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吉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新课改;问题;矫正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71—01
一、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几年来,许多语文教师积极探索新方法,贯彻新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和学生收获颇多。但是,不少教师剑走偏锋,刻意求新,为了课改而课改,完全抛弃了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注重追求一些形式化的东西。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不然,这些“改革”让课堂教学变得浮躁,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具体表现在:
1.故意追求合作形式,淡化了独立思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往往表现得很积极,几人一小组,热烈地讨论着,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合作教学演绎得栩栩如生。这样的合作教学无可厚非,但笔者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让学生频繁“合作”,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把“独立思考”丢在脑后,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2.过分推崇阅读教学,忽视了动手练写。不少教师过分推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使用各种形式的读,感情激昂,很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写,有的课堂上,学生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写。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低年级学生刚刚识字,谈练写为时过早,只能反复机械地用词语造句。其实,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写一段话、一篇小文,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追赶多媒体教学热潮,削弱了师生交流。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了课改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都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荣,多媒体似乎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坐在多媒体屏幕前,被眼前不断闪现的画面所吸引,教师只需轻点鼠标,生字展示、动漫表演便一一出现,虽然方便了教师,娱乐了学生,但师生交流几乎为零。
二、矫正方法
1.教师应该置学生于“困境”,让他们独自寻找“出路”。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问,让他们积极思考,并诱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笔者问:“细线一般用几条、几根、几股来形容,这儿怎么写几痕呢?”问题一出,学生思考的欲望和讨论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非常好。其实,过多的合作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懒惰和依赖,使课堂教学由“学生围着老师转”变成“学生围着小组转”,这样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应让学生独自寻找“出路”,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2.教师应该让学生动笔勤写,多表达自己的“小心情”。小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绝大部分要靠书写来完成,而电脑的普及使汉字的书写弱化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现在,要想让大多数学生工整、流利地写汉字,已经是一件很别扭和困难的事,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学生“写字”基本功的不扎实有很大关系,与他们越来越远离汉文化有关。所以,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动笔勤写,使写的意识和习惯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扎根,这对他们今后成人、成才大有裨益。
3.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与思想交流。课堂教学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它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在人际交往活跃、人情味浓的课堂上,学生最有可能形成积极的思考,勇于回答,主动质疑,勤于练习。因此,教师给学生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都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如,笔者在一次板书时,误把“高粱”写成了“高梁”,一位学生站起来指正了我的错误,笔者面带微笑地给这名学生以表扬,并向全班学生道歉。因为真诚和道歉,学生对笔者多了一份信任和亲近。
总之,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抛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追风、不虚浮、不作秀,牢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培养学生的汉语感觉和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提高基本语文运用技能,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他们将来持续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