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静
(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新乡 453400)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胡 静
(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新乡453400)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9,P<0.05)。结论 应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心功能,提高疗效,加快临床症状的消失,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磷酸肌酸;心力衰竭;疗效
小儿心力衰竭在儿科危重疾病常见类型中占有较高比例,属于心血管系统临床综合征。该疾病发病机制为心肌缺血时会导致心肌能量形成与应用缺乏,使衰竭心脏的供给失去平衡,主要体现在高能磷酸盐缺乏,心肌收缩与舒张乏力,最终造成心力衰竭的出现,因此必须为其选择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儿预后[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磷酸肌酸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余系统严重疾病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2.5±1.2)岁;心功能Ⅲ级15例,Ⅳ级18例。研究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0.5~8.5岁,平均年龄(2.3±1.1)岁;心功能Ⅲ级17例,Ⅳ级1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主要为血管扩张、利尿剂及洋地黄等。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治疗,具体方法:患儿<1岁,0.5 g/d,口服;患儿≥1岁,1 g/d,静脉滴注。全部患儿治疗15天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心功能级别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有效:患儿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儿心功能未见任何改善甚至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比
经治疗,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研究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比(±s)
2.1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比(±s)
组别 时间 LVESD(mm) LVEDd(mm) LVEF(%)研究组 治疗前 38.8±4.8 59.8±4.4 33.5±5.5治疗后 35.2±3.8 51.2±3.5 49.6±7.7对照组 治疗前 40.7±4.8 59.4±4.8 34.6±5.3治疗后 39.7±4.6 58.2±4.4 38.4±6.7
2.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经治疗,研究组显效23例(69.70%),有效8例(24.24%),无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显效14例(42.43%),有效8例(24.24%),无效11例(33.33%),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9,P<0.05)。
心力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综合行定期随访,旨在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综合治疗和疾病管理行为加以规范,对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加以有效的控制,以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对各种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3],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使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4]。
3.2加强冠心病患者的专科随访
本次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103例进行心血管疾病专科随访。评估和监测患者血脂、血压、体重、吸烟情况,分析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和疾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疾病管理指导,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比患者住院时和随访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所有患者随访后的TC、LDL-C、血压、BMI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专科随访,有助于增强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的正确认识,促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和疾病管理的方法,使患者可以按照医嘱科学管理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诱发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和管理,最终使患者血脂四项达标,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此外,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本次研究中了解到心血管疾病专科随访门诊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产生的作用,也应认识到心血管疾病专科随访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不断加以纠正和完善,以充分发挥心血管疾病专科随访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1] 朱 旖,徐慧莲,周卫华.疾病管理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5,(04):32-34,37.
[2] 董凌玲,戴 莉.疾病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2012,(01):47-48.
[3] 赵 菁.以患者为中心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管理和预防效率[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02):25.
[4] 张 阅,吴建国,卢建华,尹 颖.国外健康管理对我国疾病管理的启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03):125-127.
本文编辑:孙春宇
R725.4
B
ISSN.2095-6681.2015.017.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