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
有人说大学生对书展“无爱”“人多拥挤”“书种太少”“折扣不够低”“网购更划算”等等都是大学生不想去书展的理由。
可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我注意到大学生群体在以各式见闻、各种姿态亲近书展。
Cosplay范儿,别具匠心
8月18日,在上海书展正式开始前的那天晚上,我参加了一场新书分享会,这可能是今年上海书展的第一场外场活动。台湾著名广告设计师蔡慧贞女士的新书《蔡慧贞@台湾设计力》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在上海书展上推出,二十多家各类媒体受到作者在业界影响力的吸引,前来大众书局正大广场分店狭小的活动区报道这次分享会。我站在观众区的后排望着作者和主持人,在我面前就有很多学生模样的年轻读者,我想他们也许是学习广告、设计、营销等专业,有志于毕业后在广告业就职。在提问环节,果然有好几位在读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站起来向蔡慧贞提问,除了关心广告业的工作方式以外,有的同学还很熟悉作者的理念和典型项目,提问也很有针对性。一位刚毕业不久的设计师问,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准确地体会客户的要求。很有意思的是,一位上海某高校教设计的教师也讲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就如何更好地教学向作者发问。
次日午前,我就赶到了上海展览中心的书展主会场,先是参加新书活动,再去各家出版社和书店的展位上逛逛。在进入展场安检时,我碰见一位穿着古装、精心梳着发髻的女生,我很疑惑,为什么逛书展要打扮成cosplay的范儿呢?也许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疑问,这个疑问很快就转换成了美谈,消息在人们口中传开: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展位上安排了好几位古装打扮的男女同学。他们用古典式的装束来吸引读者们的注意,让大家驻足关注出版社精心制作的古籍图书,引起文史爱好者翻阅、购买新书的兴趣。这成了今年上海书展第一个别具匠心的做法,也是第一个让人难忘的亮点。
在上海图书公司的展位,我们能看到有主题的新书展陈,打破了各出版社推介本社图书的分隔。在这些来自不同出版社的书籍中间做引导、推介、维护和服务工作的,是来自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同学们。他们统一穿着橙色的T恤衫,几人为一组,维持一块区域的书籍陈列,也为读者们提供帮助。在整个上海书展会场中,我多次看到这些穿橙衣的同学们,他们在书展中的工作也许和那些在出版社、书店和发行公司实习、短聘的同学不同,更需要将平常所学应用到书展的现场工作当中去。在书展工作的经验,会成为他们学习的一部分。
学生、工作者,身份互换
上海三辉图书公司的营销编辑潘梦琦,今夏刚大学毕业进入这家业内闻名遐迩的书商工作,不过此前她已经在这家出版机构实习过很长时间了,学生时代就开始熟悉出版业务的具体事务。今年是公司第一次正式参加上海书展,在主会场有书籍展陈和读者活动的相关工作要做。潘同学坦言,这次作为工作人员忙忙碌碌,比前两年作为读者在书展里逛游,要辛苦得多,也要有意义得多。
潘同学对紧锣密鼓的书展工作有了真切的体会,在8月23日星期日这一天,书展气氛进入高潮的日子,他们公司一大早在书展主会场就有一场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的新锐学者吴冠军教授的新书《第十一论纲:介入日常生活的学术》发布。次日周一早晨,馆外大雨倾盆,郑绍昌、朱小平的新书《解<周官>:读熊十力给毛泽东的一封长信》发布。两场活动遇到的天气都不好,作为编辑,既要全力以赴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又揪心于天气可能会使来参与的读者变少,这种心情也是潘同学从学生的身份转换成工作者身份之后的重要体验。
做出版工作以后,她说自己虽然还是个“资浅”编辑,但已经“会不自觉地用编辑的眼光看一本书”,在逛书展的时候“看到书的第一反应是‘选题不错、‘封面不错、‘这个作者可以联系一下啊”,不会像普通读者那样主要对书籍的内容感兴趣了。不过,做出版工作还是会让她变成“超级读者”,毕竟编辑们更接近作者,因为工作关系会认识更多优秀的学者、作者和记者。说起这次书展期间在季风书园发布的美籍伊朗裔女作家阿扎尔·纳菲西的名作《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和《我所缄默的事》,潘同学很兴奋地告诉我,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张念副教授和书评人维舟在这场新书沙龙上作了非常精彩的对谈,回头一定会把讨论记录稿分享给我。现在她已经完成了上海书展的工作,马不停蹄地和前辈同事们奔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
刚刚考入同济大学哲学系、即将开始研究生学业的赵兴辰同学,此前曾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实习。上海译文出版社新书品类繁多,外国文学书籍一向销售火爆,不仅来看书的读者们把他们的书籍展台围得满满当当,也有很多人到他们的新书推介活动现场去互动,希望与自己期待已久的外国优秀作家有个亲密接触。2013年上海书展举办期间,赵同学就曾作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现场工作人员参加了书展工作。今年她则是作为文艺书籍爱好者,纯粹以读者的身份逛书展。逛游当然比工作轻松得多,但观察书籍和出版业状况的视角也不同。8月24日周一是今年上海书展的倒数第二天,赵同学在晚上进入了书展现场逛“夜场”。为了方便白天工作繁忙的众多读者参与书展,上海书展组委会近几届陆续开设了晚上6点到9点的开放时段,称为“夜场”,门票价格减半,在这个人比较少的时段来走一走、淘一淘书,是很惬意的。赵同学很有经验地搜罗了几本装帧印刷很精美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典藏本,购入了几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布面精装书和三联书店出版的两本新书,还在上海知名的民营书店鹿鸣书店的展位淘了两本二手书。
说起逛书展的方式,赵同学的观点很有意思,“所见即所得。逛书展不需要有什么期待,不经意就会发现很多惊喜”。很多人认为,买书在网店最方便,价格便宜,又能快递到自己手里。但是,“不管在哪里,人们总是想买自己喜欢的书”,她觉得书展之于购书的特别价值在于可以偶遇,如果是早就想好了要买某本书,特意在书展里买就太兴师动众了。赶上惊天动地的打折活动,还可以非常划算地买上一单。正是这种“全民偶遇”般的氛围,使上海书展成为了极具人气的市民活动,大家以看书买书为理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因为碰到惊喜而欢笑,每个人都有机会心满意足地带着“战果”回家去。
吸引力如何更大?
在这个书籍利润微薄的时代,文化周边产品和畅销书才是明星。2014年上海书展最火的产品是99读书人限量发售的企鹅经典橙色行李箱和精装英文名著大礼包,今年也有行李箱,企鹅兰登图书首次参加了上海书展,精心设计了展位,护照夹、笔记本等周边产品虽然价格不低但非常紧俏。不过,对没有企鹅情结的读者来说,这些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并不大,书展也不能寄希望于周边产品代替书籍本身,成为维系读者阅读习惯的法宝。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在读研究生赵同学说,企鹅周边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书展上展示发售的书籍也多为畅销书,医学相关书籍比较少。他近几年每年都会看一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在书展中的展位,始终是不大的面积,有限的品类,其他医学类的出版社和书籍更难觅踪迹。他的同学们似乎也对逛书展不太热衷。“虽然上海书展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但如何吸引很多平时不读书的人,和其他各种平常不会来书展的读者,是个新的命题。”赵同学如此建言。
责任编辑:陈晓丽