC、Hb和PLT变化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RBC(×1012/L) Hb(g/L) PLT(×109/L)试验组 治疗前 2.17±0.87 60.47±10.10 22.31±11.14 (n=135) 治疗后 4.21±1.36* 90.68±15.12*64.15±25.17*对照组 治疗前 2.18±0.93 60.46±10.11 22.36±10.98 (n=134) 治疗后 3.11±1.43 71.53±12.13 49.53±12.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中医上属于“血证”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脾肾两虚引起精血亏损,以健脾补肾为根本[4]。现代医学认为,造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因素较多,病毒感染、接触有毒的药物等均可能是致病的因素。在临床上主要以引起患者的造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呈慢性病程,患者常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出血、感染等症状。近年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据临床资料统计显示,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高发年龄段为25岁以下和60岁以上[5]。目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呈现出高发病率、长病程、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环孢素是临床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用药物,但是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较大,还会诱发继发性肿瘤的发生。本次研究根据中药对症治疗的原则,采取中药方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多种药物配伍使用使药物的药效发挥到极致。运用中药方剂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达到健脾益肾养肝柔肝的作用[6]。
综上所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李 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4):301-302.
[2] 黄 坚.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2):6-7.
[3] 陈红丽.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488-489.
[4] 庄海峰,陈美玲,魏丽萍,等.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3(1):105-107.
[5] 罗广立.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8(23):133-134.
[6] 杜洪涛.健脾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环孢菌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3):22-23.
本文编辑:吴 卫
R556.5
B
ISSN.2095-6681.2015.18.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